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学霸来说,有什么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

“听过了很多方法,仍然成不了学霸。”

很多同学总是困惑,学霸们到底有什么“武功秘籍”?为什么总能分高一筹?是学霸们个个天赋异禀?还是大神们天天沉迷学习?那些学霸们的方法大同小异,用在自己身上,效果总要打些折扣。是天赋不够,还是努力没到?

过去两年间,就“如何学得更好”这个问题,我们推送了超过100篇原创文章。在每一篇文章当中,我们邀请了几个来自清华和北大的学霸一起讨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我们总在反思一件事情:为什么很多学霸的方法对更多学生没有用?

既然天赋是老天爷给定的,一时的努力往往也难以奏效,那么决定一个学生长期进步的,是一直被忽略的学习习惯。

我们将“学习习惯”这一玄之又玄的概念,掰开来、揉碎了。重新思考高中学习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梳理出这一篇学习习惯的实用清单。

学霸是不是天生爱学习?

定个小目标到底能改变什么?》这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大多数学霸不是天生爱学习,不过是肯学罢了。那些“肯学”的学生,或者说“明知学习不快乐,还是愿意主动学习”的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或者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从小到大,有无数个老师让我们定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目标?什么不过是立个早晚要倒的Flag?我们认为,制定目标时要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目标,是我非实现不可的吗?

这个目标,努力后有可能实现吗?

这个目标,够不够清晰明确具体?

这个目标,能不能分阶段去完成?

这个目标,过程中能不能及时反馈?

可即便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差了好几个“贾跃亭”。这里还需要一个可靠的计划。上高中后,相信很多同学都(被逼着)做了无数个计划,倒了的Flag连起来可以绕操场三圈。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有用的计划?

为什么有人沉迷学习,有人沉迷王者荣耀?》这篇文章思考了一个问题:游戏到底为什么能让人沉迷?或者说,为什么游戏副本一开、奖励任务一来,你总是忍不住执行起游戏设计师给你制定的计划?

核心在于“即时反馈的小目标产生了激励机制”。做出一道题、背完一页单词、刷完一张卷子,在学习过程中你总要给自己找到合理的小确幸。

计划首先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如此才能给目标建立一个进度条。

计划应细化到该做哪些事,而不是该取得什么你并不能控制的结果。

计划不应持续长时间,如果缺乏监督,周计划和月计划就较为合理。

最后,不管是用计划本圈点勾画,还是“To-Do-List”,计划存在的更大意义在于,随时告诉你,你完成了哪些事情,继续下去你就比之前变得更好了一点。

为什么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对于学习时间这件事,常常听见两种完全对立的说法:“你看那个谁谁谁,也没怎么学,成绩怎么那么好?”“你看那个谁谁谁,成绩那么好,一定天天学!”

事实上,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当然,假如你有无限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不恰当的比喻,3天时间只考一份理综卷),那么规划时间其实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换言之,时间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衡量。

在《如何用时间管理战胜效率》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出了时间管理的两条原则:

首先,要区分重要的事和紧迫的事。有些事情来势汹汹,可归根结底并不重要,比如朋友圈的一个小红点;有些事情虽然不紧不慢,但长期忽视总会出问题,比如背单词。要做到:

重要且紧迫的事情,优先去做;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计划去做;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情,想做也不要做。

其次,要区分黄金时间和垃圾时间。比如晚自习下课后,距离睡觉还要一段时间,可精神状态就不适合高强度的学习;比如早上出门去上学,状态在线可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度的思考。因此:

有时间也有精力,适合高强度的主动学习;

有时间却没精力,适合归纳总结、调整计划;

没时间却有精力,适合积累记诵、复习提升;

没时间也没精力,适合低强度的被动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晚自习下课后的时间该如何运用?(《如何用好晚自习下课后的1小时,和临睡前的15分钟?》),才能讨论开夜车到底值不值当?(《那些不熬夜还学得好的学生,都是怎么做到的?》)

即便是很多人笃信的“碎片时间”,也不过是整块的时间被碎片化了罢了。(《你说你能用好“碎片时间”,我不相信 | 时间规划的10条建议》)

学霸是不是从来都不怕考试?

