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二三四五【自语自省】

吃吃喝喝之外,不妨看看书~

每个人都有享受精神世界的不同方式,我是纯粹的文字爱好者,只有深度阅读才能真正带给我快乐和共鸣。

一本书从厚读薄的过程,充满了新知和思辨,绝非抽取出的要点和鸡汤所能比拟。

片段式碎片式阅读我现在几乎是只看题目,保持流行的敏感度而已。其实大部分观点都是陈词滥调啦,最近觉得连杠它们都是浪费时间,不如无视。

▲ 纸质书,艺术类的居多,毕竟有图片的不适合电子版。


01

15分钟

/集中阅读法

生活压力方方面面,生活节奏既快又被动,也许曾经热爱阅读的你有很久没有捧起一本纸质书了吧?

即便是我这样满心期待展开阅读之旅,还是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 一是精神似乎总是无法集中,一会刷下微信,一会看看小红书,各种带点新鲜感的芜杂信息时时刻刻吞噬着自己的注意力。

◎ 二是好不容易定下心打开书,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困意不要来的太快!有时候甚至几页不到就迷糊进梦乡了。

痛定思痛,我琢磨了一个15分钟集中阅读法,效果非常好,2天读完一本书。

具体操作就是在手机上设置15分钟倒计时,这15分钟里绝对不看微信,不看短信,不上厕所,不喝水,不被奇奇怪怪哒事情打扰~坚持15分钟就好!

你会发现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精力空前集中,思维空前活跃,阅读速度极快,我经常是15分钟闹铃响起,接着再重复15分钟。如果有不得不被打断的时候,就按暂停。

阅读有困扰的朋友们,试一下吧,做不到15分钟的话,就先从10分钟开始!


▲ 雪中飞翔的丹顶鹤。


02

/开放吸纳/

我愿意选择有挑战的新的知识领域和颠覆性的认知来阅读。最近几年,艺术史世界史、社科类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读的比较多。这其实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理科生的知识断层。最大的感慨是:原来自己竟然“愚昧”了这么久~

然而毕竟这个岁数,价值观成型的七七八八了,也有了很多固定思维。阅读中不自觉就会去抵触甚至曲解作者的观点,乱七八糟的联想印证也是常有的。

我现在每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会抱着完全吸收学习的态度,放弃自己的半瓶子水立场,尽量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客观理解他的表达内容。

▲ 夏日的夜晚,大连的荧光海,诗意而浪漫。摄影/走遍东北亚

03

/思辨批判/

读毕,掩卷,真的需要回顾思考这本书的局限性以及作者的偏颇之处。这个过程必须有~

然而这个过程需要广泛的阅读、扎实的积累、以及一定的思维高度。好比前一阵读韦伯,读罗素,读昆德拉,说实话根本不知道批判从何谈起,赞同赞叹都来不及。

借此契机,相关知识领域铺开来读,慢慢形成自己认知的提升~这一经验在艺术评论方面已有心得,现在可以很快分辨出哪些是肤浅的扯淡,哪些是真知灼见。

▲ 东北的早开植物:菟葵与侧金盏。这两种花的盛开,昭告着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摄影/走遍东北亚

04

/读书笔记/

我不写读后感,不做总结梳理,可能是我懒吧。但我确实觉得必要性不大,内化的东西再外放,需要一些动力,我目前没有。但我做三件事:

 一是查生字。好多字简直是熟悉的陌生人,屡查屡忘,屡忘屡查。开始是记在本上,现在直接记在手机备忘录,隔一段时间会复习。

▲ 手机里的备忘录

◎ 二是查陌生知识点。会百度,也会搜文章。这个是被逼的,记得最初读欧洲艺术史的时候都快哭了,年代、事件、人物一律不了解,那时候觉得一本书以两页两页的进度前进,不知道何年何月能读完。

▲ 读万神殿时的笔记

◎ 三是抄写。觉得有必要熟记的会抄写。但其实效果一般,因为记忆力真的大不如前。有点自欺欺人。

▲ 读《道德经》时的抄写

05

/阅读断舍离/

我家虎子肯定不同意我的观点,他拿起来的书就一定会读完。我开始也是这样坚持,渐渐发现是一种执念而已。

有些书,虽然开卷了,如果觉得无益,还是应该果断弃。

◎ 第一种情况是真心发现内容不行,比如最近弃的,三岛由纪夫《不道德教育讲座》,真不知道絮絮叨叨在胡说什么。还有村上春树,完全不合拍。

◎ 第二种情况是过时了。比如前几年弃的王小波的散文集,小波谈电影,谈时政,它过时了!已经失去现实意义。

◎ 第三种情况比较闹心,对当下的自己无任何帮助,也理解不了,即使是经典,那也要弃。也许假以时日还会重读?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很敬畏的认认真真抄写,意欲背诵来着,但在寻找释义的过程中渐渐困惑,这一句一句高度凝练的话语,有点像古代高级智慧鸡汤啊,且不论各位历史大家们对字义解释是否一致,就是这没背景没解释的,简直是随意怎么理解都可呀。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机场播放的成功学洗脑视频,道德经简直成了神丹妙药……罢了,以后再读吧。

儿子跟我聊,说孔子对四书五经类的看法是:断章取义用的。哈哈哈哈~其实这正好就是我前面强调的,没有一个阅读思考过程的话,仅仅是结论,那真是千人千解,盲人摸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
10分钟掌握高效阅读的五大步骤和十大关键
简单三步,教你读透一本书
如何用结构化思维精读一本书?
经验分享:如何读书才能把书中知识化为己用?
怎样“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 0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