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
海报
展览时间:
2015-11-20 - 2015-12-05
开幕时间:
2015-11-20 10:00
展览城市:
广东 - 广州
展览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
协办单位:
岭南美术出版社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 广州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处
展览备注:
研讨活动预告
一、昌岗校区
11月20日14:30-17:30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大楼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研讨会1
研讨主题:众论插图艺术
出席者:
高荣生(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教授) 、邓耀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邓中和(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编审) 、丁品(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教授) 、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
讲座1
插图的形式与语言
主讲者:高荣生(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教授)
讲座2
从《红岩》插图谈现代中国插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主讲者:邓中和(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编审)
讲座3
想象力与创作实践
主讲者:丁品(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教授)
二、大学城校区
11月21日9:00-17:30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J101
主持人:邓耀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9:00-12:00
讲座4
英国插图的两位先驱人物:威廉· 布雷克和托马斯·比维克
主讲者:周彤宇(英国曼切斯特艺术学院教师、博士)
讲座5
插画艺术与铜版画
主讲者:KarelZeman(捷克插图专家)
讲座6
浅谈电子书的互动设计——分享广州美术学院书籍装帧专业的电子书教学
主讲者:肖勇(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
14:00-17:30
讲座7
乡绅的插图:一个明代的案例
主讲者:李啸非(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讲座8
插图的边界
主讲者:武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
研讨会2
研讨主题:“图文对话”主题性研讨会
出席者:徐龙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邢滔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西川(诗人、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靳连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书记)、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高荣生(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教授)、邓中和(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编审)、丁品(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教授)、李啸非(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武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等
展览介绍
“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强调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创作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再就是插图的文化属性和民族性。它试图挖掘插图艺术自身的传统和文化、民族特性,并对当下全球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做出回应。与插图艺术相关的历史和当代话题非常的丰富,因此,围绕展览,我们组织了共计10场讲座、研讨活动,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插图案例分析、图文关系的开放式对话等,以展开深度的交流。
前言 一
插图是应用媒介最广泛 与大众最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之一。插图的介入无处不在;而插图的表现手段也很多,涉及到绘画艺术领域诸多画种。它历史悠久,有自身的传承,但又极富开拓性,与整体的社会文化系统紧密关联。
中国的插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品。在当代文化艺术的环境中,它的作用被不断拓展,而作为出版艺术媒介的插图也面临多重的发展空间。它的表达样式日趋多元,传播方式也愈加多样。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传媒产业的发达,便于跨界和适应读图时代的阅读方式的插图艺术日益受到重视;而为了适应社会对插图需求的不断增加,各高校都设置了插图或相关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在插图艺术发展过程当中又遭遇到消费文化领域的流行样式的冲击,而学科专业本身的态度和价值立场不能够充分显示。外界对于插图艺术的特性,尤其是中国插图艺术的传承 融合与当代创新的方向并不十分清晰。
正是基于发展高水平的插图艺术的要求,中国美协 广州美术学院要联合主办“全国插图艺术展”。如此高规格的 以插图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的展览,这还是第一次。落地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 我校版画系 美术馆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展览经过了严谨的组织和把关,尤其是针对当下插图发展的取向和问题,在学术主张和学科认识上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它对于提高大众相关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质将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必将促进高校相关学科的梳理 建设与发展,扩大插图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希望展览持续地办下去,也希望我校借助这样的展览推动相关的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在这种有益的互动中把自己的专业办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有特色!
