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运动促进视觉发育,视觉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Dr. Yang's Lecture 2018.11 来自童眼 28:14

今年的11月中旬有幸请美国太平洋大学的杨顺南教授来湘雅三医院交流讲座,前年,他的一句话运动视觉是功能最高级别的视觉促使了我的访问学者之旅。杨教授的这次讲座《Enhancement of Sports Vision Skills in Developmental Learners  儿童运动视觉技能提升》,再次梳理了我对儿童运动及视觉健康的关系。

儿童从出生后逐渐有序的开始各项主动的肢体运动: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这是天生既定的规律,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各个感觉系统的习得过程。我们都知道,出生的孩子视力是非常差的,仅约0.05;一岁左右视力提升到0.3左右。幼儿阶段的孩子首先通过触觉、听觉、本体觉、运动觉来看世界。

这个过程中对眼球来说,爬的这项运动非常重要。只有爬这个过程,眼睛是必须看近处的(躺着和行走跑跳双眼大部分时间平行看远)。而人看近处需要使用的集合功能(双眼内聚视物),集合功能将是成年后看书、看手机、近距离工作中最常用的。但集合功能发展是相对很慢的,也是最薄弱的,成年人若用眼不当很容易出现集合不足的状态。

美国太平洋大学的Erickson教授告诉过我:如果孩子爬的阶段太短,太迅速地进入走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外斜视。他家女儿就是这样的例子,缺少了必须爬(不会走)的阶段,集合(内聚能力)没有充分发育,4-5岁时就出现了间歇性的外斜。当然有强大的视光学教授当老爸,他家女儿成功地规避了手术的风险(他介绍了不少有用的训练方法)。所以对眼睛来说,爬太重要了!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充分地享受爬,是眼球双眼内聚功能正常发育的保证。

图片引自文章 Quoc & Milleret 2014

儿童的视功能发展本身的顺序如下:

视敏度和视觉信息处理:0—4

调节结构和功能的成熟:0—5/6

头眼协调和控制:0—4/5

集合功能的成熟:0—9/10

非共轭眼动的改善:0—12

高等视功能和注意力(空间位置和动作协调):0—14

这些视功能的发育都是通过逐步学习来的,不能操之过急,但一旦错过敏感期,就可能出现各种眼部疾病。只有当视敏度和视觉信息处理基本完善,孩子才会锻炼看远和看近都能看清的调节功能。到5-6岁,调节功能的成熟,这个阶段孩子能够到达比较稳定的视力,具备了从看远到看近,从看近到看远都清晰的调节功能,所以6-7岁的孩子可以进入小学的学习阶段。也因为9-10岁时集合功能(看远时双眼会轻度散开双眼;看近时双眼会轻度内聚)才发育成熟。所以在9-10岁之前不能进行太大量的阅读,不能强加过多的近距离写字工作。而孩子的视认知等高等视功能和注意力要到14岁才趋于完善,这个时候才是应用眼睛开足马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如果没有遵循以上发育规律,眼睛如果经受了过强度的不正确使用,是可能出现各种视功能异常的。

进行运动时亦需要眼睛的很多技能:

1.感知静物细节(what and where);

2. 感知运动物体的方向和速度;

3. 感知周边视野里的物体;

4. 判断物体距离深度;

5. 追踪移动物体;

6. 运动物体位置预判;

7. 用视觉协调身体平衡;

8.手足眼协调;等等。

从上所知,孩子运动的时候眼睛多不容易,需要做如此多而且复杂的工作。换句话说,如果孩子能够完成很好的运动,也就说明眼球具备了很多功能,且处于非常不错的水平。国外很多家长和医生通过孩子对运动的喜欢程度来推断孩子眼球的功能,也就是说孩子不喜欢运动说不准就是有原因的:因为眼球的某个协调功能有问题而不能轻易完成运动,所以孩子回避运动,避免受挫。也有不少孩子通过视觉训练后提高了眼球的视功能之后喜欢上了运动。

也就是因为以上原因,我个人总是说运动是最好的视觉训练,虽不能完全代替视觉训练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与运动相关的眼球功能发育。整个发育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1.  单眼的感觉系统位于金字塔最宽的底部: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意味着,只有视力(包括中央视力和周边视野)达到正常,对明暗感受力达到正常,才会有第二层的功能正常。近视远视弱视的孩子如果视力没有得到矫正到正常,又何来期待着更高的视功能发育呢?记得单眼近视的朋友有次未戴眼镜(另一眼视力1.0呢!)跟她的眼科教授合作干精细活,资深的教授不客气地指出:你今天表现不好!立体定位不准确!所以单眼近视也是需要准确矫正的。

