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如何为孩子打造安全基地——我的知行札记 || 渡过
文 / 笨笨妈    图 / 张进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渡过家长学堂的群主。2019年,她惟一的女儿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重度焦虑,不得不休学。当时,她和渡过社群很多家长一样,无知、无助又无望。困境中,她开始学习,开启了自我成长之路。一年后,她成为“渡过”倾听者,在“渡过”家长学堂热心帮助困境中的家长,女儿也顺利复学。现在,她把她这一年的成长经历整理出来,希望能给有着共同境遇的家长们一些启发。


序  扶梯寓言

孩子病了,父母最受累。康复之路从来都很艰难.孩子像在爬高梯,父母则是扶梯子的人,只能抬头看,一刻也不能跑开。
 
孩子为了测试这个梯子到底稳不稳,会在上面跳啊、摇啊,做出各种危险动作。一边做,一边问:“爸爸妈妈,你们扶稳了吗?我可要翻跟头啦!”
 
这时,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一个承诺:
 
“放心吧,我们都在,我们稳着呢,你跳吧!”
 
“我们稳稳扶着,连安全网都撑好了,你掉下来也不怕!”
 
反复测试后,孩子会越来越放心地向上攀登,直到走出父母的视线,而父母一直都不会松开扶着梯子的手。
 
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基地。

一  表达与倾听

 
我听过邹峰老师的一个课程:《表达即是疗愈》,很受启发。
 
有表达,就有倾听。否则,表达者说的话,没有被听见、被看见、被理解,就像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在表演。
 
还有更糟糕的,观众席虽然有人坐着,可是却在玩手机、睡觉,还有人边听边摇头,不时起身离席——这时,你是不是觉得,失望、无助、不自信,等等复杂的情绪在心里波澜起伏?
 
在父母和孩子相处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谁表达?谁倾听?
 
邹峰老师说,是孩子需要疗愈,因此要把表达的舞台留给孩子,父母的职责是做合格的听众,不打断,不走神,不评判,不建议。
 
因为建议其实也是伪装的评判,暗示你做得不够好。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假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徒步去西藏。”
 
你只需听见:孩子说他想徒步去西藏。
 
如果你做到了倾听,你的所得可能会有:
 
——他最近迷上了西藏; 
——他想体会一下徒步; 
——他和我分享了想法,我是被他信任的。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有如下不假思索的回应:
 
“你不上学啦?” 
“哈哈!希望你能坚持下来!” 
“我建议你先坐火车到拉萨。” 
“你真是异想天开。”
 
不仅不要有评判的字眼,连评判的语气都不要有。比如:夸张地瞪大眼睛,看着他,说:“你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先生曾经多次对女儿追星评头论足,把女儿惹气后,我先生忿忿不平地说:“我难道不能说我自己的看法了吗?”——大家看,作为父亲,他都会因为自己的观点不被孩子认可而不悦。
 
于是我对先生举例说:“你可以就事论事地说,周震南今天上热搜啦!——这是事实。可是,你偏要说:周震南就是三观不正!——这是你自己的观点。”
 
如果我们能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就能意识到:就事论事和就事论人——这两者给听者的感受是天壤之别。
 
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也可以反驳。有的家长会说:“你的认知有问题!”也有的家长则会说:“是吗?我想听听你的看法。”然后,把话筒和舞台都交给孩子,自己坐在观众席上。
 
第一类家长,是专制的家长;第二类家长,是民主的家长。哪一类是孩子喜欢的?
 
每天都有家长问我:“看,孩子说了这个,我不知怎么回应。”——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我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倾听功能是关闭的。
 
还有的家长问:“孩子说了那么多,我总要有个回应吧?”——他的意思是:“我该如何表达'我听见了’?”
 
如果你真的在听,你的眼神、你的坐姿、你的每个表情都是完美的回应,你的孩子,是会感受到的。
 
并非语言才是回应。恰恰相反,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最弱的。
 
也许会有家长问:“难道我就得像哑巴一样?”
 
