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孩天台告白却被妈妈“怼”哭: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活该承受教育的痛苦

01

这一周,湖南卫视《少年说》开播,这个节目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让众多家长开始思考从未思考过的很多问题。

第一集中,一个叫景颐的小姑娘令人印象深刻。她“控诉”了妈妈总是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她的学霸女闺蜜作比较,而且从来看不到她的努力。

面对景颐同学的内心的不满,妈妈也有话要说。妈妈其实觉得女儿很棒但是!重点是这个但是!(前方高能,景颐妈妈开启了唐僧模式)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你要做到事半功倍。” 

“妈妈是比较客观的。”

“我认为你要不受点打击,你会有点飘。”

“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璟颐听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种打击式的教育,在中国并不少见。短短两期看下来,有着同样烦恼的孩子,就不止璟颐一个。

成绩下降了就唠叨,自己好不容易把成绩搞上去,可父母看不到也听不到。

或者是因为自己成绩差,就没资格出去玩。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不懂事的,需要自己引导。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在孩子面前竖立权威,用粗暴的语言敦促孩子达到设定的KPI,对孩子造成伤害却往往不自知。

不久前的另一则消息,说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一个艺术家的女儿在与母亲争执后跳楼自杀。

这个母亲事业有成,追求完美,对独生女儿要求也很严苛。这次,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不知不觉地又指责起来。

面对母亲的不满,女儿回道:“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也不甘示弱,“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就从阳台跳了下去!

然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母亲在外人面前,都经常夸赞女儿,以女儿为荣,可就是不愿当面表扬女儿,赞美也从不肯说给女儿听,最终竟因一句责备,就酿成悲剧。

02

语言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最近,宜家对两盆植物,进行了一次名叫《被霸凌的植物》的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

首先,宜家在卖场里找了两株一模一样的绿植,将它们摆放在一所学校人来人往的大厅里。

它们的生长条件完全一样,工作人员每天都给它们浇水、施肥,带它们去晒晒太阳。为了防止被学生们破坏,还给它们装上了塑料保护套。

唯一的区别是:摆放在左边的绿植上写着“这株植物被霸凌”;右边的绿植上写着“这株植物被褒奖”。

实验为期30天,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学校的学生们没事就跑来大厅,他们在右边的绿植旁说着赞美、鼓励之词:“你真漂亮!”、“快快长大吧!”还会给它放好听的音乐……

左边的绿植则饱受语言的“摧残”:“你一点用途都没有!”、“没人喜欢你!你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你长得一点都不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30天很快就到了,我们来看看两株植物都变成什么样了?

左边那颗被群嘲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蹶不振;而右边饱受称赞的那颗,却生机勃勃、朝气十足。

要知道,整个过程中,两株绿植没有受到任何触碰。这完全是语言的力量。

植物也是生命,也是有感知力的,相比之下,人的感情更加敏感、更为丰富,自然更容易受到语言的影响。

这对家长来说,显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想要培养优秀的小孩,多多褒奖他就好啦!难怪蔡康永说:“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很多人能够真正将它做好。

03

有的妈妈会说:“我也想做一个温柔善良浑身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妈妈啊,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还有的妈妈则是:“已经习惯了,总觉得搁不下老脸,夸孩子的时候也特别不自然……”

“语言打击”已经成为许多人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要想让语言发挥正向能量,必须掌握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小技巧。

  •  多微笑

微笑是一种强大的情绪能量,它不仅通过表情传达,也会通过声音传播。据说,人在接电话时,听声音就能够知道对方是否面带微笑。

青榄君有一位在电台做主持人的同学,他说:“声音是人的另一张脸,带着微笑去说话,你的声音也会更有感染力。所有主播在入行的时候,首先要训练微笑着说话,因为只有这样的声音,听众才会听得进去,并接受你的讯息。”

微笑不仅给听话的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同样一句话,微笑着说出,和板着脸说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丈夫回家晚了,妻子皱着眉头说:“怎么又回家那么晚?饭菜都凉了!”或是妻子微笑着道:“怎么又回家那么晚?饭菜都凉了呀!”丈夫的感受肯定大相径庭。

再比如,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妈妈恶狠狠地说:“玩玩玩,就知道玩!作业写不完,别想出去!”或是妈妈微笑着说:“怎么就知道玩?作业没写完,不可以出去哦!”