黎 明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前言 二
这是第一届全国插图艺术展,也是插图第一次作为独立性的艺术门类跻身于最高级别的展览中。
插图属于小幅画类,但绝不是小艺术,当今美术界盛行大画面 讲究视觉冲击力的风气中,插图艺术无疑被视为另类,在综合性的美展中常受冷落,但插图的功能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是其他美术种类不能比拟的,插图画面虽小,但能与“假大空”相对立,以小见大是它的特点,插图和文字密切相关,它在传达信息 承载信息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插图是文化的使者,是最能体现文化含量的造型艺术。
插图的载体主要是出版物,以前插图主要作为书籍装帧的一部分而展出,今天以独立的形式来和观众见面,因为它本身就有独立的欣赏价值,这里展出的作品包含了不同体裁 不同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在这里读文 读画,并提出宝贵意见。
高荣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
专论
插图艺术的特性及其在当下的价值取向
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插图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如今,它也许不是一个十分受人瞩目的艺术门类,但是它的某些特性对我们仍然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插图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与文字构成互释关系。在历史上,很早就有图文记事的传统,后来的宗教、文学书籍不少都插入图画以增强可读性。插图的图文关系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这种图文关系不是像其他艺术作品那样,图像和语词可以错位和符号化,它们是需要切实对应和相互补充的,虽然这里面仍然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我觉得正是这种依据文稿进行再创作的形式能够促进艺术家对于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丰富艺术实践的多维思想空间。
其次,插图艺术不是单一媒介的艺术,它可以使用任何的艺术媒介。当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插图的表现方式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插图要进入印刷的话,必然受到印刷技术的影响,所以,插图的创作也需要扣应印刷的特点要求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局限性又铸就了插图特殊的时代趣味和品位。现在的复制技术大大地进步了,无论何种手段的视觉表达都能够被复制和传播,插图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变得空前的多元。因此,插图无所谓媒介上的本体语言,它面对的是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固有的艺术媒介界限日益被打破的今天,无论哪个媒介的艺术所要面对的都应该是整个艺术或文化系统的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媒介的狭小圈子,媒介只是进入整体的问题情境的路径。
插图这种与多重因素共生的艺术状态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具有相当的启示作用。因为我们国内现今的艺术门类仍然过于聚焦于单一媒介本身,而忽视艺术作为整体的文化与物质系统当中的一环的关系。实际上,现在的视觉艺术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关联更加的紧密,如何在这种纵横交错的交互关系中生长出具有创造力的东西应该是我们当下的艺术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当下,一方面插图艺术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另一方面,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也在借用插图的某些图式和语言形式。当代青年艺术家创作中有一种突出的倾向就是插图化和绘本化,叙述性因素凸显,用色和造型都带有插图和绘本的感觉,只是语义多歧,没有确切的文本对应,更多的是某种带有超现实意味的氛围营造。当然,这种表达倾向与现在整个流行文化里的视觉艺术趣味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插图与其他的流行艺术样式存在互渗的关系,它们的界限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我们这样描述插图艺术的特点,并不是说,当下的插图艺术成为怎么做都可以的艺术。“首届全国插图艺术展”就特别强调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创作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再就是插图的文化属性和民族性。我想,这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自然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试图挖掘插图艺术自身的传统和文化、民族特性,并对当下全球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做出回应。展览的评委们希望通过评选将这样的态度和价值立场鲜明地呈现出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被评为优等的作品无一不是基于中国自身的插图传统(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传统)进行的新的探索。这种传统更多的是精神指向上的,它并不是要画地为牢,实际上,这些插图非常的多样,材质上,水墨、水彩、素描以及各版种的类型都有;风格上,从清新淡雅到浓墨重彩,从笔意朦胧到刀斫斧砍等诸种取向皆备。
在本届插图艺术展的评选主张中,我还认同的一点就是他们对于书卷气的推崇。在这个网络化、电子读物泛滥的时代,重申书卷气是一种难得的文化态度。“书卷气”也不是要回复到古代的阅读语境中去,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与书籍的亲和关系。这种书籍体悟既包含了古代版刻书插图的古典感,又包含了20 世纪以来参以西法的现代书籍装帧风韵。对于中国文化属性和民族性的追寻肯定不是一味的复古,并且也不可能完全地复古,而是置身当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对于中国文化特殊的现代性进程的深入探析,将其内在的演进脉络揭示出来,连接古今并予以创造性的表达,而不应盲目地滑入当下的流行文化、世俗文化的漩涡。我自己曾深有体会,当我们被现在纷繁芜杂的视觉元素弄得目眩神迷的时候,翻看鲁迅那个时代设计的书刊装帧与插图却能够感受到特别的精神意趣。如何接续这种精神传承或许也是插图艺术展的组织者试图要抛给当下艺术家们的话题。因此,这虽然是一个所谓小门类的全国性展览,但是它提出的问题并不小,值得整个艺术界来思考。当然,它的主张和态度仍然只是现今众多艺术态度中的一种,它面对的是整体性的问题,而应对的方式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个展览不能做成什么都可以的展览,它有主张、有态度,才能跻身于多元价值的丛林,才能显示其独特的意义。让我们对这一持续性的展览的效应拭目以待吧!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胡 斌
展开阅读
(责任编辑:张书竹)
您可能感兴趣的展览
彭薇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翰墨诗韵”名家与晴川阁书画珍藏展
“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bstract . 首届“中国 · 内蒙古抽象”展
『雕塑头条』焦兴涛 | 中国美协第三届雕塑艺委会成员专栏
第四届全国高校插图作品艺术展暨首届全国高校书籍装帧展开幕
丁中一国画欣赏
中国美协第五届油画艺委会揭晓 天津于小冬、王琨任委员
孙滋溪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