我的回答是:“好吧,你听过相声吗?如果你非想上台去说点什么,你就像郭德纲旁边的于谦一样就行啦。”
 
如果你真的做到倾听孩子,不对ta评头论足,不替ta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ta,这就意味着,孩子得到你的理解,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
 
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二  什么是真正的接纳

 
我进入“渡过”家长学堂学习,听的第一节课就是“接纳”。
 
课程内容可归纳总结为:我的心胸无限大,万事万物都可接纳。
 
常听到家长问:我的孩子想上学,却动力不足,好想帮他,我该怎么办?
 
这简单几句问话,却包含多重诉求,需要我们一一理清、接纳——
 
1. 孩子有上学的渴望——我接纳。 
2. 孩子遇到了困难——我接纳。 
3. 我想做一个好妈妈——我接纳。 
4. 我却不是万能的,在这件事上,我帮不了孩子,只能看着——我接纳。
 
这几重接纳,可能会引发一些家长的疑虑:“如果只是踩个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们还在这里学什么呢?”
 
是啊!如果接纳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生活得那么努力,是图什么?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离不了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永不放弃,接纳就能解决问题吗?
 
但问题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
 
不一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大环境、机遇、努力、性格,都会影响成功的概率;而努力,不过是在接纳了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机会。
 
我们曾经以为,只要我们努力了,没有做不成的事。人定胜天嘛!
 
事实上,人不可能胜天,人只能顺天。
 
比如,今天下大雨了,我们不能让老天立刻放晴。于是人们造出斗笠、雨伞、雨篷、雨刮器等等,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这就是在接纳之后,顺应自然规律,所作的努力。
 
接纳这个内容排在第一课,是有深意的。接纳当下,也就是与自己和解。否则,方向不对、努力白废。
 
心仪的鞋子断码了,就去隔壁店买一件漂亮的大衣;
 
常去的面馆歇业了,就去别家吃一碗好吃的米粉;
 
喜欢的人离开了,就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
 
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开心,也有无数条大路可以通向未来。
 
你会成长,曾经沉迷的东西都会沦为可有可无的消遣。
 
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除了你。

三  感受比事实重要

 
我们总是担忧孩子犯错、跌倒、走弯路,这是否因为我们自己的旧伤口没有被很好的照拂?还是因为我们承受了过多的责备,那些话语还在我们耳边缭绕?
 
这些,都会唤起我们不愉快的感受。
 
感受比事实重要——这个感悟来自于我十几岁时和爸爸的一场对话:

我:爸爸,我的手指好辣。

爸爸:切辣椒切的吧?

我:我是切了辣椒。

爸爸:切辣椒经常会辣到手。

我:你看看,我手这里都有点红。

爸爸:对,就是这样。(看了一眼)

我:多久会好?

爸爸:半小时吧。

我:我用凉水冲会好吗?

爸爸:当时感觉会好一点点。

我:为什么会这样?

爸爸:辣椒就是这样。

我:你也被辣过。

爸爸:经常的。

我:然后呢?

爸爸:然后可不能乱摸,摸哪里就辣哪里,摸眼睛辣眼睛,摸鼻子辣鼻子。

我:嘻嘻……(我开心得笑了)

 
这是一场毫无目的,甚至有点絮絮叨叨的对话,但带给我特别温暖的感受。后来,我无数次切辣椒辣到手的时候,都会想起爸爸当时的神情,连火辣辣的感受也变得温柔。
 
困境中的孩子,想要的往往不是父母快速的解救。恰恰相反,孩子想要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父母的存在,父母的时间,父母的耐心,都能带给孩子良好的感受,从而一生受益。
 
有很多刚返校的孩子,一次考试后就退缩了。家长很着急:“他又退回原点了!我们现在接纳了、倾听了,他还是复学失败了啊!”
 
如果我们感同身受,会看见孩子在过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太多太多糟糕的感受,好比未得到父母耐心呵护过的伤口,还没有痊愈。因此,当他回到学校,再次拿起考卷,他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感受?是温柔的力量,还是心有余悸的慌张?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让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从而感受到温暖,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并由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四  直面恐惧

 
在群里看家长聊天,总能看到家长说:
 

“我怕她坚持打扫几天就放弃了。”

“不知道该不该让他回学校,怕压力大复发。”

“关注她怕她烦;不关注又怕她以为我不爱她不关心她了。”

“总怕她饿着。”

“怕耽误孩子治疗,从抑郁变成精分。”

