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异性间的接触 || 大象书院

引言

--本文选自沈健教授《心灵源头的教子方略》第十章《当好孩子的情感顾问》第一节。

我的困惑向谁倾诉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初中男生回到家跟妈妈说,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他妈妈说:爱一个人就意味着为你爱的那个人的幸福负责任。那么,你有让你爱的那个人幸福的能力吗?儿子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现在还没有。于是,妈妈也就很认真地跟他说,那你还没有爱的权利。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向家长提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孩子会选择跟你说吗? 多数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知道你会是什么态度,何必自找没趣呢?

但是,他不跟你说的话,很有可能跟同学说,同学会持什么态度?一般会持赞成的态度。现在学生之间,在这类事情上是很讲义气,很够哥们的。他们都会主动帮忙,给传条子,当说客,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他不跟同学说,但由于产生了这种感觉,就会对这类事情产生兴趣,也可能到网上去查,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很容易受误导。

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的这种感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陌生的东西。他也很懵懂,他如果不跟父母去沟通和请教,又找不到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找不到非常好的导师,就很容易走偏。

第二个问题:孩子如果跟家长说,家长会有什么反应? 有多少家长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谈?该谈些什么呢?

实际上,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是非常缺乏知识,缺少办法的。

当孩子有情感问题和情感困惑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是他第一个倾诉和请教的对象。所以首先家长要把自己塑造成能够理解孩子,能够接纳孩子,被孩子信任的形象,这样,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他才可能选择向你求助和请教。而当孩子和你说的时候,你不要如临大敌,反应过度,也不要简单粗暴,恶语相向。

很多时候,我们父母往往做不到这样。

曾经就有一位母亲跟我说,她感觉儿子可能谈恋爱了,因为最近儿子放学回到家的时间比往常晚了一些。往往母亲是很敏感的。于是,她趁儿子放学的时候,去学校门口偷偷观察。果然,看到儿子与一个女生走出校门,然后拐向了与家不一样的方向。

这位母亲说,我感觉我的天空“哗”地一下,塌了一半。然后看着两个孩子有说有笑的,好像很亲密的样子,走到了汽车站。原来是儿子送女生坐公共汽车。结果车来了,两个孩子在分别前拥抱在了一起。这位母亲说我的天空又“哗”地一下,塌了另一半。

你看家长的反应多么激烈,好像面对世界末日一样。

好在这位母亲还比较冷静,没有直接冲上去简单粗暴地指责这对地下“鸳鸯”,而是直接来寻求我们专业的帮助,后来比较平稳地进行了处理。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这一幕,往往会直接冲上去,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责骂甚至责打孩子。

我遇到的另一位父亲,就是看到类似的情况之后,冲上去当众打了儿子两个耳光,结果父子从此像仇人一样了。

其实,面对孩子的情感问题,家长要处理得体,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

一个女儿回家跟妈妈说喜欢同班一个男生,而且放不下。妈妈很理解地对孩子说,这是正常现象,到青春期,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妈妈当年也这样。但这只是好感,并不是爱情。它是美好的,也是纯洁的,你可以珍藏着这种感觉,但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女儿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没有受太大影响。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女儿突然跟妈妈说,妈妈,你真伟大。妈妈很诧异,为什么? 女儿说:你说得很对,我对那位男生的感觉似乎只是好感,是我把他看得太完美了。当我一边做事一边平静地看他的时候,我渐渐发现其实他身上也有很多缺点,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庆幸当初没有陷进去。

你看,妈妈的合理应对,帮助孩子走过了一段情感的“沼泽”地带。

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家长的修炼。

因此,在帮助孩子应对这些问题前,家长首先要对这些问题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孩子进人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到了一定程度,产生了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引导。

其实在进入青春期前,家长就可以事先跟孩子做一些沟通。也就是在孩子没有出现情感问题的时候,作一些知识和理念上的铺垫。我们提倡对孩子提前进行性教育,也就是在青春期之前进行性教育,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做法。

