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硕”系列讲座:徐可风

  • 1
    阅读:文章看得懂,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分析干扰手段
  • 2
    写作:万一预测不准确怎么办?——练习三个交际功能段落
  • 3
    翻译:翻译出来的中文不是“人话”怎么办?——通过口头表达来练

徐可风:各位考生,我是文都教育的徐可风。现在离考试的时间应该不多了,这个时候在我正式讲内容之前请大家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千万不要在考前当逃兵。下面我就针对英语这一门课和大家重点谈一谈。可以说每年考研绝大部分失败的人死就死在英文这门课,那对于英语的各个题型大家很清楚,我对于每个题型我就从三个层面和大家聊。

第一,这个题型现在我们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第二,面对这个困境我们解决这个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最后,我要给大家针对这个困难、针对这个关键给出一点点小小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每个题型我们都分这三个层面聊。

那咱们就开始聊吧,聊的过程当中,我可能要用到咱们文都的很多在课堂上碰到的具体的例子,因为很多东西单单理论是不够的,关键得有实例去证明它。咱们先从哪个聊呢?考研英语,就像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当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谁?肯定是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所以我们经常有这么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谈谈阅读吧。

阅读我们现在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呢?可以说就是这个,你看这个阅读理解的文章,哎呦文章看懂了,但是一作题,题目基本上全部错掉,这就是你现在最大的困境,所有同学你想想是不是这样?文章基本看懂,但题目就是作不对,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与此了吧。

如果说那个文章我看不懂,这个题目作不出来,那没什么话可说,但是文章看懂了,题目作不出来,原因在哪?这个困境的关键点在哪?我告诉大家不在于你的词汇量上,不在于你对句子的语法的掌握上,而在于你对命题者在命题的手段上缺乏一个洞悉,缺乏一个了解。

可以说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命题者,甚至于同样一个题目,不懂的命题者在选择项的设置上,他能够让同样一篇文章同一个题目的题难度截然不同,这就在于对于干扰选择项的难度的设置上,所以说刚刚出现那个困境,文章看懂,题目作不出来,关键就在于你没有搞清楚命题者在设定这道阅读理解题的干扰项的时候用到的干扰手段,这才是关键所在。

那干扰手段我们怎么去破解这个问题?给个小建议大家吧,现在离考试时间已经不远了,不要再盲目的去作题了。不要再盲目的去作题了,我知道有很多同学他可能手头买了很多模拟题、很多预测题,但是我告诉你,你做模拟题、做预测题基本上都在浪费时间,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模拟题跟预测题并不是命题单位所出的,永远要记着在考研当中中国只有一个命题单位,就是教育部的考试中心,也就是说有考试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题目的命题思路,和那些模拟题跟预测题的出题的思路是不是吻合,这是值得我们去疑问的。

所以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当中,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模拟题、预测题上面,应该回归到真题。回归到真题怎么去做呢?就是把之前你作错过的真题的题目拿出来去分析,这道真题为什么我做错了?这个选项为什么当时我上当了?看看这个选项的背后是不是命题者用到了一些干扰手段在里面,这才是破解阅读困境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你别看阅读真题这么多,这么多年的真题,但是说白了从测试学这门课上来说,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阅读理解的干扰选项,干扰手段用来用去也就那么七种。哪七种呢?我大概和大家说说吧,反正这个东西我们在文都的课堂上也经常说的。

第一个,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的他硬是要弄出一个来。举个例子吧,像有一年的真题,他里面提到可以去预测,他说有个公司是预测乌克兰的危机,原文只是说预测乌克兰的危机,有个选项他是这么说的,大家认真听,文章说乌克兰的危机变成了现实,你看这个原文只是说预测这个危机,结果选择项说这个危机变成现实了,危机变成现实这个(英文),是不是原文没有的,无中生有出来的,这是第一种干扰手段。

第二种,自相矛盾。这个谈的东西跟原文的内容完全是相反的,这个例子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三种叫什么呢?偷梁换柱。换了个主课题,换了个条件、换了个范围、换了个时间。举个真题吧,有一年考到谁?美国的总统,考到美国历史上的总统,他提到美国历史上有个总统叫(英文)。他原文是这么说的,说这个美国总统他释放了他跟一个女奴隶的私生子,结果那个选择项就说,这个总统把所有奴隶的孩子都释放了,你看这个范围是不是扩大了,原文只是说释放了他跟那个奴隶的私生子,只是释放了这个孩子,结果选择项说把所有的奴隶孩子都释放了,范围给偷换掉了,错掉了。

那第四种干扰手段叫什么呢?答非所问。又有一年的真题是这样的,他问的是IQ test,智商测试要求我们做什么?结果他有一个选择项原文里面有的,但是那一个选择项的内容却不是IQ测试要求我们做的,而是一个智商普通的人提出来的问题,我问的是智商测试要求做的事情,结果你回答另外一个普通人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错掉了。

第五种是什么呢?我告诉大家,第五种叫断章取义。这最新的真题,2012年的真题,他提到一个概念,他说就是这个同僚压力,原文是说同僚压力有Positive 和negative的影响,有积极的跟消极的影响,结果那道题的选择项,四个选项有三个选项只提到反面的,说这是不好的,说这是消极的,说这是误导的,你看原文提到好与不好结果那三个干扰项只提到不好,没有提好,断章取义,错掉了。

刚才说第五种,第六种叫什么呢?常识陷井。Common sense常识陷井。我们经常有同学会有这个感觉,可能包括是有一些以前有很多一些误导性的技巧说你看这个选项,你只要看到有一个选择项跟我们的常识差不多的,那个选项就是对了,你看真题里面就有一个反例了,他就搞的一个陷井在那里。

他那个真题里面是考什么呢?他那道题是说人的身体的增长什么起到关键的作用?他有个选项是什么呢?经常锻炼,我们的常识是不是告诉我,我们天天努力锻炼身体就能长高,结果那个不是答案,因为原文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锻炼的问题,所以这种用常识去作题很容易掉进常识陷井当中。好了,那同学们第七个干扰手段是什么呢?我不告诉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审题三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五意识”
英语四六级通关支招
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及解题技巧,全品告诉你答案!
高考阅卷老师大揭秘:现代文阅读通关宝典
高中语文选择题该怎么提高正确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