 
于是,这也怕,那也怕,陪伴孩子成了走夜路,到处鬼影幢幢。
 
一害怕,我们就会想:不,我不能那样,我应该如何如何——于是,恐惧就会控制我们,做出不理性的决定,以免我们的心不被恐惧吞噬。
 
这时,我们会松了一口气:嘿,我真勇敢,我战胜了恐惧。
 
真能这样吗?俗话说,怕处有鬼。你刚才做的,只是将魔鬼暂时关在了瓶子里,你并没有战胜恐惧;真相是,恐惧是一种负面情绪,那是一个空瓶子而已,你封印了你的假想敌。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来,让我们一起数到三,打开盖子,放魔鬼出来。直视它,问它,你想怎样?你要怎样?
 

魔鬼吼着我要夺走你心爱的一切。

我说:我心爱的东西,无论怎样都会以一种形式存在,你如何夺去?

魔鬼说:我诅咒你一事无成。

我说:当我看淡了成功与失败,一事无成又怎样?

魔鬼说:我要将灾难降临于你。

我说:福兮祸兮,灾难是我的人生体验,一路与我同行。

魔鬼说:你就没有什么害怕的吗?

我说:当我的欲望可有可无,得与失、对与错、成与败,都只是一片树叶的两面,你还能用什么来恐吓我?

魔鬼说:我会跟着你。

我说:是的,我不会再试图赶走你。

 
面对恐惧的魔鬼,我会害怕,会哭泣,会手脚颤抖、头皮发麻;但是,我不会晕死过去。

五  给孩子试错权

 
父母把孩子的人生课题还给孩子后,孩子往往会更大胆地探索。我们年少时犯过的、没犯过的、甚至想都不敢想的错,孩子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尝试。
 
这真是个步步惊心的阶段啊!
 
“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的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节选自《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到这段话时,我抬起头,用湿润的眼睛看了看窗外这个总是充满意外的世界,有惊喜,也有危机。
 
家长们恨不能把毕生所得都留给孩子,不管是财产还是人生感悟。但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人生感悟这么高深而玄妙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的孩子休学后,就不刷牙、不戴牙套了。但这是她的人生课题,我提醒她一两次后,就接纳了现实。于是她有一颗牙,一年后很倔强地长歪了,在她的笑容中格外显眼。
 
复学后第一个暑假,孩子说:“妈妈,暑假我要重新整牙。”见我没有立刻回应,她又急得大叫说:“我后悔了!”
 
我说:“我愿意陪你做这件事,但你有没有想过,假如爸爸妈妈不同意,你怎么办?”
 
孩子说:“那我也不怪你们,是我自己没有好好坚持;你们不同意,那我用奶奶给我的压岁钱,我自己去整。”
 
她以前外出游玩,不听我们的建议,坚决要住在朋友家。直到有一次,和朋友闹矛盾,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住在人家家里真的不方便。(多么痛的领悟,笑哭!)
 
她初尝恋爱的滋味,又哭又笑、争吵和好,半年后对我说:“妈妈,我们现在只是普通同学关系了。”我问她有什么感悟?她说,首先是在交往中长了不少见识,其次是发现家境优越的男生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并没有优秀到哪里去,甚至有些缺点很突出,她不再自卑或者不平衡。
 
孩子在错误中跌跌撞撞,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感悟。
 
此外还有很多的错误,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涅槃;也还有更多的错误,还在路上。我们,就站在悬崖的边上,给他们最后的守护就可以了。
 
“有一天,被守护着的孩子总算长大了,孩子对天使说——要走了。又对天使们说——请你们不要跟着来,这是很讨人嫌的。”(节选自《守望的天使》)

哪怕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会站在原地,永远不会走开。
 
如果孩子对父母绝对忠诚,那就意味着:孩子的生命将被包在父母的空间内,不可能去创造自己的空间,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被束缚;相反,叛逆的孩子,可以更勇敢地去创造自己的空间与规则,世界也将因此不断改变。

六  觉察自我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见日夜颠倒的孩子还在睡觉。你站在厨房里发愣,这晚饭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你学习了很多的理论,明白要先接纳和倾听;你觉得已经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可以应对,这时孩子对你说:“妈妈,我又绝望了。”
 
前一天你和孩子约好看医生,你请好了假,可能还付了钱,到出门的时候,孩子却看着手机慢悠悠地说:“我不想去了。”
 
此时的你,心里是不是涌起这样的感受?——“什么都抵不过手机!不过了!同归于尽算了!”你的眼睛要喷火,你的嘴巴想要骂人,你的手想拍桌子,你的脚想踹门。
 
这些即将喷薄而出的情绪,你觉察到了吗?
 
