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 | 什么是【想象的真实】

从前我曾经觉得,想象类作文应该是孩子们很喜欢,也能写得比较好的类型吧,后来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部分孩子拓展不出太多的“想象”,还有一部分孩子写出来的“想象”……不对。

你可能会问:想象还有“不对”的吗?但事实的确如此。在写作中,想象并不等于天马行空,随便怎么写都可以。想象也需要有现实素材作为基础;以及,想象也有想象的真实。

听起来有点奇怪,是吗?什么是“想象的真实”呢?

以想象的极致——小说为例。小说中的故事、人物和整个世界都是虚构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可是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如临其境”,好像真的可以进入到小说世界里。

这就是“想象的真实”:你知道那只是源自想象,但它给你的感受又非常真实。

当然,我们不会要求孩子的作文能达到成熟小说的程度,但“想象的真实”的确是此类作文的核心,是首先就应该了解的部分。接着我们再具体来说,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首先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想象也要有现实素材作为基础。

比如部编语文教材里有一个作文课题,要求大家写野外探险。那么,首先你就得了解自己要写的某一种“野外”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吧?不管是沙漠、深海、洞穴还是极地,总得对它有比较多的了解,此外还需要了解,人们在这个环境中都是如何展开行动的。

一方面,这真的涉及到真实感的问题。如果你所想象的野外环境,跟真实世界里的有许多差异(除非这是一个你自己虚构出来的环境,那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我们以后再具体展开吧),那么熟悉那个环境的人一看就会说:这是假的。整个文章就都立不住了。

同样的,如果你所写的人物的行动方式,不符合现实中人们在这种环境里的做法,熟悉这个环境的人也会说:这是假的。

另一方面,如果对所写的环境、或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的行动方式不熟悉,写文章就没有细节,情节的展开就会捉襟见肘,且流于表面。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些情节,非常套路化,丢到任何环境里都可以,这样的情节往往都是缺少质感的、没有说服力的。

在孩子们的想象类作文里,这两类问题特别常见。怎么解决呢?

还是要回到我一直在强调的“五步写作法”——写作的第一步是收集素材。即便是想象类作文,也不是拍脑袋空想的。我们仍然要大量地收集现实素材,来作为想象的基础。

例如写野外,选定某种环境之后,就去查阅跟它相关的各种资料。这一步跟写非虚构类文章(比如写说明文,介绍这种野外环境)其实是一样的。你要让自己尽可能地了解这个环境的方方面面(当然,如果你碰巧经历过那个环境,有实际经验,那就更好了)。

把这些资料放在桌头,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去展开想象。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充沛了,而不再是空荡荡的。而你想象出来的内容,不管是对故事背景的描绘,还是对故事情节的设置,或是对人物行动的叙述,都会变得“真实”起来。

其次,即便是想象,也需要有逻辑作为支撑。

为什么这么说呢?设定好故事环境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没错,人物和情节。情节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行动。

那么在这之中,问题来自何处呢?两个来源:一个是环境带来的问题,比如在野外探险时,容易遇到各种危险,就需要符合环境的运行逻辑;另一个是人物自身的,包括他想实现的目标、包括可能存在的缺点或弱点,而这又要符合人物的逻辑。

有些孩子所写的故事里,问题一看就是假的,或者与环境不贴合,或者与人物不适配。这样的“想象”就不足以撑起一篇好文章。

那么,解决问题的行动又要如何展开呢?两个要点:一个,就是前面说到的,要符合在这个环境中的行动方式——或者如果违背,就要遭遇在这个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后果,这仍然要符合环境的逻辑。

这是另外一个常见的不足:设置好了问题之后,解决方式很……潦草。也就是说,问题挺严重的,但是以过分简单的方式就解决了;又或者这个行动方式,其实是不可能解决好问题的。

这部分的解决方案,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了:查阅资料。你可以看看在现实中、在这个环境里,会碰到哪些问题;碰到这些问题时,大体上有哪些解决方案。然后把它们经过变形、放到你的故事里。

另一个就是来自人物本身,他的性格、能力、身份等等,决定了他在面对问题时会采取、以及能够采取怎样的行动,这是不是仍然要符合人物的逻辑?不少孩子写出来的人物,“千人一面”,你看不到他行动的逻辑,这样的人物也会让人觉得“不真”。

这部分就需要琢磨人物,找到他的动机、找到他的行事逻辑。但很多孩子也容易把人物想得过于脸谱化、太简单了;或者行动的逻辑不一致。对于初学者,我往往会建议:那就给你的人物找一个原型,加以变形;或者找几个原型,各取一些特点,拼接起来。

这样,你写的时候有个模板可供参照,再做变形,失误率就会大大降低。相当于说写环境,先有了许多现实资料,然后稍微变形一下。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想象类作文其实与非虚构类文章,从底层来说,基础都是一样的,就是事实与逻辑。

在写作之前,资料功夫做得越到位,写作时就会越从容,写出来的效果也就会越好。其实写作这件事,半点骗不了人,你有多厚的积累,写出来就有多好的效果。

不管是直接叙述的非虚构类文章(例如直接介绍某种野外环境、及其生存策略),还是经过想象、加以变形的虚构故事,都是如此。——这就是“想象的真实”,要达到它,总归是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干货:写作的套路——小说篇(一)情节的诞生
写作|无中生有,虚实结合——学习虚构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写好虚构故事的三个关键点
厉害了,我的军! 《红海行动》里的情节绝不是虚构
作文中的真实与虚构
不会写故事怎么办?三个步骤教你如何编写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