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得了“人生倒置病”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人生被倒置了:

小学生恨不得在学微积分,大学生却在学红绿灯。

小时候活得像个大人,长大后却像个不成熟的孩子。

我的一位从事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我:这其实是一种病。

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得了这种“人生倒置病”。

一个人的一生,有一个成长规律。

从生理上来说,就是婴儿喝奶,长了牙开始吃东西,青春期荷尔蒙激发,成年后身体成熟。

心理上来说呢,小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大一些之后,开始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然后逐渐成为一个心智成熟、能自我控制的社会人。

我不是专业人士,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可是呢,我忽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生生地给倒了个个儿——就像是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

对小孩子的要求,就是像个成年人;可是呢,我们社会的成年人,却幼稚地像个孩子。

人到成年,尤其中年之后,应该是心智成熟、自我价值清晰、生活富足、信仰坚定、越来越热爱生命的状态。

可惜的是,我们却越来越焦虑、惶恐,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度过余生。

这,到底是怎么了?

小时候不讲道理是正常的

长大不讲道理就是荒谬的

小时候,本来应该这样:横竖不吝,油盐不进,听不进道理,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撒娇犯浑。

这听起来不是什么乖孩子,但是,小孩子基本上只能算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吧。

我们就只能用半个人、三分之一的人的标准,去对待他们。所以呢,我们要哄孩子、引导孩子。

这个时期,孩子不讲道理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不讲道理所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可控的。而且,他真是在一次次的不讲道理中,渐渐学会怎样讲道理的。

这是从实践中习得的,虽然有时候要付出一些代价。

还记得那个五道杠少年吗——2岁开始收看《新闻联播》,7岁时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他“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这个孩子是自发拥有这样的胸怀,那堪称天降奇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基本上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打造出来的。

是的,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从小就很“听话” “懂事儿” “像个小大人”。

可别小看这三个标准,我们的孩子还没有经过自己的人生去体验,为什么要“听话” “懂事儿” “像个小大人”?

这三个标准本身没什么错,但是,错就错却太早地去要求孩子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好像是达到了“标准”——但是,这近乎是在“表演”,没有经过他们内心的认同。

我觉得吧,孔融三岁让梨,那是特例,是孔融天性里有关心他人的天赋。

可是,如果我们让每个孩子都三岁让梨,那还是违背了孩子成长特性的。

然后呢,正是因为我们不给他们这个自我学习的机会。那么,他们虽然身体长大了,但有可能会犯很多比孩子还要低级的错误。

一位成年男性开车被警察拦下,他竟然宣称“自己是银河系皇家,如果激怒他就要“毁灭地球”:

我皇家在整个银河系在整个宇宙是最大的……我要坐伟大的帝位……你知道吗,你要是激怒我,我是要灭掉地球的!

小时候的反叛是正常的

长大后的保守是正常的

忘记是谁说的:年轻人都是破坏者,成年人都是守卫者。

就是说,年轻人是可以质疑、打破旧规则、旧制度的——世界上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年轻人的冲动,才有了重新建立更好规则、制度的可能。

而成年人,因为有了家庭、孩子,有了自己的事业,更倾向于社会的稳定、平和——也正是有了他们,才会让社会有逐渐良性变化的可能。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阶段,很迷恋“嬉皮士”——自由、独立、个性、冲动、艺术、自我——后来呢,我看到当初的那批嬉皮士,纷纷投诚归化,成为了大学里的教授、公司的CEO,甚至,还有的成为了政府的官员。

当时,我心里挺瞧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不够坚定,不够纯粹,不够牛逼——后来,随着我的年龄渐长,成家立业,我才慢慢地理解了这是怎样发生的。

2008年,53岁的乔布斯,随着年龄、阅历的丰富,已经从放荡不羁的嬉皮士,完成了一个佛教徒的信仰转变。

同事评价他说:从前那个刚愎自用的乔布斯不见了,现在的乔布斯是一个温情主义者。

于是,我也理解了——奥巴马会很坦然地承认:“众所周知,我年少时曾吸食大麻。”