你讨厌它,不想让它在你的身体里滚涌,是吗?
 
这时候,你气得发抖,想的却是:我要怎么帮助他?其实每个人照顾好自己,特别是照顾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这就像疫情期间,我们只要禁足、洗手、戴好口罩、照料好自己的孤独,就已经是在帮助别人了。
 
负面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也是很宝贵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看见它、听见它、感受它。我们可以回到当下,关注自己的身体,把它描述出来:
 
——我的眼睛快要喷火了;我的胸口像塞满了石头,已经不能呼吸;我的手指好像浸在冰水里,动弹不了……总之,允许你的情绪存在,感受它,描述它,而不是非要做点什么驱逐它。
 
在美剧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人在快要爆发的时候,拿出一个纸袋,大口地往里面吐气,直到纸袋撑满。
 
在渡过家长学堂,老师也教过类似的方法——正念呼吸、478呼吸法、数呼吸等等。每当我做正念呼吸时,我的灵魂会回到身体;我像一棵植物,做着最简单、最本能,却最能维持生命的呼吸动作,我能感到血液又开始循环了。
 
然后我走进厨房,轻轻捶捶胸口,好像在给自己做心肺复苏;我擦掉了眼角的泪——它刚才还是火,戴上耳机,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按下单曲循环。
 
刚才,我和我宝贵的负面情绪,共渡了一个时刻;我想今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和它共处的,我会好好照顾它。
 
这时候,奇妙的事发生了——孩子来到你身边,问:“妈妈,晚上吃啥?”
 
而此时已经平静下来的你,语气轻快地回答:“你喜欢的烧排骨。”
要像树和动物一样,去面对黑暗、暴风雨、饥饿、愚弄、意外和挫折。 

七  有求必应,如何应?

 
老师讲陪伴孩子的原则,其中有一句话,“有求必应,无求不扰”。
 
很多家长对“有求必应”有疑问:孩子再怎么胡闹,我也要满足他吗?孩子会不会得寸进尺?
 
这些问题你会当面问孩子吗?显然不会。因为这些问题的背景色,是你的“评判”和“不信任”。
 
你的情绪,孩子能感受到。这时,就算你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你那份勉强、委屈和不情愿,已经大大抵消了孩子的快乐;你是出于无奈而妥协,孩子内心的需求却没有真正被理解。
 
有的家长来问我:孩子说电脑太卡,要花1万多买新电脑,买还是不买?
 
我说:其实,只要你是高兴的,买与不买都行。
 
家长说:不买吧,怕他发脾气;买了吧,怕他更加沉迷。
 
我说:你看,买与不买,你都是不高兴的。
 
孩子提出需求时,不管是运动鞋,还是给游戏充值,你的内心会下意识掏出评判的黄牌,而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
 
这时,你的不满情绪迅速占了上风,但一想到说过“有求必应”,只好不痛快地掏钱满足,同时不忘将自己的情绪渲染一下,好让孩子察觉:你的要求多么不合理,看看妈妈有多难!
 
这是和孩子共情吗?其实倒过来了——你是在向孩子传递,此刻的你需要共情,因为你为满足孩子受了委屈。
 
共情,重在“情”字,是情绪、是感受。
 
有求必应,是回应,不是答应。
 
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去评判“合理”或“不合理”,而分为“愿意满足”和“不愿意满足”。能满足的,就痛快满足,只为了孩子久违的笑脸;不能满足的,我们也要给予回应:孩子,你值得拥有一双运动鞋,并不是你的要求不对,问题在我,是我舍不得,因为我还想换车。如果孩子你能理解,妈妈感谢你对家的付出。
 
