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弹诸葛亮二:诸葛亮出茅庐是雷人营销史

诸葛亮出茅庐:再能干的人,也要懂得自我推销、待机而出

诸葛亮从十七岁起开始隐居隆中,过着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师访友、广泛地与社会接触。

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诸葛亮逐渐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关注社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

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将领乐毅,对此,邻居们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才。

有这种眼光的还有两位长者——庞德公和司马徽。这两位都是诸葛亮的老师,也是当时名震荆州的学术领袖。他们的学生有很多,其中才智超群者不乏其人,但两位大师最欣赏的还是诸葛亮,称他为“卧龙”。

“卧龙先生”此刻隐居隆中,他若是就这么隐居下去,他的一生顶多算个知名的隐士。但诸葛亮不甘心于常年隐居,他还要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易经?明夷卦》讲的就是关于归隐与人生追求的问题。

卦文的内容不禁让人感慨:人生路漫漫,日出复又入,何时有尽头,何处是归宿?这种感慨之中,显然含有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包含有对个人存在价值的关注。

诸葛亮虽隐居于隆中,但他并不满足仅仅做一条卧龙,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他需要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时刻准备着,时刻铭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自我营销的鼻祖——诸葛亮

有天赋又勤奋的诸葛亮把握了天下大势成了卧龙,但龙不飞仅仅是卧着,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那么,之后的卧龙又是怎样腾飞的呢?

这就要说诸葛亮把握机遇的能力了,或者说他是如何成功地将自己推销了出去。

诸葛亮的自我推销是非常大胆自信的。当初刘备想聘用诸葛亮时,虽过着屡败屡战的日子,但毕竟陪各路英雄玩了不少年。名气已经很大了。即使当时栖身刘表,那也至少是一大军区副司令员的角色。

而诸葛亮呢,老百姓一个,没有文凭,也没有工作经验。只有几个推荐信,那还是口头的。可是就是这样,诸葛亮还是让刘备低下姿态三顾茅庐,而且效果极佳,乃至成为千古佳话。

仔细分析诸葛亮自我推销的过程,不禁为诸葛亮叫好。在刘备三次到茅庐来请他时,他都作了非常周密的安排。

首先,诸葛亮在广告方面很下功夫。先是给当地的老百姓每人三块铜板,让他们每天说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你想想,谎言说一千遍都成真理,何况这话还有点正确性。后来这广告效果非常好,因为正好符合客户刘备的需求。

刘备就打听了:“谁是卧龙凤雏呀”。

情报机关就说:“这凤雏呀,是庞统,那小子一年到头不在家,居无定所,找不到。这卧龙吗,离这里不远,是南阳县里的一农民。”

刘备一想,要是他们真能安天下,我的理想不就能实现了吗。于是就带着关羽、张飞去找这诸葛亮。

第一次顾茅庐

当刘备第一次拜访时,刘备亮出了自己所有的军衔,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来访”,不想让诸葛亮授意下的门童给调戏了一下:“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当时仅存的傲气立马就到九霄云外了,只能低声说:“你就说刘备来了”。不想,门童说:“先生走了,不在家,10几天才回来。”

刘备这个气呀,心想你有啥了不起,说:“二弟,三弟,咱们走!”。这要是真的把刘备气走了,广告费不就白花了吗。诸葛亮早想到这点。他已经花了10两银子,让他的好友崔州平在路上等着。这崔州平,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正在刘备的品味档次。

当时刘备就请他到酒店喝酒。崔州平也是不负诸葛亮重望,把天下形势好好地给刘备分析了一下,说得刘备点头称是。刘备一想,连诸葛亮的朋友这样厉害,那小子没准真有几下子。

第二次顾茅庐

刘备第二次来访时,诸葛亮又请来两位朋友石广元和孟公威在路边的一个小酒店等着。刘备刚到,他们就把诸葛亮用好几天时间写成的两首诗歌唱出来。

刘备毕竟还是读过几天书的,一听,大声说好。一想这肯定是诸葛亮,可是一问,又是诸葛亮的朋友。这下,刘备对诸葛亮的神秘感更强了。他的朋友都这么有水平,这家伙绝对是个高人。

到了茅庐之后,不想诸葛亮还是不露面,只是让自己的弟弟出面招待。刘备这时对诸葛亮的看法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前的怀疑没有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此,诸葛亮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不过自我营销还要继续。   第三次顾茅庐

