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避免多任务频繁切换,减少“注意力残留”让工作更高效

上周二,设计师阿亮工作十分忙碌。除了日常琐事,他接到了额外两项重要工作:

制作一个简单的宣传海报

完成上周设计方案的复盘报告

这两项工作都得当天完成,时间挺紧张。不过按照阿亮的正常工作效率,大概5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阿亮忙到晚上十点,也没有完成其中一项。

原因是,阿亮为了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他将制作海报、写报告和日常琐事这三件事频繁切换,交替地进行。也就是:

海报制作1小时——写报告1小时——日常琐事1小时——海报制作1小时——写报告1小时——日常琐事1小时……

如此频繁地切换工作,非但没有提高阿亮的工作效率,反而延长了完成的时间。

阿亮的工作效率之所以会降低,主要是因为他多任务频繁切换,造成“注意力残留”的结果。

01

注意力残留:多项工作频繁切换,会拖垮工作效率

大家可能听得比较多的是“注意力分散”,很少听到“注意力残留”一词。

那么,这个“注意力残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明尼苏达大学商业学索菲勒鲁瓦教授在《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中解释到:

注意力残留,是指当人从任务1切换到任务2时,注意力无法完全被转移,部分注意力会残留在原始的任务中。

注意力的残留量越大,进行下一项任务的状态就会越糟糕。因为切换任务会消耗大量的心力和时间,不停被切断的注意力想要再次集中,就会变得很难。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切换任务的过程上,整体工作效率当然就会变得越来越低。

拿设计师阿亮的例子来说,他在制作海报和写报告之间频繁切换,以此更新每项工作的进度。

按照正常工作速度,5个小时他能完成工作,但由于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切换的过程上,持续地自我干扰,给他造成明显的效能损耗,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这正是阿亮工作效率降低的原因。

为了赶时间,我们时常频繁切换任务,以为这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事实上会引发注意力残留,造成效能耗损。大量时间和心力耗费在无价值的事情上,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那么,注意力残留是如何降低我们工作效率的?

02

注意力残留,是如何降低工作效率的?

多任务频繁切换,会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无价值的事情上,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工作记忆空间超载,拖慢大脑运转能力

当人频繁切换工作任务时,大脑会对接收的新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存储的位置就是“工作记忆”。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一种对信息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记忆系统,在这里会对接收的各项信息,进行记忆、重整和评估。

工作记忆就相当于一个存储信息的“容器”,它的存储空间狭小有限。

频繁切换工作任务时,哪怕只是短暂几秒,大脑也会对新信息进行处理,占据工作记忆的空间。注意力被分割,造成大脑的处理能力下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的大脑就相当于20年前的电脑,工作记忆如同电脑的内存。

同时打开三个软件时,电脑的运行速度就会变慢,如果此时继续再打开一个软件,很有可能会死机。

这就如同我们的大脑,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这些临时接收的新任务,会占据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

工作记忆超载,导致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

本来完成一个任务只需半小时,在工作记忆过载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花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以上的时间来完成。

多任务频繁切换,涌入的新信息会占据工作记忆,注意力被分割,造成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下降,导致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

第二、阻碍人们进入“心流”状态

在心理学中,“心流”指的是人们在工作时,全神贯注、忘我投入的一种状态。而进入“心流”的条件之一,是全心投入专注。

克里斯·贝利在《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一书中提到:

处于高度专注模式时,会比平时工作时感觉更轻松,工作效率也越高。相反,处于非高度专注模式时,人工作起来,就会感到疲惫、压力重重,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我们在对多任务频繁切换时,会无意识地分隔注意力,造成部分注意力残留在原始任务中,导致无法将所有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工作上,如此一来,工作状态也会随之变差。

朋友阿宇是个自由职业者,最近他接到了一个新项目。刚开始他信心满满的,因为他有过类似经验,所以他在做这个项目时,并没有特别投入。

朋友打电话过来,一聊就是半小时。

微信来消息了,本想查看信息,谁知一刷手机就是半小时。

家人找他聊天,他就停下手头的工作,跟家人聊上几句。

几乎每天都是如此,阿宇频繁切换任务,工作进度随之变慢。时间一天天过去,结果逾期2天,阿宇也没能完成此项目,还因此支付了不少逾期违约金。

阿宇频繁切断工作,使得注意力从工作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未能全情投入工作,自然很难进入到“心流”的轻松状态。

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工作给他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慌乱无序,从而无法按时完成工作。

注意力残留,会使人无法全情投入工作,难以进入心流状态,工作压力变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注意力残留”对工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呢?

