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人做事,你可别输在说话上

主播:大宝

本书作者桦旦纯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性格特征、微表情行为、心理动机等相关的内容。这本书没有晦涩的心理学知识,只有通俗易懂的实用技能,一经出版,就深受日本商务精英的欢迎。

本书认为,99%的说服在我们开口前就已经完成了,这可能吗?可能。虽然在开口之前,我们无法完全掌控接下来要跟对方聊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已经“确定的想法”去影响对方,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信?来看看下面的3个方法。

物以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商家也经常利用这一点刺激顾客购买。比如限时打折、全球限量版、前50个购买的人可获得赠品等等。

我们去逛街的时候,看到商店门口打折的牌子,可能会一扫而过,但如果看到“限时打折,最后一天”的字样,可能就会眼前一亮,忍不住到店里逛逛。本来平平无奇的东西,被人通过各种方式让它变得稀有之后,就变得珍贵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沟通中,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自己的沟通时间、沟通内容变得更加珍贵,引起对方的重视。

比如跟客户约时间见面的时候,常见的有两种沟通方式:第一,什么时间都可以,由对方来定;第二,说出一个自己方便的时间,比如下午2点。那么,如何让自己的时间变得稀缺呢?很简单,说出自己只有这个时间有空的原因,比如,“我想在下午2点拜访您,因为我4点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让沟通内容变得稀有,比如,“这话我第一次说。”或者,“这话我只跟你说。”给沟通的时间或者内容加上一个限定的因素,就可以让对方更加重视,提高沟通的价值。

纯粹接触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赛安斯通过实验证明了“接触次数与好感度”有关联,简单地说,当一个人在面对外界不断施加的“刺激”时,会有一种对“刺激”本身产生好感的倾向,这就叫“纯粹接触效应”。

虽然这个词组听起来陌生,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切实的体验。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手机、电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看的时候可能没什么购买的欲望,只想吐槽,“这广告怎么这么长啊。”但真的到了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有七八种差别不大的商品可供选择,我们会倾向于购买那些自己听说过的商品。

人类的大脑拥有“将接收到的信息与现有的知识进行调配、整合、强化”的功能,而重复播放的广告,会对我们产生强化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同样的,在沟通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次接触”的策略,比如定期拜访对方,或者在平时的微信闲聊中,时不时提起自己的需求,让它们有露个脸,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人作为“情感动物”,在做出判断、采取行动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而“多次接触”可以帮我们强化对方的潜意识,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认可的需求

人类有一个基本的情感需求——获得认可,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在这个诉求和动机的基础上进行的。换句话说,人们总是在寻找能够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伙伴。

尤其是当人们兴奋或者失落的时候,会更加渴望得到称赞或者鼓励,这时如果能遇到理解并认同自己的人,就会对对方心存感激并产生信赖感。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句型,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它就是,“我相信你......”。

比如同事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安慰她,“别放在心上啦,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句话的疗愈效果不如“我相信你可以挺过难关,别放在心上啦。”因为“我相信你”是一种无条件式的互动,可以给对方深深的信赖感。

同样的,面对对方的喜讯,可以说,“我相信你一定付出了很多,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祝贺你。”这样的话语,在渴望获得认可的人听来是很受用的。一句简单的“我相信你”,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值得一试。

总结一下,前面介绍的物以稀为贵、纯粹接触效应和认可的需求,本质上都是很简单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对应的体验和感受,只是没有意识到它们可以这样被用在沟通中。之后,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三个知识点,让沟通更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男人这一辈子,只爱你一个人的技巧:稀缺效应
六十岁的夫妻,还要不要一起睡觉?关乎晚年幸福
冯矿伟:物以稀为贵的思路
让销售动作更纯粹
想要征服女人,逃不过这“两个字”,别不信
话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