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认真教孩子,孩子还是问题多多?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

负责任的家长,常忍不住耳提面命:“孩子,做作业要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检查……”

结果,你越想孩子认真的地方,他却变得越来越多毛病。

你有想过自己的“认真”,为什么南辕北辙吗?

家长哪些不该“认真”的认真了?

大多数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就有了天然的使命感,要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这种努力甚至比自己成长还用劲,也许还肩负起弥补自己成长遗憾、寄托未来期待、实现人生意义。

因为这些强大的动力,造就出一些“过度认真”的父母,你也看看是否自己有过其中一两种?

1、认真纠正孩子:

也许在孩子未能听懂大人的话开始,家长就开始认真纠正孩子:“不要吃手,不要乱摸,不要扔东西,不要打人、不要尿裤子……”

结果,所有的纠正,变成了强化,因为孩子不仅听不到“不要”,而且他们的天性需要就是寻求关注。

家长越盯紧想纠偏的言行,孩子感到被关注,就越做得起劲。

2、认真赢了孩子:

跟孩子玩游戏,一板一眼只讲规则,用成人的力量跟孩子玩,每一次都让孩子感到自己智商不够用,力气不够大,节奏跟不上……

沮丧之下自然“不玩了”,还要被父母说怎么这么小气,经不起输,游戏而已嘛。却不晓得游戏就是孩子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生活里,孩子不听话时,首先做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直到孩子无法抗拒,听话(qu fu)为止,久而久之,发现孩子没了主见,依赖家长。

因为每当家长赢孩子一次,孩子的自我就缩小一点,如此一来,更加难以做到父母希望的智慧、独立、懂事等等好品质。

3、认真替娃出头:

每当孩子回家哭诉被欺负,或看见跟同学摩擦留下痕迹,家长就不淡定了。

找老师、叫家长、找证人,认认真真地求一个说法,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安全负责。

结果孩子非但没学会如何自我保护、与人交往,反而成了躲在父母庇护下的弱者。

当他下一次再遭到不公平或受欺凌,孩子心里强大的永远是妈妈,而不是自己,唯有回家寻求家长出头的办法了。

当你“认真”出手,帮孩子挡了吃亏,却也挡了长智的机会。

4、认真督促学习:

有的孩子小学一年级之后,家长还依然不放心地一样样作业跟进,耳提面命孩子注意这个、不要忘了那个。

往往是学习以外的“干扰”导致孩子过分紧张,容易出错。

孩子做完作业,家长检查把关修改的时间,可能是做作业的几倍。

因为错误都靠妈妈仔细检查发现、督着孩子纠正,甚至字稍写不好也要一一擦掉重写。

殊不知太过认真,将作业的责任从孩子手里抢了过去,孩子变得被动是因为他常常受挫。

每当想到作业一直被批,就感觉糟糕,于是更加厌倦、逃避,错误从一点,两点,变得更多。

以上几种认真,是家长在爱与责任的自我暗示下,对孩子用力过度的表现。

在孩子眼里,这些“认真”往往被解释为“强势”、“控制”,却看不到家长爱的初心,导致孩子的对抗,结果可能变成“家长一认真,就输了”。

因为赢了孩子,却输了关系,而关系是孩子主动成长的内动力。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家长唯有放下不合时宜、违背天性的认真,才能成为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认真父母”。

成为富含心理营养的“认真父母”

当家长劳心劳力,孩子却不领情,真会感到生气又失望,甚至沮丧和无助。

那么,家长的心力用在哪里,才能养出自主自立又好好合作的孩子?

那就要从满足孩子的天性需要着手,就像要让植物开花,前提是有充足的阳光雨露;

而结出硕果则更需要丰沛的肥料。在养育孩子静待开花结果上,也是如此。

林文采老师提出孩子的五大天性(爱,与人连接,安全感,独立自主、价值感)需要五大心理营养来满足,分别是:无条件接纳、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以及模范。

当父母的“认真”着重灌溉心理营养,只需“认真”做好两件事,养育的力气就会事半功倍!

首位的“认真”在陪伴,给孩子传递温暖。

曾有一位妈妈说出自己的烦恼,也挺有代表性:

以前孩子做作业拖拉、粗心错误一箩筐,我唯有坐在他旁边盯紧,一乱动就敲桌子提醒,才好不容易完成作业;之后还又冒出各种捣蛋的事来惹我生气!

