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状肌综合症

这半个月以来,小美总是感觉到臀部的右侧十分疼痛,同时小腿的后面、侧面也出现了疼痛感。联想到自己之前从椅子上摔下来的经历,小美以为自己只是摔伤而已,过几天就会恢复,因此并未过多在意。

但是这种疼痛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小美在做出抬腿走路的动作时都会感觉到疼痛,甚至咳嗽一下也会感觉到疼痛,而且这种疼痛感似乎可以“移动”:从臀部迅速地移动到小腿,如此“酸爽”的感觉令小美不堪其扰。无奈之下她只好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

在门诊挂号之后,小美做了一次腰部磁共振,但检查结果却显示她的腰椎并未出现异常。

小美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骨骼出现了问题,她转而来到骨科进行会诊。医生在简单询问了小美的病情之后,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很快,医生便确定小美患上了梨状肌综合征。

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梨状肌,更别说梨状肌综合征。那么究竟什么是梨状肌?它在人体中是什么位置?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疾病?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地讲述。

一、梨状肌在人体什么部位?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在人的臀部肌肉中,有一块体积较小的肌肉,这块肌肉并不起眼。它位于臀区中间较深的位置,和臀中肌共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这块不起眼的肌肉就是梨状肌。

解剖结果显示,梨状肌在人的小骨盆后壁附近,呈三角形。梨状肌的起点在第2-5骶椎前侧面的位置,肌纤维向外部集中,经坐骨大孔出小骨盆,终点位于股骨大转子顶端。

讲完梨状肌,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上下孔受到外伤、劳损、感染等梨状肌相关疾病导致的神经肌肉病变。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性、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

在临床医学中,可通过常见的两种试验方式对梨状肌综合征进行初步的检测和诊断。这两种试验方式就是直腿抬高试验和梨状肌紧张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保持直腿状态,做抬高动作,如果在腿和平面形成60°之前出现疼痛,则说明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

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将患肢伸直,做出向内收、向内旋转的动作。若患者感觉到坐骨神经附近出现放射性疼痛,但患肢在向外展开,向外旋转的动作之后即可缓解,则说明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二、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梨状肌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

那么,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呢?已有的研究表明,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病因和继发性病因。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原发性病因。研究表明,原发性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生是因为出现解剖结构变异,曾有科学家发文称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变异导致患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但在临床医学中,这种说法争议很大,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继发性病因。研究表明,继发性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生在于患者出现外伤,发炎、慢性劳损、双腿不等长等问题,同时继发性梨状肌综合征也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以上两种病因均会导致患者的梨状肌出现不同程度的伸长,引发梨状肌的肌内膜毛细血管出现破裂,梨状肌将出现水肿、挛缩、充血的症状。在反复病变的刺激下,梨状肌将出现痉挛现象,同时厚度也会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盆腔的出口处主要由伸展性极小的骨骼和韧带组成,梨状肌的上下孔较为狭窄,这将使得梨状肌的上下孔通过的坐骨神经受到压迫,继而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下肢功能也出现异常。这就是梨状肌综合征。

那么,当梨状肌综合征来临时,患者将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下面我将为大家揭秘。

患者的臀部出现疼痛感。这是梨状肌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就像前文提到的小美一样,在梨状肌综合征发作时,臀部将出现疼痛感,同时这种疼痛感将“移动”到小腿部位。这种现象在临床医学中叫做“放射”,由梨状肌综合征引发的疼痛感将放射至下肢。

当患者的臀部出现痛觉时,患者的正常行走将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无法行走,或者是在行走一段距离之后出现疼痛的情况。严重者,臀部将出现类似于刀割或灼烧般的疼痛感,双腿也无法正常地弯曲,在夜间时这种疼痛感将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将受限。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所谓的髋关节是指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关节,属于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它位于人体大腿根部的深处。

在梨状肌出现病变的情况下,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将受到限制,运动频率、幅度等也会大大地下降,患者正常的坐立、站立、翻身等均受到影响,严重者将生活不能自理。

其他症状的出现。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还会出现小腿外侧麻木甚至是疼痛的感觉,在走路时会感觉十分无力,有的患者的会阴部还会有不适感,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失眠多梦、萎靡不振的症状。

二、梨状肌综合征有哪些检查手段?如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手段。

超声检查。这是用于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它操作很简单,安全性高,无遗留创口,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

在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正常的梨状肌呈斜行带状肌性结构,轮廓清晰,肌外膜平滑纤细,内部肌束呈平行排列,纹理清晰,回声均匀。

而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梨状肌呈现的景象却截然不同。患者的梨状肌出现增厚的现象,形态饱满,肌外膜也会增厚,肌纹理模糊不清,包膜的回声也会增强,内部的结构也是十分混乱。

CT检查。CT检查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空间分辨率很高,可以清晰地显示梨状肌及其周围的组织。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正常的梨状肌的周右侧密度均相同,无肥大或萎缩现象的发生,同周围组织的分界十分清晰,坐骨神经的密度与肌肉密度相同。

然而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梨状肌则出现内密度不均匀,严重者将出现钙化现象。研究表明,CT检查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检出率仅有38.2%,因此CT检查的直接诊断价值较低。

MRI检查。没错,MRI检查即人们常说的“核磁共振”。MRI检查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出在健康和病变状态下的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形态,研究表明,MRI检查梨状肌综合征的检出率高达91%左右,但由于MRI在国内资源有限且检测费用过于高昂,很多医院尚未普及该技术。

介绍完常见的梨状肌综合征的检查手段,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缓解症状,有研究者曾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患者在使用肌肉松弛剂两周之后,同使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前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患者使用肌肉松弛剂之后将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

局部封闭治疗

利多卡因加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可以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及水肿的消散,从而消除或减轻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而减轻症状或治愈,缺点是由于局部肌肉丰厚,不易注射至病变部位,且需用特殊较长的注射器针头。

针灸治疗

根据疼痛部位选穴,依据经络气血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理,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的效果。

手术治疗

由于手术创伤大,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手术的目的在于解除梨状肌的挛缩,同时通过探查坐骨切迹以确保纤维带是否压迫坐骨神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读: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鬼?看了这篇保你门清!
诊疗必备 | 梨状肌综合征,你该懂的屁股深处的痛!
坐骨神经痛?5个方法自测梨状肌损伤!再教你5个自救方法
【继续教育讲座】MR成像在梨状肌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
精准诊疗梨状肌综合征
左大腿外侧和胯骨疼,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