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景芳:当我们忙着择校时,世界上最前沿的人正在重新定义教育

文 | 郝景芳

80后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

创新教育项目童行计划创始人

前几天,被一个视频刷屏了,北京高考文科状元说了些“大实话”


现在的高考状元都是“家里又好,自己又厉害”,农村出身的孩子想要出类拔萃越来越困难。


这句话一下子引发了万千议论。有的人贴出了各省状元,很多人又会玩又轻松,成绩还是出类拔萃。


这种感觉对很多人而言不是滋味。不少孩子辛苦甚至痛苦地学习,却发现有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站在峰顶。这种心理感受真的很糟糕。


那么差别在哪儿呢?如果说“好的家庭”重要,那么“好的家庭”到底给孩子提供了什么呢?


这里面的关键恐怕不是钱状元家庭是外交官。很多轻松学得好的孩子,家里都是知识分子。并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用钱砸出的学位。


其中的差别是这样一些东西:格局、眼界、思想、见识。


很多时候,生活最怕的事情不是困难,而是盲目。


夏季达沃斯,被称为“新领军者年会”


6月27-29号,我去大连参加了夏季达沃斯年会。在会上有一些类似的感受。


夏季达沃斯被称作“新领军者年会”,比冬季达沃斯参与者更年轻、更平民、更广泛。


不像冬季达沃斯基本是政界商界大佬,夏季达沃斯的参与者更多是来自于科技、艺术和创新前沿。


这次达沃斯的主题叫做“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包容性增长”,题目听起来又硬又冷,但实际上主题内容是暖暖的,大意就是:


新科技革命马上要席卷全球了,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而不只是让一小撮人得到好处?



达沃斯会场有许多个科学技术展区


达沃斯会场,布置了各种前沿科技的展览和体验。


有许多脑洞大开的科研成果,展示了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可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看了看这次会议的一些分组会议题,说实话我自己还蛮惊讶的:



- 好奇心的好处:同理心

- 好奇心的好处:创造力

- 尊重神经多样性

- 让教育适应无边界的世界

- 培养批判性思维

- 联席主席圆桌会议:开发人类智力

- 联席主席圆桌会议: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 数字化学习的前景与风险

- 以人为本的高科技:神经技术




这一系列话题都导向一个主题:如何让下一代人更聪明、更适应时代、更有创造力?


这次也有常规性的话题,例如经济展望和世界局势展望,但毫无疑问,科技感和时代感的话题更多,也更吸引人。


有关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的话题都吸引很多人,而有关未来时代的创新和教育,更是话题中的焦点。


几乎毫无争议的是,所有人都赞同教育系统需要革新。


一方面需要让更多人了解智能科技的进步,在智能科技领域大展拳脚。


另一方面需要让每个人思维更有创造力,因为在一个就业快速被AI取代的时代,一个公司只有那些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职位最能保留。


核心中的核心,是谈创造力。



机器人制作展区,有工作人员带领参会嘉宾现场创造自己的机器人,图中所有展示的机器人都是参会嘉宾现场制作


我参与讨论的一个环节,“好奇心的好处:创造力”,小小的会场座无虚席,甚至有人站在墙外参与讨论。我们谈了不少创造力和儿童教育的事。



到了提问环节,一个参会听众问:我们测试过,大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下降,怎么让大学生保持创造力?


另一个参会听众问:我是一家企业的创始人,怎么才能让我的500个员工更有创造力?


还有一个参会听众问:我理解小孩子有创造力,但对于我们这样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还有没有什么办法促进创造力?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来,成年人已经感受到促进大学生、促进员工、促进自己的创造力的必要性,也紧迫有需求


但创造力是所有思维能力的综合,又怎是一朝一夕能通过刺激来达到的呢?它需要长期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整体氛围


机器人创新展台,有嘉宾现场制作机器人


在另外的一个会场,我作为听众参与了创造力激发的过程。这一场是乐高公司的会场,乐高公司的全球总裁给大家上课,讲教育领域的最前沿:玩中学、开放性思考、更灵活和具有创造性


在会场,所有严肃而西装革履的嘉宾都被发了一袋乐高,要求先后完成三个任务:



第一个:搭建一个最奇妙的生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能;


第二个:搭建一个场景,表现出你认为2050年最需要的职业技能;


第三个:搭建一个场景,设计出一个教育场景,能够培养你认为的那种技能。


乐高总裁讲创造力的片段


我们一组四个人,最初的任务要求独自完成,第三个任务是团队合作。


我们组四个人独自想出的、对未来最重要的技能分别是:人机交流、人际沟通、合作和数据处理。


最终我们将“合作”定为我们组的教育目标,搭建了一个充满绿植的花园来完成教育。


在整个过程中,主持人都强调,搭出来的实景不重要,重要是背后的思考和如何阐述你的思考。


而这个过程,就是创造力锻炼。



几天的会议下来,最深的感受是:智能科技时代真的到来了。这个改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新领军者”们都在探讨着相似的话题:当新科技时代来临,如何才能让人们顺利转移进入新时代?


新科技时代,几乎只能让懂得新科技、能创造性利用新科技的人获得巨大好处,而所有被排斥在外的人群,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和损失。


这是革新必然的阵痛,还是可以避免的陷阱?


和我同场讨论的一位学者说:他认为所有政府都该为此做好准备,可是并没有,只是任由科技巨头们把世界拉向未知的未来。


郝景芳在夏季达沃斯论坛


当我们的教育还在关注于派位择优中的小trick,还在用钱铺路、全部的目标就是考学时,世界上最前沿的人群已经在思考未来科技时代中人类生存的新场景,已经在思考如何培育智能上跨越未来的新一代。


这是一种明显感觉到的关注点的差异。


我们教育中的格局、眼界、思想和见识在哪里?


我真的不希望我们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落得太远。


这次旁观的“新领军者”们,就像我从前敬仰的一些有气度格局的学者一样,始终关注着两样截然相反的东西:


一是变化,他们对最新最前沿的变化保持着敏感、旺盛的好奇和洞察;


二是不变,他们对人类永恒的问题保持不变的热情、持续不断的思索。


或许这才是引领教育的核心精神——探索永恒的人性,追随变化的发展。





本文作者郝景芳,80后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创新教育项目童行计划创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名裸女闯达沃斯会场
一张图看清达沃斯中国参会嘉宾最强阵容
培育创新思维的“课堂”
聚焦 | 达沃斯探营 为您揭开论坛会场神秘面纱
达沃斯会场能买火车票 售票窗口位于会展入口处
【任正非】任正非时隔5年重返达沃斯论坛,首谈科技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