事实上,即便是大家认为的学霸,面对考试时,既会有压力,也难免会出错。

首先要破除的一个“迷信”是,负面情绪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反应。但凡是个正常人,在面对重要而不确定的事情时,都会面临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谁都会遇到,对考试感到压力和焦虑并不可耻。《如何与负面情绪和平共处》中提到需要避免的四种思维陷阱:

非黑即白:考不好=考差,小瑕疵=大缺憾;

夸大损失:万一,万一,万一…我一定完了;

过度归因:遇到问题,只觉得是自己的原因;

意气用事:明明也知道不好,课时我偏要…;

在此基础上,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哪怕是喝口水、看看窗外、(尽量不要可还是忍不住)咬手指。然后行动起来,让自己的状况一点点远离最糟糕的境遇。想想发卷子前坐立难安的你,是不是在看到亲切的第一道题时,稍微不那么紧张了呢?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谈避免“心态爆炸”的《10条解忧建议》。

立即行动是最好的解压药。

除了心态调节,考场时间分配也是一个困扰不少学生的问题。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到底该怎么安排?》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得分效率”

用一张卷子的总分除以总的考试时间,就得到平均的得分效率。但题目总有难和简单,每道题目花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按平均得分效率作为尺度,那些用时少得分高的题目就应当优先完成,相反,得分难耗时多的题目就应当最后再写。

比如数学选填的压轴题,得分难而耗时多,在不能保证其他题目时间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舍弃简单题而死磕难题。比如物理压轴题的最后一小问,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最终能拿到的分数,未必比先去完成化学生物的填空题拿到的分数多。

当然,如果你一场考试下来,时间绰绰有余,检查完还有时间悠哉地转笔,那按照什么顺序答卷都无所谓。可是,如果你穷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办法做完全部的题目,那就必须有所取舍。

对于考试,除了纯技术性的方法之外,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考试,才是不再怕考试的终极奥义。(《高三这一年,“怕考试”是不行的,“会考试”才是王道》、《高中生必须要听的15条考试建议,给正为考试疲于奔命的你》)

总逃不过“粗心”魔爪,是不是我的锅?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过那么多考试,十有八九载在粗心上面。有人说:“克服粗心要多刷题”;也有人说:“做好错题本才能克服粗心”;还有人说:“没有什么粗心,都是自己没意识。”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粗心绝不仅仅是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哪个分数段的学生,都曾遭遇过“粗心”。并且,有些题目考出来,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都很容易出错。

在《为什么每次考试我都检查,但该错的还是错?》这篇文章中,我们把无谓失分分为了“知识性错误”和“基础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比如说用错公式、理解错题目、某个易错考点被忽略了等等。

基础性错误,比如说上行抄下行抄错、纯粹算错答案、看错数字、系数颠倒、分子分母颠倒等等。

知识性错误,如果事先没有意识到这里有考点,由于思维惯性的存在,很难立刻发现。相反,基础性错误,马上检查是否算错,往往比做完全卷后重新算一遍更稳妥(你怎么保证检查时那一遍算的就是对的呢)。

因此,在平时做作业的过程中,就必须训练两件事情:第一,严格限时训练;第二,对基础性错误,即时检查。简单说,就是在容易出错的计算、容易抄错的算式的部分,写完一行马上扫两眼。而事后不再进行任何检查。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更加规范的打草稿习惯,不要盲目相信跳步和心算,也不要在草稿纸上“东边扎营、西边圈地,中间还用箭头连”。正确的做法是:草稿纸分好区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行打草稿。

除了纯粹算错和抄错的无谓失分,还要相当一部分无谓失分,源于对易错考点的把握失当。在《考试中最扎心的,不是“我不会”,而是“我不该”》和《用来应付老师的错题本,肯定没有用》两篇文章中,我们重新讨论了,什么才是好的错题本。

关键在于,通过自己一段时期的错题,总结出易错考点在哪里,遇到特定题目时条件反射地注意到可能丢分的地方。看到算区间,就提醒自己算完验端点;看到平面向量,就提醒自己注意向量的方向;看到虚数相乘,就提醒自己检验“-1”。

想要克服粗心,我们不想老生常谈,你也别嫌这些方法笨。(《要不是因为“粗心”,我可早都考上140了……| 避免“粗心”的10条建议》)

最后,我们的愿景

能考上清华北大并不代表什么,它既不代表你更聪明,也不代表你在学习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罢了。

在他们之中,我们既看到天资聪慧的幸运儿,也看到一路逆袭的励志故事。当然,一个人的经验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希望借助越来越多考上清北的学长学姐的力量,汇聚成一份具有普适性方法集锦。

这是创知路的愿景,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改掉这5个坏习惯,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粗心,怎么治?
给孩子多点尊重,他更好的成长,就不失陪伴一场
如何克服粗心毛病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孩子学习中的“粗心”的问题?
我的高三学习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