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友:“最小博士生”的幼稚令人扼腕

网友:“最小博士生”的幼稚令人扼腕   

  2005年,年仅10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国最小大学生”的纪录无人打破。2008年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今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在读硕期间,张炘炀沉迷电脑,加上之前学习进程过快基础不牢,无法正常完成硕士课程。因为恐惧失败,张炘炀废寝忘食地补习,最终完成了硕士论文。但他亦突然提出,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在答辩的最后一天,父母为了劝哄张炘炀继续把学业进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个房子,骗儿子说是买的。(10月19日《华商报》)

  如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个理性的符合心愿的结果。当然从年龄上说,张炘炀虽说以拒绝参加硕士论文答辩要挟父母,为他在北京买房,但应当只有15、6岁,还是一个孩子。是孩子,难免就有一些幼稚的想法,哪怕想法异常可笑。但若从硕士博士的角度考量,逼迫父母为自己买房的行为,只能说硕士博士不够合格,或者在做人处事上太过任性。顶多,你可以说他是神童天才,而在做人的标尺上,对不起,他还没有达到及格的高度。

  我这样说,不是“羡慕嫉妒恨”,不是吃不上葡萄的狐狸心理,而是为他的父母抱怨不平。试想普天之下,有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飞黄腾达光耀门庭。就算对光耀门庭不敢奢望,但子女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前程,过上好的生活,也是为人父母者最最底线的期冀了。因此,父母千方百计培养孩子,让孩子的翅膀更硬一些,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相通的心愿。怎么能将父母的良苦用心,仅仅看作是急功近利呢?

  再者,张炘炀自己说,上大学后这种世俗的、经济的喧嚣,让他觉得自己应当做一个“人上人”。这和父母的想法并不相悖,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而且,张炘炀以北京有正式工作、户口、房子,作为成就好一些的标准,一般也说得过去。问题在于,这些东西,难道不靠自身努力,而必须要由父母施舍吗?在别人质疑他在逼迫父母买房时,他竟还说,是父母为了他们不曾实现的一个梦想,在自己逼自己。他说:“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这岂不是说,父母希望孩子进城,就该为他买房;希望孩子入仕,就该为他买官;希望孩子幸福,就该为他出钱……大学毕业依然如此,这是一个怎样混帐的逻辑!

  所以不客气地说,我们所谓的大学教育,乃至硕士博士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起码欠缺伦理方面的教育,对道德哲学涉猎太少。其结果,学生对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知之不多,从而缺乏道德素养,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最终,大学培养了一个个通过了答辩的硕士、博士,却在做人的天平上不够分量。

  张炘炀说:“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这里,以有没有住的地方,作为硕士博士是否有用的分界,就好比说狗有没有狗窝,鸡有没有鸡架,是狗会不会看家护院,鸡会不会打鸣司晨的前提一样地荒唐可笑,难不成现在依然没有住房产权的硕士博士们,就真的一无所用寒窗白苦了么?对有这种认知的人,我倒怀疑他未来的建树。不过,我还是希望16岁的博士生成熟起来,将来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不要让“炘炀”成了“夕阳”,虽然无限好,可已近黄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硕士可以称为研究生,而博士却直接叫博士?
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何区别?很多人猜错了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深度揭秘攻读博士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工商管理哲学博士生2016年第二次答辩顺利完成
读博士5年因未完成SCI论文发表,导致延一年毕业,家庭经济压力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