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与散文解题思路比较表

小说与散文解题思路比较表

小说解题思路

专题26

散文解题思路

专题27

专题28

比较说明

一情节类

1.概括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概括情节大意

篇目:

1.最后的黄豆

2。第九车箱

3。审丑;

4。保护人;5。面包;

6。董师傅游湖;

7。侯银匠。

 

51面包

61游湖

一词语类

1.词语含义==释词义+指作用+表感情

2文章题目的作用:A点出主要事件,B提出中心,C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D引起读者兴趣,E文章的线索,F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等,暗示主旨。

篇目:

1父亲的树2。海市

3。听雨

4。坑道口外有一棵桃树

5。悲壮的超越。

 

9竟、

14坑道口桃树

篇目:

1.青衫;2。在西域读李白;3。是那片古趣的联想;4。旧燕;5。幽径悲剧;6。匡庐晚钟。

6此、

10卷藏、

16如此、201背十字架、22感觉

一.小说的情节类题型与散文的词语类题型迥然不同。

二.散文的9句段作用、10选材作用与小说的3情节作用比较:9侧重于结构、内容上的客观作用,10侧重于作者在抒情写意上的主观故意,3情节对情节的作用要依其位置而定。

2.情节设计(同12

3.情节作用==

对情节

对人物

对主题

对环境

细节

1.3嚼黄豆的作用

2.1乘车

22来信

33报道

44家务

63赵无定心理

71董师傅人生观

2.句子含义==关键词+修饰限定成分+上下文

6酸楚、17弘扬

3青衫老而不散、7生动了大唐山水、

202永远背下去

3.赏析句子==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2树桩、10俗人

14旧燕伤感、

19古藤悲愤

4.结构线索。结构运行模式:A基本式B.摇摆式;C.意识流。

几种线索:事情演变过程,人物活动,具体物件.双线结构.

 

9.句段作用==

形式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16生不逢时

8剑城的冬天、13燕巢

二人物类

5.人物性格:

从环境看

从情节看

从刻画手法看

 

 

 

6.赏析刻画手法(同13

12撒豆

32侧面

31曾大爷

42玛兰

5.丈夫

622董师傅

72侯银匠

二要点类

4.归纳要点==定范围----抓关键----作比较---整合信息形成答案。

112听雨的人生境界

12燕子生活情形

三.小说的5人物性格和散文的72人物特征有相同之处,但有真假之别,来源也不相同。如曾大爷的性格与赵树理性格的比较。

5.评价作者观点==引用作者观点+表明自己态度+说明理由

 

15古今协调

25对“征服了一座山”的看法

7.领会创作意图== A。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人物品质;B,通过人物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C。借助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6.概括主旨概括主旨要据形悟神,做到“五看”:看题目、看首尾、看抒情议论句、看作者生平背景、看散文的题材。

 

11对剑桥古趣的联想的主题

三主题类

8.把握主题==

1从环境上看主题

2.从情节看主题

3.从人物看主题

4.从结构和手法看主题

 

53面包

三特征类

71景物特征==景物特征(形声色味)和内在品质(精神本质)+景物的寓意或象征意义+景物中寄托的作者感情/景物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把树比作旗杆的象征义

24庐山特点

四.小说的主题与散文的主题在实质和概括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小说的主题决定于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它来源于环境、情节、人物的描写和手法的运用;而散文主则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它来源于据形悟神,要求“五看”,其中关键是背景和题材。

9.标题作用

1设置悬念2.作小说线索3.为塑造人物服务4.推动情节发展5.表现主题

14最后的黄豆

34审丑

72人物特征:

从作品对人物进行的多侧面多角度描写中抓住关键词语提炼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兼顾正反内外等方面。

1砍树人和父亲、13战士群象

5李白的特征

五.小说的标题和散文的标题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相同点是都可以点明时地人事等背景、作行文线索、暗示主题等;不同点是小说标题跟情节、人物有关,如设悬、推动情节、为刻画人物服务,而散文标题则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

四环境类

10.社会环境==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73花轿对写侯菊的作用

四手法类

8.结构特点==作者思路,一般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看结构特点要看:A.段落层次,段间关系.B.主次详略,C.过渡照应。

8

23“这么一想”的承上启下作用

11.自然环境== 1渲染故事气氛;2奠定情感基调:A清静和平,B.热闹生机,C,萧索孤寂/冷清沉闷;3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4推动情节发展;5暗示社会环境;6通过象征意义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主旨(或深化作品主题);7。交代人物的活动背景,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24荒原圆月

10.选材作用==按被问对象的位置定作用+看对象有无对比/反衬/突出/强调作用

5戈壁对海市的作用

111古诗文对听雨的作用

2插入韦尔乔的画的作用、

17写其它藤萝的作用

六.小说中的11自然环境描写与散文中的71景物特征有异同:同是写景,但小说中的写景是配角,只起铺设环境氛围或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而散文中的景物不仅可以当配角,还常常当主角,如白杨树、旧燕、藤萝,作者往往托物言志,借以表达主题。

五手法类

 

12.设计情节手法==节奏与详略

巧合与误会

串连与并连

延迟与突转

悬念和悬尾

伏笔与照应

明线与暗线

对比、衬托、铺垫等

 

 

 

11.修辞手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揭示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

 

9引用、比拟、排比、反问

七.手法在散文中的地位要比小说高,这是因为散文要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主题)借助于零碎的跨时空的素材表达出来,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必然要依赖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而小说则只需要在环境、情节、人物上下功夫,主题自然而然就有了。

13.刻画人物手法==在情节进行中,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74侧面描写,明写侯菊暗写侯银匠

12表现手法.==使用的手法+内容+效果/作用

 

18将古藤悲剧扩大为幽径悲剧的作用

14.描绘环境手法

A。写自然环境B。写社会环境

 

13.表达方式==确认表达方式+在内容上的具体表现+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15.语言表达技巧,

包括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作者语言除风格外,还有遣词造句和修辞句式等方面的特点.

 

14.人称作用==确认人称+结合原文分析人称在表达上的作用

 

 

16.表现手法6种,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艺术特征、构思技巧等,详见《53P256--262

6.32修辞

2.3第九车箱人称

五探究类

15.探究意图==

理清文脉+整合提炼+提出独特意见.

4对树桩的悬想、7看海市、18对文题“壮士的超越”的理解

11探究作者在剑桥古趣联相中的思想感情

八.探究题的异同:小说侧重于探究作品中的文化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读者作个性化的阅读,发表个人独到的看法;而散文则侧重于探究作者选择某材料、采取某艺术手法的意图,这往往与抒情写意或增强表达效果有关。

六探究类

17.探究题==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第九车箱思考

44董师傅人生启示

64“保护人”的内涵

18.综合判断

11

41

 

16.综合判断

12

15

1

4

21

 

 

 

                                                          泰来高复201303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小说鉴赏的基本思路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系统复习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及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最后一课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答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