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管什么场合,它们都能帮你提出好问题

主播:赛男

本书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大学讲师,教授“彻底思考能力”相关的课程将近20年,这期间,她发现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彻底思考”的教学成果十分丰硕,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众多成功人士都学过这项技巧,并把它当作思考的武器。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会思考,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把哈佛大学提倡的“思考要诀”具体化,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其中,提问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如果不会提出好问题,就很难得到好答案。提问需要技巧,下面来看看提出好问题的6个原则。

001 探究必要性。当我们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它是否有必要,不然就找不出最佳方案,甚至是往错误的方向去做。比如有人让你带雨伞、穿雨靴,全副武装,那你得先弄清楚雨下得大不大,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也是很好的提问角度。面对眼前的事,先问是否必要,再进行下一步的讨论和思考,比如,“这个活动非得在那天举办吗?”“公司真的有必要增加这项考核吗?”等等。

002 询问契机。所谓契机,就是做某件事的缘由,有两种提问方式,第一种是问他人,“你一开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样既可以判断对方是临时起意,还是深思熟虑,也可以了解对方思考的具体过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他的做法。如果想向业绩出色的同事、有所成就的朋友或者社群里的牛人学习,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提问。

第二种是自问,“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这样可以回到初衷,避免团队偏离原来的轨道,做不相干的事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大家越说越远,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把大家拉回来。

003 追问自己不理解的词。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提问方法,直接问对方刚才他提到的某个词怎么理解。比如,“你说的理想方案,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内容,能不能解释一下?”或者,“前面你提到的‘刻意练习’,怎么理解呢?”

在讲座、演讲等活动中,经常会有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向嘉宾进行提问。如果你想跟嘉宾互动,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问题,那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在脑海里搜索一下,找到刚才演讲过程中比较难理解的词,拿去问他。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可以让嘉宾有补充说明的机会,也让现场的人理解得更透彻。

004 引用相似但不同的例子。用做法相似但结果不同的案例进行提问,可以直观、有效地进行对比,把问题分析得更深入。比如朋友跟小华介绍了一个习惯养成法——微习惯,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慢慢增加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听完后,小华问,“我听说小晨也用过这个方法,但她没有成功,你为什么能轻松做到呢?”

这样一来,小华就能听到朋友的进一步解释,了解更多与微习惯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及时记录小成就等等。

005 确认事物的两面性。凡事就像一枚硬币一样,有两面性,当“正面”比较突出的时候,去思考一下“反面”;当“反面”比较突出的时候,去思考一下“正面”,这样才能达到平衡,把问题思考得更加全面。比如,可以对某个活动策划案提问,“增加一个活动看起来不错,但它的缺点是什么呢?”引导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006 询问长期发展。看问题,如果只立足现在,多少会有些局限性,不妨把视野拓宽,展望一下未来。基于现阶段的状况,询问对方对未来的规划,比如,“这件事你打算长期做下去吗?之后会做哪些优化?”或者,“这个方法用一两次没问题,但长期这么做的话,是不是值得三思?”像这样,询问长期发展,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深。

总结一下,不管是开会、听讲座、上课,还是聊天,我们除了赞成和反对,还可以提问,靠它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或者推动问题的解决。你还有哪些提问的妙招?期待你的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有3个方法可以正确解决沟通问题
促使学生养成思考习惯的方法
管理者务必掌握的7种思维,管人理事轻松简单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孩子不知道提问,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44
《共情提问》转危为机的3种提问,经常不开心的人都该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