试想,孩子听到哪句话会更容易接受呢?

  • 多共情

“很多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没有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句话大概是很多中国孩子的心声。

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在与“父母沟通”、“同伴交往”、“教师交流”三者中,存在问题比例分别是10.6%、7%、3.9%。

也就是说,孩子与父母沟通时,问题最大,远远超过了孩子与同伴、老师的沟通。

一项《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则显示,父母对孩子在“情绪情感关注度”一项,只占整体关注度的12%。

璟颐在台上被妈妈“怼”出眼泪跑下台,闺蜜赶紧抱住她,一边替她擦着眼泪,一边说:“别哭了,我都心疼,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共情和安慰,同龄人能做到,傲慢的家长们却做不到。

孩子跟你倾诉,他们只想要理解和认同,而并不是要你谋划策或是批评。所以,家长要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这不仅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也促进了亲子之间感情的连接。

很多时候,一句“我懂你”就胜过千言万语。

  • 多从小事夸起

当主持人让璟颐妈妈快速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时,妈妈连第三个优点都犹豫了半天。

璟颐听到后,也并不开心,说:“妈妈每次夸我就只有这几个。”

一个国际学校的老师告诉孩子们的家长:不管怎样,多鼓励孩子,每天如果说不到10句鼓励的话,那做父母的就没有尽够责任。

一天10句鼓励的话?很多家长会纳闷,有那么多值得鼓励的事情么?还真有,只要你不介意这些事情有多小的话。

青榄君有一个好朋友,特别会做饭,她回忆说,从小学开始,母亲就让她放学回家帮忙煮米饭,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淘米,并插上电。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已经做好满桌丰盛的菜肴,她却惊叹道:“哇,这个米饭真好吃!你放的水怎么做到每次都这么合适呢?不像我每次煮,不是水多了,就是太干……”

总之,母亲会找各种理由夸赞她。直到成年后,她才发现,当时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的事,都不过是任何一个成年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罢了。母亲的夸赞,却让她信心爆棚,现在,她已经是一名事业家庭双丰收的知名写作者。

再小的鼓励,聚沙成塔,就是孩子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 多等一会

孩子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性格。很多妈妈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们也不想吼孩子,可是脾气上来总忍不住。每次吼完孩子后,又后悔得要命。

当你感觉快要忍不住开吼的时候,不如多等一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你可以迅速离开那个让你生气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放松,深呼吸,或者走到厨房,喝一杯凉水,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再去跟孩子说话。

简单的“等一会”,很多家长试过以后都说有效。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按照倒英文字母U型曲线自然发生、发展、结束的,只要你能给自己几分钟的独处时间,让情绪曲线走完,就会快速恢复平静。

情绪曲线图

会说话的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找出一万种办法缓解你的悲伤或忧虑,也能用一万种语言让你下垂的嘴角上扬。

愿我们都能成为好好说话的父母,培养出自信满满的孩子。

这个夏天

青榄教育组织了“岭南创意写作”夏令营

并邀请了叶问徒孙——雷明辉师傅

全程教授孩子们咏春拳

智能与体能兼备

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的父母主要是优秀在耳朵上(转)
孩子犯错后,别做这两类型妈妈,伤害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亲子关系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父母不好好说话, 是孩子人生悲剧的开始
北京心理学教授陈虹: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父母不好好说话, 是孩子人生悲剧的开始
“才骂了30天,它居然死了?”一组可怕的实验告诉各位家长:骂孩子的代价,远比你想象的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