当然,这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认识水平逐渐地深化。但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也的确是一个很需要处理的艺术问题。包括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时的生理反应,如男孩的遗精和女孩的月经初潮,都是需要家长提前告诉孩子的。当然,关于生理上的反应,我们一般会建议由同性父母去沟通。也就是父亲与男孩说,母亲与女孩说。

比如说进行生理教育,给孩子讲男女不同的生理构造。因为青春期之前,孩子生理心理没有发育,你跟他讲男女生理构造的时候,他的感觉可能就像讲一个杯子的构造一样,他没有内在的那种冲动。这样,首先解决了孩子的好奇感。孩子是越神秘就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想探究。

有些家长可能有顾虑。本来我们就担心孩子想这些事,还提前跟孩子讲,不是勾起他们的想法吗?其实,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含性心理教育、性伦理教育。也就是说不仅包括男女的生理知识,还要包括男女交往的规范、心理活动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指导,这才是完整的性教育。

在进人青春期之后也需要对情感的问题有所涉及。这时候家长的理念和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到某一个阶段,孩子会对异性突然产生感觉,但实际这只是好感,不是爱情。

如果一个孩子接触一个异性,没有接触几次就特迷恋这个异性,大家想想看,是他接触异性多了还是少了? 当然是接触少了,他没法去判断什么样的异性才是有魅力的异性,是优秀的异性。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在大观园里有那么多女孩,但他就爱林黛玉一个,说明了什么? 说明适当的、正常的异性接触是有好处的。当然,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合理地接触异性。

现在很多家长像防洪水猛兽一样去防止孩子接触异性,这显然是不要的。你看着孩子不让他跟异性接触,他内心又有这种需要,暂时可以压抑,最后一旦决堤了就势不可挡。你不让他公开接触,他就私下接触;你不让他光明正大地接触,他就偷偷摸摸地接触,那就更没有办法了解和控制了。

所以家长在这方面要有科学的认识,良好的心态,也要有有效的方法。既然异性接触不是坏事,就要鼓励他接触,在接触中学习异性之间如何正常地交往,学会如何去保持距离。

其实异性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的。男孩的勇敢,女孩的认真;男孩的粗犷、大度,女孩的细腻,这都是值得互相学习和了解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面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也就缺少了了解另一性别的机会。因此正常的异性接触是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包括自信心的培养,实际是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的。

沈健教授简介

国际催眠学会(ISH)注册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申请制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19-04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知督导师注册号:XXD-2020-096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催眠学组成员
原中国心理干预学会催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艾利克森临床催眠研究院常务理事
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吉林省催眠学会理事长
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吉林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吉林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总督导
北华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心理学硕士生导师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
复旦大学心理学高阶课程EMAP主讲教师
 
全国第一个省级催眠学术组织:吉林省催眠学会的创建发起人和理事长。2012年率先在全国普通高校心理学本科开设催眠专业课。

2010年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近30年,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士。也是中国大陆致力于传播科学催眠,将催眠应用于大众生活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创造性地把传统催眠与现代催眠进行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催眠心理治疗和应用的实效。

常年坚持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科普的第一线,多年来,应邀为全国十多个省,一千多机关、部队、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做心理学普及辅导报告数千场,听众达100多万人。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以及青少年心理、学业指导、家庭教育,企业员工培训及心理辅导等方面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经验。

2015年,他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授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奉献奖。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许多媒体曾多次对他进行采访或拍摄心理咨询、催眠治疗的专题片。

沈健教授长期工作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第一线,心理咨询案例时数达15000多小时,心理咨询督导时数6000多小时,帮助数以千计来访者摆脱心理问题困扰,回归正常生活。
END

编辑 |彬彬
审核 | 水之源
核准 | Denny 妈妈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动图设计| Kesan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生早恋的心理及对策
【科普】孩子的“性”教育
孩子有厌学心理 家长该如何应对?
父母该如何与孩子一同上网?青春期问题直面
《好家教成就好未来》|柏燕谊:解码青春期,做不焦虑的家长(一)
为什么孩子得病之后性情大变,了解主人格和次人格才能帮助到他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