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汉语同义词辨析举例
[引言]
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具有一个或几个类似意义的词。这些意义表示同一概念,但在补充意义、风格意义、感情色彩和用法上则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两个词的意义完全相同,就叫等义词;两个词意义相近而并不相同,就叫近义词。

[关键词]
古汉语 同义词 辨析 举例

[正文]
同义词是人们长期思维发展的成果,也是语言发达、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同义词可以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维感情的细微区别,精确严密地表达思想,使语言更加准确明朗。拥有异常丰富地同义词,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
同义(或近义)是同义词的重要特征,但它们又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它们的“异”,或同义性质(范围、程度、性状等)有别,或感情色彩存异,或用法风格不同。这些差异,正是我们要加以辨析的地方。下面着重举例分析说明:

一、性质有别
词义范围的大小、词义轻重程度的不同,使我们得以了解同义词的“同中有异”。
1、词义范围大小
1)宾 客
“宾”和“客”都有“客人”、“宾客”的意思,与“主”相对。《宋本玉篇》:“宾,客也。”“客,宾也。”但“客”的使用范围较广,还可解作“门客”、“食客”等。而“宾”本义是贵客,所指范围较小。这二者含义显然是有区别的,《字汇》:“宾,客也,所敬也。”“客,居也。”如:
①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宾:客人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客人
③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客:门客、食客
末例的“客”,指的是门客、食客,显然不能用“宾”来更换。而在成语“相敬如宾”中,又不能以“客”来换“宾”。
2)道 路
①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战国策齐策四》)
道:路,道路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道:达到某种道德标准或思想标准的途径
③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道:思想、学说
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
道:道理、规律
⑤回朕车以复路兮。(《楚辞·离骚》)
路:道路
“道”和“路”就道路的意义说,二者是同义词。但用于抽象意义时,“路”较简单,“道”的许多引申义都是“路”所没有的。如“思想”、“学说”、“方法”、“技巧”、“道理”、“规律”等。就是“途径”这个意义,一般也多用“道”,不用“路”。
3)誰 孰
①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論語·雍也》)
孰:誰,哪個
②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債於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谁:哪个
这两个同义词有细微的分别。“谁”专指人,“孰”则兼指物。“孰”用於选择问,“谁”不用於选择问。“孰與徐公美”不能說成“誰與徐公美”;“弟子孰為好學”不能說成“弟子誰為好學”。但是“孰”也用於非選擇問,當其指人時(如“孰為夫子”),“孰”和“谁”就完全同义了。
2、词义轻重程度
4)行 走 趋 步
从广义说,这四个字是同义词(严格地说,“趋”和“走”,“行”和“步”是同义词),它们都表示“走路”的意思,只不过是在速度上有区别。《说文解字》解释到:“行,人之步趋也。”“步,行也。”“趋,走也。”“走,趋也。”《说文解字注笺》:“疾走谓之趋,速其走亦曰趋。”《释名》说:“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玉篇》:“走,奔也。”显见“走”的速度最快,是现代汉语的“跑”。“趋”则慢于“走”,而快于“行”。“步”是慢走,速度最慢。
《触詟说赵太后》一文中有一段话,用到了“行”、“走”、“趋”、“步”几个字,可资比较:“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趋:快步走
走:跑
行:行走
步:慢慢走
5)疾 病
这一对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区别,都是“生病”的意思。而古代,其含义有深浅之别。《说文解字》:“疾,病也。”“病,疾加也。”《说文解字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矣。”《说文解字约注》:“今人常语则但言病,不言疾,以浑言则无别耳。”这个话既指出“疾”和“病”是同义词,又指出了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仪礼》郑注:“疾甚曰病”,也道出了它们在意义上具有程度上的差别。
①是疾易传染。(《狱中杂记》)
疾:病
②见靈辄饿,问其病。(《左传·晋靈公不君》)
病:重病
上两例的“疾”“病”均解作“生病”,后一例的“病”指病情严重。《扁鹊见蔡桓公》中有这样的文字:扁鹊初见桓公说,“君有疾在奏理,不治将恐深。”十天后又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有过十天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开初说:“疾在奏理”,表明病在初发阶段,并不严重。后来病情恶化,“病”发展到了“肌肤”,进而到“肠胃”。这个例子有助于比较“疾”和“病”在意义上的轻重。
6)饥 饿
“饥”是现在所说得一般的“肚子饿”,“饿”是最严重的饥,指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吃不饱的称“饥民”,而饿死者为“饿莩”。其词义区别极明显。韩非子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谓饥而未达到饿的地步。《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谓宁可一个月吃不饱,而不要十天没有吃。
①见靈辄饿,问其病。(《左传·晋靈公不君》)
饿:挨饿,很饿
②绝吴楚兵食道。吴兵乏粮,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饥:饿
二、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人们在说明客观事物或现象时所伴随的感情和态度。我们可以根据词的感情色彩来区分一部分同义词,如:
7)赐 畀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给予”、“付予”的意思,且都用于上对下。《说文解字》:“赐,予也。”“畀,相付与之,约在阁上也。”《说文解字段注》:“畀,相付与之,付予之物在阁上。”“锡”与“赐”为同音假借,“锡”,邢昞疏:“嘉赐也。”“《公羊传》曰:锡者何?赐也。”《尔雅正义》引《祭统》云:“畀之为言,与也。能从其余畀其下者也。”这两个同义词可由其感情色彩上来区分。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赐:赏给
②周人将畀公政。(《左传·隐公三年》)
畀:交付
“赐”表明由于表现出众而受到赞赏,显得比较庄重。而“畀”在上例中表示一般的“给予”。“畀”表示对所给予的对象有一种厌弃、蔑视的感情。如:“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诗经·卷柏》)

