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高考情报之“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①5年重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②5年趋势: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强化趋势。
③1年预测:高考多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两个及其以上区域的对比分析,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猜想  结合不同的区域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样题1】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区域内年降水量为200—400 mm;图乙为该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甲、图乙,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贺兰山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描述其东西部气候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其对宁夏平原的有利影响。
(3)贺兰山东坡山麓与宁夏平原排灌条件有何差异? 
【解析】  (1)依据图示,注意从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和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两个角度阐释宁夏平原的成因。(2)依据贺兰山的屏障作用,从气温、降水方面描述其东西部气候特征方面;从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西侧有沙漠,东坡是迎风坡。(3)从地势高低角度谈排水和灌水的差异。
【答案】 (1)地壳运动,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流水搬运堆积而成。
(2)差异: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西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有利影响:贺兰山冬季阻挡西北寒冷气流,遏制沙漠向东扩展;夏季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增加水源补给。
(3)贺兰山东坡(坡度较大)需提水灌溉,但排水良好;宁夏平原可自流饮水灌溉,但(排水不畅)易引发土地盐碱化。
【解后反思】  本题以示意图为信息载体,突出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差异的分析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例如,分析气候差异可以关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纬度位置、地势高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等方面入手。复习时可以就某个或者某几个典型区域为例,进行自然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差异的对比和总结。
【样题2】  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2)比较M、N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2013年4月6日12时42分,在印度尼西亚(南纬3.5度、东经138.5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70公里。
(3)分析该区域地震、火山灾害较多的原因。
(4)简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
【解析】  (1)地理位置分析应考虑交通位置、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等。(2)气候特征应考虑气温和降水特点与时间的组合状况;根据地理位置推断气候类型,进而对气候特征进行比较。(3)地震、火山灾害与地质构造、板块运动有关。(4)地形类型的差异影响农业基本部门的构成。
【答案】  (1)地处“十字路口”,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北衔接亚洲和大洋洲;赤道横穿该区域,多岛屿、半岛和海峡。
(2)M地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纬度低,水热充足,为旱雨季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N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为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在此交会,故多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4)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在广大的山地、丘陵地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发展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解后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气候特征、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该类综合题的解答特别强调答题思路的构建。例如本题,描述地理位置要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分析气候特征需要考虑水热季节分配状况;地震、火山灾害受板块构造的影响。所以,平时复习中一定要训练构建答题思路的能力,提高得分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六大策略“把脉”区域地理
全国二卷文综答得如何?地理难?看哈三中名师的分析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认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时训练
2012年高考真题汇编专题七:区域、区域差异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和比较方法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