03

如何避免“注意力残留”,对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

多任务频繁切换,引起的“注意力残留”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当我们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后,可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避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运用“抽离-觉察-控制”工具箱,审视自己的行为

如果人们频繁切换工作,却未能及时发现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那么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才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控制并解决。

想要集中注意力工作,可运用【抽离-觉察-控制】工具箱来解决:

【抽离-觉察-控制】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抽离:从混乱的情境和状态中跳脱出来,将自己当做旁观者,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状态。

觉察:意识到自己当前的状态:正在做什么、情绪如何、对外界的反应又是怎样。

控制:下意识地对当前的状态进行控制,约束注意力,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何运用【抽离-觉察-控制】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公司周例会进行到一半时,你发现自己分心了,那么赶紧从这个分心的情境跳出来(抽离)。

站在第三方角度来观察自己状态,你觉察到:虽然自己坐在会议室,但脑子却不停地在想开会前与客户对接的事情,以及会后马上要处理的工作。(觉察)

为了专心开会,你中止刚才的思考,将思绪重新调整到会议内容上。(控制)

如此,人便下意识地重新集中注意力,专注到一项工作上。

运用【抽离-觉察-控制】能让人清楚地觉察到,行为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并下意识地规范、控制它们,让注意力重新聚焦。

用GTD工作法,让工作任务井井有条

工作繁多,大脑堆放的任务过多,很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状态,不仅让人处于分心且忙碌状态,还会遗漏重要信息。

想要让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并且高效完成,可利用GTD工作法,来清空大脑内的任务,从而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情。

GTD工作法,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直译为“把事情处理完”。是指将待办的工作记录下来,整理组织后,督促自己执行。

GTD工作法

GTD工作法包括5个原则: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第一步(收集):将大脑中所有的工作任务等逐一记录下来,形成具体的待办列表。

第二步(整理):整理并分类待办任务,需遵循“1秒+2分钟”原则。该原则是指用1秒时间评估,这项任务能否在2分钟内完成;在2分钟内能完成的任务,马上解决。完成时间超过2分钟,进入下一步处理。

第三步(组织):组织是GTD最关键的一步,主要是对下一步行动和备份资料的组织。它分为以下4个列表:

“下一步行动”列表:完成当前工作,下一步就得完成的事项,比如半小时后,给经理汇报今天例会的情况。

项目列表:记录具有周期性,需要定期跟踪过程的任务。比如每月需对客户公司,进行一次催款。

“等待处理”列表:记录需委派他人去做的工作。比如开展线下活动,需要策划部、行政部、运营部的人员配合。

“将来需处理”列表:记录那些已延迟处理,且没有具体完成时限的未来计划。比如报名C语言学习。

第四步(回顾):对之前工作进行每日/周/月的总结。通过定期回顾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并制定一次行动的计划。

第五步(执行):将整理、组织后的任务,集中精力去完成。

避免大脑存放太多任务,占用大脑空间。可通过GTD工作法将大脑清空,提高大脑的处理能力,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找到“峰值区间”,优先完成核心工作

如果将核心工作和日常工作交替进行,势必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分散注意力,还会造成核心工作难以高效完成。

我们可以通过找到自己的工作“峰值区间”,在此时间段优先完成核心工作,如此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峰值区间,是指人处于精力最佳、注意力最集中状态的某个时间段。

每个人24小时的经历状况并不是恒定的。

拿我跟同事阿欢来说,我的峰值区间在早上9-10点这个时间段,而阿欢早上总是处于“未睡醒状态”,反而是下午2-3点时精神最佳。

因此重要的工作我会安排在早上9-10点这个时间段完成,而阿欢则是留到下午2-3点完成,这样就是利用最佳的工作状态,来最大化地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峰值区间”呢?

第一步:记录。将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记录下来。

第二步:总结。通过复盘一天的工作状态,找出精力最佳、效率最高的时间段,然后对第二天的工作节奏进行调整,将重要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完成。

以上两个步骤需要持续循环地进行1-2周,这样就能找到自己最佳工作状态的“峰值区间”了。

在“峰值区间”工作,能最大化地利用高度专注力,完成核心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注意力残留

结语

工作任务繁多时,为了更快地赶进度,我们时常多任务频繁切换,以为这样做能够更快速地完成所有的任务,但却造成了“注意力残留”的结果。

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切换”的过程上,导致注意力分散,难以专注地完成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为了避免“注意力残留”对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可通过以下3个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运用“抽离-觉察-控制”工具箱,审视自己的行为。

第二、利用GTD工作法,让工作任务井井有条。

第三、找到“峰值区间”,优先完成核心工作。

利用以上三个办法,有效地避免“注意力残留”,降低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专注地完成工作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工作都做不完?不妨试试这个时间管理方法
为什么你的工作永远做不完? ​
别让多任务工作,谋杀你的效率
神秘的“心流”状态,让你效率提升百倍!高度专注地学习和工作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那你真的非常需要这篇文章
专注的艺术:提升工作效率的11个小窍门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