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2018年长沙中考物理命题完整解析(附答案)

长沙升学:长沙本地第一升学资讯平台,为大家提供最新升学资讯,学习资料。


01

指导

思想

本届中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全面考查人教版物理全册的内容。试题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系统的理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在试题的广度和难度上注重体现“两考合一”的考试功能,题型和学科 知识结构完全符合“课标”要求,无超标试题、偏繁怪错题。保持一定原创性,保持试题风格相对稳定、稳中求变。


  认知层次占分比例

  知道(A) 理解(B) 会(C)

  40% 38% 22%


  各题型占分比例

  单项选择: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 

       36:22:22:20

       容易题:中难题:较难题

       702010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考到的知识点达135个以上,占总知识点的90%以上),知识覆盖面广;试题整体性强,层次分明;难度适中,梯度明显。试题凸显新 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把物理知识融入乡土文化、社会热点、现代科技、文学体育、生产生活等话题之中,使考生感觉亲切和清新。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渗 透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查。试题用无声的语言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类物理问题,学会关心社会,关心生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公民素质,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02

试题

特点

(一)试题资源丰富,全方位涉及社会生产生活


  1、从热门话题中寻找物理知识的落脚点

  18题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智能机器人表演、37题“振华30”、中国动车组“复兴号”、“中国天眼FAST”都是从社会热门话题或热点新闻中挖掘出来的物理素材,其中无不渗透了物理知识的应用,体现了时代性。


  2、从生活情境里寻找物理知识的切入点

  如19题现代生活智能手机导致大量人群视力下降引入近视眼及其矫正问题、21题每年由于超速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引入的惯性考点、22题地铁站台候车区的安全黄线、24题家庭厨房抽油烟机的电路设计、31题酒驾酒精测试仪、39题湘江航电枢纽中船闸及升降系统、这些情境均来自生活,生产。要求学生不单单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能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情景分析问题。


  3、从技术发展中寻找物理知识的创新点

  18题的智能机器人激励发学生创造发明的热情,37题中国的振华30、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天眼”等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爱国情愫。


  (二)注重试题梯度,多角度实现两考合一功能

  12个选择题的排序从易到难,体现了题目的难度梯度;在选择题的选项设置方面,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解题思路和过程来呈现选项;在填空题和计算题的设计方面,问题的呈现也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难点做到难而不偏,可望可及,本届中考三个难点有两个是力学问题,例如27题压强、浮力、密度;32题力电综合问题;39题对力学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是对学生力学问题分析能力的考验,旨在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


  (三)设置开放试题,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37题情境题中,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四)建立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22题、31题、32力电综合题、39题力学综合问题都要求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思维看待身边事件,用物理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强调物理过程,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习惯

  在22分的实验题中,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习惯的考查占分比例较多,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更加注重实验过 程的体验和实验能力的检测。33题考查学生对实验中平面镜成像操作常用方法是否熟悉,34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试验中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35题考查学生对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36题考查学生对电学实验问题处理能力,试题设计新颖,匠心独运。整个实验题突出体现实验操作的体验性和过程性。


  (六)突显图表功能,检测学生综合素质

  本试卷设置了两道图表试题,如27题压强与截取长度图像、 32题力电综合中的压力和压敏电阻阻值的F—R,使得试题很好地走出了单个知识点考查的格局,有机地渗透了图表信息,加大了考生应用知识能力、学科内知识交叉和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七)渗透德育理念,凸显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21题每年高速交通事故是近年的热门话题,采纳这一背景命制试题,用物理知识分析开车超速危害大的原因,寓教于考,一箭双雕。25题安全用电常识、 、28、29题能源信息和材料,人文关怀跃然纸上;37题《厉害了我的国》,这些试题融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闪耀着自然科学的人文光辉。


  总之,试题注重创设实际情景,注重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的联系,试题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程理念。试卷宛如一幅幅鲜活的物理学画卷,考生处于这样的场景中,如身临其境,容易把学过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考生答题也可以见仁见智、各显个性、丰富多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高考各科考点变化及详细备考指南,新高考过渡时期特别梳理!
【温故知新】近几年广州中考理考试分析及2016年备考建议
考查基础重视能力体现创新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浅析及启示
【物理】拿走不谢!专家解读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及教学启示,至少值得收藏一整年!
学而思老师解读今年中考理化试题,今年到底难度如何?
202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评价|中考|物理|北京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