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彬彬有礼的孩子是教出来还是养出来的?


释放孩子的天性,还是规矩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早日习得成人社会的美德和规范?对于讲礼貌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怎么教?


事情的起因,缘于两件小事情的碰撞,第一件事是两次跟拍今年猫果的夏令营,这是一群来自杭州最牛逼小学的小同学,来定制参加猫猫果夏令营。他们大都是二年级与我家女儿岁数相当。我跟拍了一次他们徙步苍山的夏令营活动,又做为志愿者,见证了他们参加猫猫果格式的一次考试。这群从大城市里来的孩子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明特征,而引起我关注的事情,就是在礼貌这个小小的问题上。

定制夏令营的小朋友们


这群小同学是有礼貌的,而且在寻求陌生人帮助时,表现出来的彬彬有礼的亲切大度,让人不由的心生好感。对比起来在同一年龄段的我们猫果小娃,随心随性,真实自然,但是在与陌生人打交道,却不如城市娃来得热情熟练,有时他们“视”而不见,甚至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


另一个引起反思的事情,是在不久之后参加2017年的三年级考试时,我装扮成光明使者出任考官碰到的。猫果三年级这群孩子,对于我来说是熟悉而陌生——全是熟脸,名字却不全对得上来,同样于他们来说,我也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可是,当我穿着一身可笑的自制盔甲假模假样的充当光明使者(三年级考试的考官之一)傻戳在石鼓的考试现场时,继续赶来通关的同学大部份对我这个陌生熟人完全没有视而不见的粗鲁或生涩害羞的拘谨,他们自然而大方的和我问好,好奇的询问我盔甲怎么制做,礼貌的询问考试的相关问题,他们态度亲和,随意而自然,既不让我感觉被忽视而心生冷落,也不让你感觉被过分关注而使你生厌,这让第一次担任考官,并因为滑稽造形而略感尴尬的我,很快的放松下来,是的,这是一群让人感觉舒服的娃。

光明使者造型


这印象说来,让我自己有些惊讶和不敢相信,这群之前在二年级时还在我印象中愣头愣脑,目中无人的小家伙(这个印象当然不包括周若水同学,她一向是特别温和而有礼的女生)如今,怎会一下变成如此有亲和力的?是的“亲和力”确实是一个基于事实的描述,他们不刻意的对你,也不会忽略你,保持着让你舒服的距离,态度真诚,随意,你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放松和真诚,我想正是这种深植于内心的东西让我放松,舒服,并赢得了我的实实在在的好感,而不是基于礼貌的热情。


我想这源于我们猫果的教育方式——先养后教,所谓养就是对孩子的接纳,鼓励孩子的自我认同,与孩子的爱的流动,在爱的环境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是有力量的,他不讨厌自己,他爱自己。当他们开始走出自我中心区的心理阶段以后(就通用的心智模型来说孩子大概在三年级左右,即9到10岁之间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阶段),自然而然产生对于他人的同理心,即从心理层面可以看见他人的能力。这是一个带有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即认可自己的独特,也接纳他人的独特。世界是由不一样的人组成的,是多元共存的。


基于同理心的孩子自然顶出对他人的尊重,而对他人的尊重自然顶出让人愉快的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即基于尊重的礼貌和礼仪,这就是为什么猫果三年级的小娃们让我感觉有很大变化的原因,其实并没有人刻意的去教他们礼貌和礼仪,但是他们自然而然拥有了与他人愉快相处的能力。


但是反思我们这种方式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就像我之前在与来自杭州小同学相处时观察到的事实,这群小同学有比较明显的社交能力,善于获得他人帮助,我们可以定义这种能力为社会协同能力。而与他们相比在同年龄段的猫果娃社会协同能力是落后的,大部分孩子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阶段时,也就是一二年级时,社会协同能力不强,导致他们能求得的外部学习资源下降了,因为他没有掌握那种快速的社交技术,而同理心还没有荫发出来,在与陌生人相处时他们没有简单,清晰,可识别的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可以更容易的与外部世界相处并获多学习资源。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以家庭为中心,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比如,接纳,认同,爱的流动,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渴望进入成人世界,这是孩子的内在需求。通过建立简单,清晰,可识别的成人世界的标准是帮助孩子进入成人世界的方法,而礼貌也是其中重要和基础的一环,猫果教育团队通过四年的探究和试错,认为我们先养后育的方式,可以得出一个正面的反馈,而通过同理心顶出的对人的尊重,由对人的尊重所顶出的礼貌这一行为模型是完全成立。  


当孩子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阶段,再与养成的同理心相结合;当他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并产生对他人的尊重。礼貌和礼仪这种行为,就会被他所理解,并和他的同理心融为一体。这样,孩子不只是在技术层面掌握了礼貌和礼仪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最终由他的内心所支撑。也就是说这种方式不但是由成人反馈,而且也是孩子内心真心接受。对孩子来说,他不是为了讨好成人,不是为了得到成人的表扬,也不是为了避免成人的责备,来做这件事情。换句话说,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安全的。


基于社区的层面,来推动孩子的礼貌,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让友好,彬彬有礼的社区环境来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让家长本身有礼貌的行为做孩子的榜样。在一二年级时,由孩子和老师共同讨论出小学生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认识成人社会的标准,做真正有礼貌的孩子。


肘子:猫果二年级小盆友的爸爸,来大理定居之前生活在北京。曾经的外企销售头牌,如今的摄影狂人,园艺大叔。拥有大理响山客栈和不偶摄影工作室。




小 编 解 读


礼貌,是社区家长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个话题。教孩子讲礼貌,从什么时候教起,该怎么教?


猫果儿的实践,是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社区充分交流甚至冲突之后,理性沉淀的结果。


真理,总是在孩子身上浮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教孩子礼仪知识
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
用游戏激发孩子的社会能力
良好的礼仪行为受用一生
“天使宝宝”养成法:想让孩子聪明有礼貌?家长应该这样做
“中国式礼貌”,取悦了他人伤害了孩子,打招呼这件事让孩子做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