大众并不会为这些占据主流地位的大人物,曾经年少轻狂的错误感到“罪不可赦”——因为“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宽恕”。

可是,我们如果让年轻人在青春时期压抑他们的“坏”。那么,他们长大后呢,就算读了博士,也在工作中颇有成就,却有可能在成年后爆发。

当然,这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机率往往很大——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报复性补偿”,讲的就是这个现象。

就是说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往往是缺什么,长大后就会报复性地去补偿什么。

44岁的“学者”杨枫,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拥有大量的情妇,他竟然用所学过的MBA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制订了周详的管理方案;被称为“吸毒州长”的云南楚雄州州长杨红卫,甚至曾一边开会一边吸毒。

这些人也都曾经是“品学兼优”的年轻人,却在人到中年之后,陷入了泥沼。

其实,你会发现,我们小时候如果太乖的话,当长大之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就会去尝试一下“坏”的事情。

本该是15岁的时候打架、搞破坏、夜不归宿、偷偷抽烟、学喝酒、看成人画报……然后呢,到了成年人之后,应该做的是戒烟、限酒、学会温和待人、有家庭责任感。

可是呢,我们在15岁的时候,什么都不允许去做。那好,一直忍到大学,甚至,忍到工作、忍到结婚之后……

然后呢,你会发现,很多30多岁的成年人,开始沉迷于烟草和酒精,沉迷于游戏和情色,动不动就使用暴力,不肯回家,不肯陪伴家人孩子,在外面瞎混,打牌赌博……

很多成年人告诉家人:我也不想啊,但是需要应酬啊——我想说,这里面有很多都是假话,根本就是自己想过那样的生活罢了。

年轻的时候,家长不让谈恋爱,不让打游戏,不让抽烟喝酒,不让在外面过夜,不让穿漂亮衣服,不让和朋友聚会……

好不容易熬到现在,自己是成年人了。结果,全都给变本加厉地给“找补”回来了!

小时候自我探索是正常的

长大后没有自我是可悲的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很烦人,总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死吗?妈妈会死吗?家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宇宙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很粗暴地阻止了他们的这些提问,让他们去好好地去学好拼音、英语、算术、钢琴、舞蹈……

我们的孩子,就关上了这道闸门。

就算他们自己不关,随着上了小学、中学、高中,就会有很多的课本、课程、作业、习题、考卷、老师、校长……帮他们关上。

于是,我们的孩子,不再问自己是谁,自己的情感怎样,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的未来是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眼前的这一节一节的课、一次一次的考试。

他们越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越是拼命地去学习——因为,每多考一分,就会干掉几十个人,每多考十分,就会干掉几百个、一千个人……

等他们来到了大学,已经耗尽了几乎青春所有的激情和动力。他们也是残酷竞争的胜利者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反正,严进宽出的大学里,是可以很容易混到一张毕业证的。有了这张毕业证,就可以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了。

然后,进入到了知名企业,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喘一口气,问一下自己:我是谁?

有多少人,在40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的专业、做的工作;

有多少人,在结婚七年、十年之后,才发现和伴侣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有多少人,在60岁退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大半生都白过了,从来没有过过自己的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给小孩子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认真地去想一想“我是谁”。

然后,他们再花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自己的未知,去寻找自己的方向。

大学其实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成年之后则进入到了终身学习的轨道。

然后,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他们自己去选择大学和专业,自己去找工作,自己去创业……

等到30多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努力了15年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再努力20年、30年……

那么,他们取得人生成就,享受人生幸福的机率,是不是会更大一些呢?

END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第1485篇】人在旅途 | 成年人的叛逆,悄无声息!
11个童年VS成年的插画,很好地概括了我们的生活
就得把啃老的大学生儿子赶出家门
@@简单成熟@@之快乐
小心掉进“成熟陷阱”
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