2.  双眼的感觉系统位于第二层:立体视和深度感觉。如果没有立体视和深度觉,运动需要的八个眼球技能就停留在前面3个,没法判断物体的距离,没法准确地追踪移动物体,没法预判运动物体的位置......这足球没法踢中球门,篮球也无法准确接到......哎,我不喜欢足球和篮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内心痒痒,但还是场边当观众吧,哎----

3.  金字塔的再上层是:视觉整合。视觉发育前期是建立在其它感觉的充分发育基础上的(正如Dr. Laukkanen所说的Visual Perception发育),但到了6-8岁以后视觉将处于统领地位,将触觉、听觉、本体觉、平衡觉等等整合在一起,有了手足眼协调,需要用视觉来平衡身体。在美国接触了一类脑损伤后的患者,由于视觉的中线与身体本身的中线不符合,视觉的统领地位会让患者保持特殊的偏斜体位(我曾一直认为这体位是一侧手脚不利索引起的,原来视觉中线偏移才是罪魁祸首)。

4.  金字塔的顶端就是:运动场的最佳表现。

我是眼科医生,并不想将所有孩子都培养成运动员。但我非常明白,如果孩子能够顺利完成某一项运动,他的眼球功能是完美的,健康的。

杨顺南教授团队比较了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之间的运动相关的眼球功能——上述金字塔相关的多个眼球技能的关联。截图如下:

非运动员的视觉动作技能(图片来源于Gao et al.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2015)

运动员的视觉动作技能(图片来源于Gao et al.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2015

我们不能用言语明确表达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差别,但通过直观的比较:运动员各个技能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之间的差别真的不是一点点!真心实意的说句:我多么希望我家孩子属于运动员这个类别,虽然他不会是专业的运动员。

杨教授还分享了针对专业运动员的视觉训练,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在Pacific University体验了很多生动的训练方法。这些特殊的训练对于好的比赛成绩非常有帮助。

首先我必须提提最基本的视力矫正。视力的精准是所有我们期待的完美赛场表现的基石。需要矫正的最低屈光状态包括:-0.25D的近视;+1.00D的远视;-0.50D的散光;0.50D甚至0.25D的屈光参差。

我想起了很多的家长问我:我家孩子打球的时候可以不戴眼镜不?不戴眼镜其实意味着运动竞技的失败。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这项运动,请建议他戴上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我亲眼比较过同一个孩子戴镜和不戴镜的篮球训练表现,那个孩子从小是教练眼中的好苗子。不戴镜时的眼神迷离,对篮球扑来的反应状态......没有了清晰的视力,原本百分的运动能力大打折扣。训练结束后我建议他以后所有体育运动一定要戴镜。

除了戴矫正视力的眼镜,运动员们常会戴上有色眼镜(滤镜)。视觉最舒适的的颜色太有个体差异了。选择了最舒适的滤镜,有利于运动员的正常发挥了。我终于明白了,教练每次跑定向越野,都会戴上他的眼镜,原来不单纯是耍酷!(来,上张酷照!)

调节、集合功能对运动当然重要,不过经常户外经常运动的孩子调节集合功能大多是正常的。今年8月,一个刚刚近视的女孩查视功能,不出意料,各项指标都正常。她戴简单框架眼镜矫正近视,但我预计她的近视度数不会加深太快。

说说动态视力吧。在一个转盘上写满了字母,转盘静止时辨认它们非常容易,但当转盘慢慢转动起来,来试试;转动速度再加快,再试试......

我们体验过那个像墨镜一样的闪烁镜。闪烁期其实就是遮蔽期,在这个期间是瞎子。戴上这个特殊的眼睛,我们互相扔球接球,简直就真的在断片,球明明才从你手中脱手,下一个画面就在我的眼前,我需要立马判断位置并接住。刚开始肯定失败了,渐渐地能接住一些个球了。但最后取下闪烁镜后,接球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很多的视觉训练会提高专注力,针对运动员的训练更加。但更有意思的训练是故意设置多个干扰项。篮球运动员在右手一直拍球时,训练师要求他左手接个棒球。我们试过在平衡木一字步前行,需要躲避钟摆样晃动的训练球,还必须准确回答训练师的提问,甚至在脑门上加个沙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视力如何发育?
斜视对孩子的影响居然这么大,家长要引起重视!
0~3岁是视力发育黄金期,这样促进宝宝视力发育
如何预防孩子近视的发生?
年龄大点再治疗斜视可以吗?
视觉训练可以治疗近视?答案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