三、使用情况
有些意义差别较小的同义词,可从其语法功能、适用对象、反映事物的角度来加以辨析。
1、语法功能
一个词放到一个句子中,就会跟别的词发生关系,在语法功能上表现为能够充当什么成分,不能够充当什么成分,或者能与什么词结合,不能与什么词结合。
8)畏 懼
“畏”和“懼”是同义词,《說文解字段注》:畏,“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说会意。”懼,“恐下曰懼,是为转注。”在组合功能上,它們的差別是:“畏”字多用作及物動詞,“懼”字多用作不及物動詞;“懼”字用作及物動詞時,往往是使動用法(使……畏),“畏”很少有使動用法;“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懼”沒有這種意義。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懼:使……畏
②君子不憂不懼。(《论语·颜渊》)
懼:害怕
③猶百獸之畏虎也。(《戰國策·楚策》)
畏:害怕
④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畏:敬畏
2、使用對象和場閤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尊卑有别,“名位不同,礼以异数”,这种等级关系也反映到了语言上,对同一事物的指称,有不同的语词形式。
9)献 遺 賜 饋 奉
这五个字都有给予,赠送的意思,但是因对象不一而使用情况也不相同。
①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遗:给予,幼辈对长辈,有时也指平辈之间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赐:给予,上级对下级
③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孟子·公孙丑下》)
馈:赠送,上下级或平级之间
④荆轲取图奉之。(《战国策·燕策》)
奉:进献,送上,下级对上级
⑤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献:奉献,下级对上级
10)侵 袭 伐
这三个字都表示军事进攻。《说文解字》:“伐,击也。”“侵,渐进也。”袭,原指一种皮衣。《说文解字》释为:"袭,皮衣也。”由于披着衣服比较隐蔽,就引申为秘密进攻。
①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侵:冒犯
②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袭:趁人不备而进攻
③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伐:讨伐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而且进攻的国家总要找些“声讨”的理由。“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侵”与“伐”是不同的,所以左传僖公四年说:“侵蔡,遂伐楚。”“袭”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3、 反映事物的角度
有的同义词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着眼点来反映事物,据此也有助于对它们进行辨析。
11)买 贸 市 沽 贾
这五个动词都可表示购买的意思。《说文解字》:“买,市也。”“贸,易财物也。”“市,买卖所之也。”“沽,沽水。”“贾,市也。一日坐卖售也。”段玉裁注:“买”,“市者,买物之所也,因之买物也言市。”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行》)
买:购买
②子贸得其一(《卖柑者言》)
贸:买
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
市:购买
④当为子沽酒。(《墨子·公孟》)
沽:买酒,买液体有关的东西
⑤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贾:买货的人
12)视 观 望 瞻 察 顾 相 见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视:审视;望:远远地望
②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左传》)
观:从各方面看,看见,看的结果
③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见:看见,看的结果
④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经》)
瞻:抬头看
⑤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
察:仔细看
⑥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顾:回头看
⑦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
相:仔细看
⑧故相形不如论心。(《荀子》)
相:从外形看
可见,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辨析古汉语的同义词不仅能了解词语发展的轨迹,帮助我们学好古汉语,运用同义词去学习古文。

[参考资料]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②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③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④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⑤洪成玉、张桂珍著:《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版
⑦中国书店影印本《宋本玉篇》
⑧明代梅膺祚所撰:《字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锡良丨怎样掌握古汉语词义漫谈
古汉语同义词
最全古代汉语笔记(一)
李运富:修辞的同义选择与训诂的同义解读
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汉语词汇 单音词复音词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