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毒性后怎么办?

应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毒性后怎么办?

原创 刘药师话用药 2017-11-16 14:10

他汀类药物因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临床常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肌肉副作用(肌痛、肌病–肌无力、肌炎、肌坏死等)。他汀类药物引起肌毒性后,患者还能继续应用吗?这一直是困扰患者的问题。


1停药指征

(1)出现严重肌肉毒性

因他汀类药物而出现严重肌肉毒性(如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应停止治疗。

(2)无临床症状但CK(肌酸激酶)高于正常高值10倍以上

根据临床经验,在缺乏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引起的CK水平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是停药指征。患者应饮用大量的液体以促进肌红蛋白的肾排泄。


2服用他汀出现肌毒性的的处理流程

如果患者需要应用他汀类药物,但发生了肌肉毒性(除了横纹肌溶解),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后一旦症状缓解且CK降至正常水平,我们建议用下列方案:

(1)排除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对药物相互作用(包括那些新增加的药物或对长期用药的用量做调整的情况)进行评估,修改治疗方案以使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最小化,然后重新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换用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者匹伐他汀,这些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并仔细监测。


(2)排除其他疾病影响

针对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评估,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则进行纠正,然后重新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仔细监测。

一些(但非所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低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有关。因此,对于缺乏维生素D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肌病患者,在给予维生素D补充治疗而后重新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合理的。


(3)选用肌毒性较小的他汀

如果不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具有恰当的维生素D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且患者使用的是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之外的他汀类药物,则将治疗改为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并仔细监测。

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比其他他汀类药物的内源性肌肉毒性要小得多(参见‘警惕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莫要忽视这些危险因素!’,https://www.toutiao.com/i6488110652685550094/)。因此,对于在使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以外的他汀类药物时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除了横纹肌溶解)的患者,一种选择是在停药后症状消退后,改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继续治疗。


(4)隔日给药

如果换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成功,则开始隔日(或更低给药频率)给药并仔细监测。

尽可能首选每日给药的他汀类药物,因为每日给药方案是经过研究且被证实可减少临床事件的方案。临床经验表明,对于发生肌痛的患者,隔日给药可能提高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因此这种策略在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每日治疗的患者中尝试是合理的


3总结

(1)有他汀类药物诱导的横纹肌溶解病史的患者一般不应再尝试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包括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因为存在复发风险。

(2)在某些情况下,在促发肌肉毒性的急性可逆性事件(例如,未被发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性肾衰竭、胆道阻塞、使用了其他可增加他汀类药物水平的药物)恢复后,重新尝试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是合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若光教授专题之[用药安全](16)氟康唑
这他汀,那他汀,傻傻分不清......
他汀类降脂药引起肌病怎办?哪些因素可增加发生率?
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区别!
谨记不可与他汀合用的6种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