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被打、被欺负,这个妈妈的做法差点酿成大祸

你离『育儿明星爸妈』,只差这次扫码喽

陪孩子写作业被气炸怎么办? 来自积木育儿 03:21

点击收听『积木育儿学院』最新内容

(所有不给试听的知识付费,都是耍流氓)

《孩子玩具被抢没什么反应,这正常吗?》


提问:


老师好,有一个事我现在特别困惑。就是孩子们起冲突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我现在脑子里都是混乱的。


事情是这样的。我儿子快四岁了。为了提高他的交往能力,我经常会带着他跟几个同班小朋友约着一起玩。

可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班里有一个比儿子大1岁的小男孩,特别爱打人。


那个男孩跟我们住一个小区,班级小朋友聚会或者小区里头玩,都难得避开。而且我观察了,那个打人的小孩好像特别爱欺负我儿子,似乎儿子小要好欺负些。反正总是动不动拿小物件敲我儿子的头。我儿子也不会反抗。大部分时候就直接哭着来找我。


我能感觉到儿子的委屈。但是因为我看过很多育儿专家都说,孩子们起冲突,大人最好不要护犊子,不要干预。所以,我就经常对儿子说:这是你们小朋友之间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种时候,儿子往往直接就打回去或跑过去踢人家,可是大孩子他又打不过,他就想拿棍子什么的。这时没办法,我不得不出来制止说,打架不能用工具。


可是昨天问题又来了。

我儿子和一个同事家的小孩一起去郊区玩。同事孩子看到我儿子手里的小石头好看,一把就抢了过去,我儿子就跑来跟我告状。

我仍然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结果他就学他同班的打他的孩子的处理方式,跑过去迅速给了对方一拳头。


最让我后怕的是,俩孩子打起来后,我儿子竟然从地上捡起一块有尖角的蛮大块石头,想要砸对方,幸好被我同事拽住了,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我当时真的是尴尬万分!

所以,我想问,我每次在孩子跟小伙伴发生冲突时,不干预,鼓励他自己解决,难道做错了吗?


 

积木育儿回复: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果然。

对于这位妈妈的问题,我想说以下几点:


  • 第一,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不干预,是指父母不要轻易去调解,但并非父母完全不作为。

划重点啊朋友们,不干预不是父母完全做甩手掌柜啊。

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分享、合作等品质,可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大人那里学到的。


比如我家有两个孩子。

我闺女会从哥哥手里抢玩具。哥哥当然不肯给,于是妹妹就开始喊叫。这个时候,哥哥就无奈地拿出另外一个新玩具,吸引妹妹的注意力。

结果就是,妹妹满意地拿走那个新玩具,哥哥保留了自己原来的玩具。

整个过程我的确并没有上前干预,但是哥哥使用的这个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我之前通过陪他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教过他的。


不仅如此,我还教了他别的。

包括做榜样,平日里和家人沟通确保有商有量,而不是动不动大打出手。

我还会通过阅读社交主题绘本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教孩子交换”、“轮流玩”等解决冲突的小技巧。


对比提问的这个妈妈,她的孩子跟小伙伴有冲突的时候,妈妈都基本袖手旁观。从头到尾看不到妈妈曾教过孩子任何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于是,这个孩子只能纯粹靠自己摸索,甚至模仿不良“榜样”去应对冲突,问题自然就会层出不穷。


  • 第二点,我进一步想说的是,在我们已经教了孩子基本社交技巧的前提下,也不是全部孩子的冲突都能顺其自然、完全不去干预的。


  • 假如是正常冲突

比如,两三岁的小孩一起玩,哪怕你已经教过他们一些社交技巧,他们事到临头仍然可能抛诸脑后。因为他们仍然处于自控力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的年纪,很容易就情绪冲动、付诸行动了。


这个时候,假如自家的孩子在争抢过程中挨了对方的打,甚至哭了鼻子,我们的确需要做好“吃亏”的心理准备。

因为同样是两三岁的小娃娃,他们基本不会对另一个人造成威胁性,也不存在故意欺负谁一说。所以,我们当场不必去做调解员或者裁判,而该选择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在事后去跟孩子试着回顾整场冲突,引导孩子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在冲突的当下就要去做的,即确保环境的安全,排除一切孩子们可能伤到自己或对方的危险性器物。

比如,这个提问的妈妈,她儿子跟同事孩子起冲突的时候,手里竟然摸到一块有尖角的不小的石头,这就是大人的失职了。


  • 假如存在故意欺凌的味道

这种情况较少存在,但是需要父母保持警惕。

比如,如果你发现,有一个孩子他好像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想让你的孩子难受,总是时不时去挑逗或激怒你的孩子,这种行为,做父母的必须要出面制止。


回到提问的这位妈妈。在讲到她儿子同班的那个爱打人的小孩时,妈妈显然发现,那个孩子似乎更喜欢欺负自己儿子。那么,这就有了刻意欺负的味道。

这种时候,父母就需要采取行动了。


这个采取行动,不是要你替孩子打回去。请记住,我们不鼓励任何暴力行为。打回去的确解气,但是,你绝对不希望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打和被打这样两件事。


你只需要语言上,向那个欺负人的小孩发出警告“你不能这样打人”,往往就能奏效。如果对方继续再犯,那么我们可以抓住那个孩子的手臂,严肃地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对待我家孩子。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有些家长比较好说话,也可能顾及到熟人的小孩必须更友善对待,所以对方孩子打人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忍让,或者干脆把自己的孩子带离现场。

我们以为这样就能够息事宁人了,殊不知,我们悄悄地给孩子做了一个消极的、逃避的坏榜样。

更好的建议是,按照前面我们讨论过的,父母以理性的、坚定的方式当面去制止,并且发出言语上的警告,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有机会看到:

我的父母是有力量的。我是被保护。遇到令我不舒服的行为,我是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



总之,孩子们打架,不轻易干预绝对不等于完全不作为。

我们不建议你去鼓励孩子打回去,因为暴力不意味一切。同样不建议你走到另外一种极端,干脆消极地放任孩子被欺负。

永远记得,育儿中,任何走极端的行为(要么就打回去,要么就完全消极忍受),我们都需要警惕。

做父母,的确是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活儿啊,且行且琢磨吧。一起努力。


▽▽▽

回复“打架”可以看到更多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受人欺负了怎么办
儿子为什么最近脾气会很暴躁
4岁男童学父母做“游戏”,老师发现后马上冲出来,家长瘫倒在地
家长为讨说法上门掌掴5岁幼童被刑拘,不要轻易插手孩子的战争
佟丽娅儿子:“女生哭了我不会哄”,情商教育别错过敏感期
怎样教孩子明辨是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