孩子毕竟是孩子,或许他会因为失望而闷闷不乐,会气愤发怒;对此我们要看见和理解,他还做不到那么豁达大度,他这一刻的情绪是合理的;给孩子、也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让孩子情绪在我们的容器里合理流淌一会儿。我们自己也会难过,但我们不能出尔反尔,要想做点什么去平复孩子的情绪。
 
因为——从情绪中复原,这是孩子的人生课题。
 
是还是非、对还是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所有感受,好的坏的,在爸爸妈妈这里都是被允许的。

八  作为人生课题的分离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孩子和母亲的一生,有好几次的分离。
 
出生时,母亲宫缩阵痛,娩出婴儿,医生剪断脐带,这是第一次分离。有人说,分娩时的疼痛达到了十级。
 
断奶是第二次分离,母子饱受思念之苦;孩子因为不适应而哇哇大哭,母亲一边忍受乳房的胀痛,一边听着孩子的哭声,心痛落泪。
 
第三次分离——青春期到来了,孩子不想再做我们的“宝宝”,不再需要我们指路,宁可在充满迷雾和荆棘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也要将我们的叮咛和关爱抛在身后。我们看着孩子渐渐失去了浅显的快乐,变得沉默和痛苦,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却是他们的百倍!
 
分离总是一次比一次更痛苦,但是每一次痛苦分离都是为了成长。
 
以下对话在社群讨论中是经常出现的:
 

家长:孩子9月就要复学了,还整天捧着手机,真怕到时候跟不上进度。

我:复学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你接受吗?

家长(愣了一下):我当然接受,就怕他自己接受不了。

我:然后呢?

家长:怕他再次崩溃。

我:再次崩溃,退回家里来,又要经历一次痛苦?

 
家长提问的每句话里,都有一个“怕”字,最终指向是——“我怕我自己到时候承受不了那种痛苦。”

复学后,孩子要面临的关口有:复学的新环境、跟不上进度的焦急、名次落后的打击,等等。
 
孩子需要的课题是:身处痛苦中如何站起;如何接纳现状;不接纳如何想办法寻求帮助;如何换个思路弯道超车……
 
而家长你此时的课题是:直面你的恐惧,承受你的心疼。
 
家长又说:他太难了!我想帮他啊!
 
我笑了:家长相信只要自己出手,孩子的困难都是浮云。
 
我问家长:你帮了他之后,功劳算谁的?
 
家长毫不犹豫回答:算他的!
 
这就是我们的家长:无所不能,愿意代劳孩子的一切痛苦和纠结。
 
这样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到底满足了谁的需要?
 
这其实是家长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成为一个好母亲,而不惜插手孩子的人生课题。
 
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课题。人,生来自由,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有些光阴,孩子一定要亲手浪费;有些痛苦,孩子一定要亲身经历;有些纠结,孩子一定要亲自抉择;有些后悔,孩子一定要自己体会,并铭记一生……这些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如果不让他独立完成,他会在25岁、35岁、45岁甚至更久之后,来补上这节课。
 
父母的课题是什么?是修理好让光孩子停靠的车站。
 
孩子的课题是什么?是自我成长、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当孩子在磕磕绊绊、遭受挫折时,不要插手他的课题,保持祝福和耐心,用“不打扰”来表达你那无法言表的爱。
 
当孩子受了伤、需要保养、需要加油、需要充电,回到“车站”的时候,父母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做好我自己的课题?”
 
最后,用我喜欢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第02期】亲子沟通家长训练营
家长成长的速度就是孩子康复的速度
 
授课老师:华老师、邹峰等

时间:8月初开课,为时3周
(预计,根据招生情况确定)

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困惑:

孩子闭门不出,拒绝与父母沟通?面对孩子,家长担心说错话而变得不敢说话?家长明明很爱孩子,说话却总是词不达意?和孩子聊天,孩子总说“你不懂”,把天聊死?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亲子沟通?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体会不到彼此心中的爱?

欢迎报名亲子沟通家长训练营,通过浸泡式学习,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沟通方法,引导家长助力孩子,让爱在家庭中流动。点击下图海报了解课程详情、报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格的父母都知道这6个高效的亲子沟通方法
好父母,无需完美,但一定要诚实
让孩子远离魔鬼!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孩子一言不合就发脾气,这几招教你搞定
不是孩子不上进,而是你激励的方法没对!
孩子的成长需要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