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科学日报| 超重/肥胖者的食物决策冲动性及认知神经机制
userphoto

2022.07.10 广东

关注

brainnews 2021-11-18 07:07

收录于合集#脑科学日报320个

杏仁核科技服务平台

服务全球华人脑科学工作者

公众号

第1123期   脑科学日报

2021年11月18日



科  学  时  讯

1,JEM | 严敏/陶元祥团队合作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三维调控分子机制

来源:BioArt

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600万人长期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折磨。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背根神经节(DRG)中初级感觉神经元内与疼痛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发生表达改变,这被证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相关。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严敏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该研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首次阐明在染色质构象环基础上,锌指蛋白转录因子ZNF382与靶基因功能元件—沉默子结合,同时招募多种表观调控蛋白共同发挥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

阅读链接:
JEM | 严敏/陶元祥团队合作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三维调控分子机制

2,Science:重磅!逆转脊髓损伤小鼠的瘫痪,4周内恢复行走
来源:细胞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受损的神经纤维可能不再能够在大脑和肌肉之间传递信号,这种再生衰竭通常会导致严重和永久性的残疾。迄今为止,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形式的药物,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小鼠的细胞再生和逆转瘫痪,使它们在治疗后的4周内再次行走。研究显示,这项突破性疗法是注射可发散生物活性讯号的药剂,触发患处神经细胞进行自我修复与再生。因为神经元中的受体自然地处于不断运动中,增加纳米纤维内治疗分子的运动有助于将它们更有效地与其移动目标连接起来。

阅读链接:
Science:重磅!逆转脊髓损伤小鼠的瘫痪,4周内恢复行走

3心理学部团队发文揭示超重/肥胖者的食物决策冲动性及认知神经机制

来源:西大心理

右侧前扣带回、额极和右侧额下回BOLD信号以及与冲动性和食物成瘾的相关

超重和肥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虽然减肥的秘方很简单——少吃多运动就好,但超重和肥胖者很难抑制住自己对食物的冲动,而这种面对食物冲动的潜在大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日发表在Appetite 上的一篇研究探究了超重肥胖者和正常体重者之间决策冲动性的差异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者的价值表征功能存在缺陷,所以在面对食物奖赏时,往往会选择价值小但即时的选项。超重和肥胖者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求水平越高他们的额下回激活越低,更容易受到食物诱惑。

阅读链接:
心理学部团队发文揭示超重/肥胖者的食物决策冲动性及认知神经机制

4《自然》:2个小时的认知训练,能让大脑更专注,更智慧?

来源:学术经纬

经过认知控制训练(CCT)的小鼠在需要认知的新任务中有更好的学习能力

相比存储和提取记忆,“学会学习”更要求大脑可以在记忆的基础上以新的方式利用过去的经验。那么,如何让大脑学会学习呢?在《自然》杂志新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Fenton教授与其同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给小鼠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控制训练(cognitive control training)。通过小鼠实验,研究人员表明,以“专注重点、减少分心”为设计目标的认知训练,可以帮助大脑增强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在新环境中学习新任务的能力。

阅读链接:

《自然》:2个小时的认知训练,能让大脑更专注,更智慧?

5,《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来源:生物探索

全世界超过3%的成年人患有未破裂的脑血管畸形,称为颅内动脉瘤。大约2.5%的颅内动脉瘤会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也称为脑出血。近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显示:失眠可能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

研究团队扩大了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研究范围。据研究结果显示,失眠可以将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遗传易感性风险增加24%。吸烟者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大约是不吸烟者的三倍。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几乎高出三倍。

阅读链接: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6,研究 | 早期家庭读写环境对幼儿汉字阅读能力的作用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阅读能力是个体学习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前,幼儿已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读写技能,这些读写技能是阅读发展的重要基础。父母为儿童提供的阅读资源以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儿童一起进行的读写活动都对阅读发展有着重要帮助,可称为儿童的家庭读写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近期,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甦研究组开展了一项研究,探究汉语3-6岁儿童的家庭读写环境特征以及家庭读写环境在不同年龄儿童汉字阅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父母根据儿童的发展状态或能力变化相应地调整家庭读写环境会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揭示了家庭读写环境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能力的作用模式,有助于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早期阅读发展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上。

阅读链接:
研究 | 早期家庭读写环境对幼儿汉字阅读能力的作用

7,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患失智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Aging-US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称,多种病原体感染可能在失智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失智有因果关系尚存争议。作者对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全因性失智和阿尔茨海默病性失智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荟性分析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全因性失智症风险增加有关,但与阿尔茨海默病无关。未来对这两种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会导致新疗法的发展。

阅读链接: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患失智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8,致幻药物或有治疗潜力,但监管能跟上吗?|《自然》长文

来源:Nature Portfolio

过去几年里,人们启动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使用非法致幻剂如裸盖菇素、LSD(麦角酰二乙氨)和MDMA(3,4-亚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也称为Molly或摇头丸)来治疗心身疾病。这类研究一般由一名精神病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密切指导。一些小型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可以做到安全使用,而且可能对患有难治性抑郁症及其他心理问题(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有益。

但这些对监管机构来说是个新领域。大多数治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都可以在社区药房买到。相比之下,这些新方法需要在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密切照顾下,在治疗环境中使用强力物质,监管者和治疗提供者将需要努力解决如何安全执行的问题。

阅读链接:

致幻药物或有治疗潜力,但监管能跟上吗?|《自然》长文

审校:Sim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一样的视角,幽门螺杆菌的新认知
抢先看!最前沿研究,幽门螺杆菌或许可以100%根除成功!
ECL发光液(enlight)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致癌机制研究
很容易误诊的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动画演示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 破裂过程 手术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