我跟她一起分析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引导下,妈妈发现自己带着厌烦的情绪督促和陪伴孩子,一旦孩子完成作业就像解放了自己,忍不住刷手机、看电视。

于是,孩子就用拖拉和捣乱来引起妈妈的关注,曲线救国来让家长花时间在自己身上。

追根溯源只因妈妈太忙,不仅陪伴时间有限,陪娃时还想快点轻松,才让孩子用了这样更烦人的方式,来寻求“我最重要”的确认。

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因为家长陪伴的“含金量”让孩子不满足,他们才会变得难以独立自主,用错误的方式与父母连接去获得被重视的感觉。

其实陪伴不在多少时间,而在于陪伴的“认真程度”,你是人在心不在,还是人在心也在,或是人不在却心在呢?

例如,有位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但无论时间长短,每天保证跟孩子视频或通电话,还提前写好一些鼓励纸条,让妈妈见机帮他交给孩子。

若爸爸实在太忙妈妈一定及时补上爸爸那份,保持跟孩子充分的沟通、倾听孩子每天的心情和故事,并且总能找到孩子学习、生活、品格等方面的亮点,给他肯定和鼓励。

妈妈说其实这样做,一天加起来也就二十分钟,但是感觉孩子就挺满足的。

所以说这样的“认真”说难也不难,关键重视和坚持。他怎么做到呢?

因为当父母看见满足孩子所需要的被重视、安全感、自信心,孩子就自觉去做了。

们说,把每天倾听孩子和反馈肯定这件事做好,比以前时刻督促和事后纠偏,都来得有效又轻松!

只有心在,孩子从家长言行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就是用“认真”加注了陪伴的质量。

第二件“认真”在行动,给孩子模范和信心。

不少父母都跟我说孩子就是不遵守约定,明明约定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例如,看电视时间,做家务的安排……),到后来孩子不知怎么就出尔反尔,或者做着做着就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呢?

面对不遵守约定的孩子,多半父母本能反应都会“认真”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这是你自己答应的哦,不是我逼你的哦!”

“我们商量的时候你没意见,现在怎么就不做了?”

如果“摆事实、讲道理”有用的话,你就不会这么烦了,是吧?!

好几个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时,我都支了一招,验证过有效。

那就是:

跟孩子一起“下水”:带着孩子一起做,请孩子做小帮手,认真陪伴他去做,示范怎么做,拆解小步骤,表现出你的享受。

无论怎么做,只要孩子做了,父母就认真观察、发现他哪怕微弱的一点点亮点和进步,放大让他看见自己“做得到”,认真地表示肯定和欣赏。

结果都表明孩子的主动性逐渐增加,后来不同程度都愿意自己继续做下去。

当父母的“认真”用在模范、肯定鼓励欣赏上,就在给予心理营养与信心。

窍门还在于:不仅示范做对,还要示范“做错了没关系!做错了怎么办?”

当父母表现出错了也会有办法,孩子就不怕尝试犯错,或者担心达不到父母的期待。

看到过一些孩子瞧着父母在边上“做呀做呀”的鼓劲,却越来越退后,正是因为感受到压力、担心做不好。而父母先下水,让孩子看到水不深;摔了跟头也能继续游,不会淹没窒息,还能感受到水里的自在。

每一个技能从不会到会,都能获得从克服不舒适,到享受舒适的成就感。

所有的恐惧与退缩,都因为没有踏出第一步,这第一步父母就要先自己踏出,看重示范,重视约定,做则反馈。

如此一来,孩子看到父母“认真”去做,“认真”对待约定,不只是说说而已。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在一起做之中,发酵沉淀。

- The End -

好爸妈在线主笔团 | 黎黎 陈雪莹

一群懂点心理学、懂点家庭教育

在育儿路上打怪升级的爸妈

陈雪莹
今日作者
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国际鼓励咨询师,亲子咨询师,中级社工师,广州市本土社工督导。家有二孩,致力于探索“家庭成长共同体”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携手成长,共创幸福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文采《爱的智慧》讲座笔记
如何给娃立规矩,父母除了打骂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中国的孩子,大多“毁”在家长偷懒上了!
教育孩子,也要适时欣赏
你什么脾气,孩子就什么命!
做父母最失败的,就是养育出了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孩子对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