当刘备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先是让弟弟在远处等着,说自己昨天晚上才回来。当刘备到了茅庐时,又让门童说:“先生时差没倒过来,还在睡觉呢”。

刘备高兴地说:“没关系,我能等,他醒来再跟他说话”。

可这一等就“半晌”,大爷估摸了一下,这半晌至少有三小时吧。直到张飞气得要点火烧房子,诸葛亮这才有点慌张。

其实他也害怕张飞真把茅庐给烧了。

要是烧了,刘备也不要他,可不就鸡飞蛋打了。吓得他翻了一个身,可是当他看到刘备脸上没有焦急的神态时,又假装睡了一个时辰。

这时,刘备已经等5小时了,又饿又累。估计有点憋不住了,这时咱们的诸葛亮才醒,又吟了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至此,大牌已耍得差不多了,该露真家伙了。和刘备寒暄后,诸葛亮立马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霸业路线图,交给了刘备。

诸葛亮告诉刘备,现在市场很乱,竞争很激烈,曹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但那哥们势力大,你玩不过他,所以还是躲着他点;孙权那势力也不小,你可以拉拢他,跟我们一起打曹操,至于我们自己,那就是先占荆州,再取西川。

这下给刘备乐的,还没给你工资呢,就给我干了这么多活,啥也不说了,录取了。

我们现在的求职者很有必要学习诸葛亮的这一点,在面试之前做好功课,对所关注的企业多多了解,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如果你去面试的时候也拿出一份商业计划书,估计面试就八九不离十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从诸葛亮、刘备双方关系来看,大家一直觉得是刘备求诸葛亮出山,但实际上,是诸葛亮求刘备给他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但是他依靠自己的智慧,不仅让刘备亲自来“顾”,而且还三顾。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的用意在:

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司马徽称其可比扶持周800年的姜子牙和开汉400年的张良。姜子牙辅佐周文王,那是一流的相对一流的君,诸葛亮辅佐刘备,那是一流的相对二流的君,刘备之才连曹操都不如。

因此,姜子牙垂钓渭水,周文王为其拉车800步,刘备岂止3顾,或许800顾诸葛亮都不甘心。

2.诸葛亮当时很清楚,要辅佐刘备,其才能能否得以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刘备对其信任和依赖,所以他要摆出高姿态,让刘备深深地低下他高贵的头。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印象。

3.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只有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才会好好珍惜,诸葛亮就是让刘备好好珍惜他这个人才。

4.为什么是三顾,而不是4顾,5顾呢?因为诸葛亮预计刘备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一定要得到他。俗话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三为人们普遍的心理底线,三次而求之不得,刘备恐怕真的放弃了,那时诸葛亮哭都来不及,只能一辈子叹息怀才不遇了。

“国”就如同一个大职场。公司众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有职场得意者,有职场失意者。

诸葛亮可谓是成功求职的典范,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好背景、没有经验,但却成功地打入刘备集团的核心层。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几乎都会遇到求职找单位的问题。怎样才能从人才堆里脱颖而出,被用人单位接受,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懂得自我包装展示的求职技巧也很重要,这里面大有学问。在这方面,孔明先生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看三国”之小结:

从诸葛亮漂亮的求职经历,我们不免会得到一些启示。

试想,诸葛亮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氏小公司入股?其原因,绝不仅仅是所谓的“三顾茅庐”,而是经过周密调查、考察研究,确认刘备能成大器,确认给刘备打工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才干。

相比诸葛亮,现在大多求职者都是抱着普遍撒网的心态,然而,普遍撒网可能最后收起一张空网;有的放矢、重点捕鱼,也许更能钓到大鱼。

其次,找工作要懂得抓住机会,例如,若当时的刘备并不想找谋士,而只是想找个武将,那么诸葛亮去投靠他,一定不会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得到最大的重视和重用。

因此,找工作要懂得抓住时机,“在一个需要你的地方、找到一个需要你的东家”,这才是成功求职、并且得到最大重视和重用的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三国》:诸葛亮作隆中对——科学的预见性
诸葛亮是如何通过三顾茅庐考察刘备从而决定跟随他的?
【义读三国7】贤臣明主 千古传诵的遇合
京剧剧本一請諸葛
戏话三国戏《徐母训子》《三顾茅庐》《丹阳恨》《破黄祖》
NO.9 这人是有多大牌,非得要高高在上的刘皇叔亲自三请他!--《听四大名著,学国学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