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宁曾孙甘卓为何不但不能勤王,还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是益州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县)人。《三国志》记载,其子甘瑰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

但其实甘宁的后裔还有一支比较发达的。甘宁另一子甘述,官至尚书;甘述之子甘昌,官至太子太傅。

到了甘昌的儿子甘卓这一代,东吴灭亡了。

这一年甘卓只有二十二岁,要他站出来救国,实在也是强人所难。他甚至不是家中的长子。他能做的,只有顾好自己。

东吴没有了,复国也无望,甘卓只有认命,想出仕,也只有做晋朝的官员。他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获察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常侍

太安二年(303年),石冰在扬州境内作乱,甘卓平乱有功,封都亭侯。

东海王司马越掌权,任命甘卓为参军,外放补离狐县令。

时值八王之乱,甘卓弃官回江东避乱,途中在历阳遇到有意割据江东的陈敏。甘卓和陈敏谈得投机,约定合作,甘卓的女儿甚至嫁给了陈敏的儿子陈景。

永兴二年(304年)陈敏起兵,自号楚公。如果陈敏得手,甘卓也将重复祖上的道路成为江东名将。

但是名将周处的儿子周玘等江南大族不愿听命,陈敏任命的右将军顾荣也对他阳奉阴违。永嘉元年(307年),周玘以同乡之谊策反陈敏弟弟陈昶的部将钱广杀了陈昶。钱广勒兵朱雀桥南,陈敏派甘卓讨伐。

周玘和顾荣闻讯,又去策反甘卓。

顾荣是东吴老宰相顾雍的孙子,为官有能力,能够在八王之乱中幸存,显然也有审时度势的本事。甘卓对他一向敬重,见陈昶已死,也觉得陈敏前途堪忧,决定不给陈敏陪葬了。

他诈称有病,迎回了自己的女儿,也算公私兼顾了。

陈敏败亡,甘卓又成了朝廷功臣。

琅邪王司马睿奉司马越之命出镇东吴旧都建,安定江南,授甘卓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司马睿与都督扬州诸军事周馥起冲突,又征讨民变首领杜弢,甘卓都参与其中,多所擒获,以前后功,进爵南乡侯,拜豫章太守,不久迁湘州刺史,又进爵于湖侯。

不久,司马越病死,西晋被匈奴建立的汉国所灭,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即晋元帝。东晋初建,因为天下未定,特事特办,对孝廉不考试,只对秀才依旧策试。甘卓上疏认为对孝廉、秀才应该一样考试,可以给自己治下的湘州一点时间。但朝议不许。

于是甘卓自己精选人才,最后选了一个秀才叫谷俭。当时的秀才们听说要考试,都吓跑了,结果只有谷俭一个人到场,于是考试就没举办。谷俭其实无心功名,但怕这次自己再不顶上,别人就要以为湘州没人才,把湘州看扁了,于是上表请求考试自己,一举高中,当了中郎。这又违背了他不做官的本心,于是他又弃官回家了。

晋元帝升任甘卓为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假节督沔北(今湖北北部)诸军。本来梁州是魏灭蜀以后设立的,但当时蜀地已经有了成汉政权,此时东晋的梁州治所是襄阳。

甘卓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不收估税,市无二价;甘卓还把境内所有鱼池的税款全部赠施给贫民,当地都称许。

然而,作为一方大员,甘卓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更大的风波:镇守武昌的江州刺史、晋武帝的女婿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逼宫,邀请甘卓一起!

甘卓表面上答应,但心里并不想。王敦起兵后,甘卓不但不响应,还派参军孙双劝阻。王敦惊讶于甘卓出尔反尔,说自己只是想清君侧,并不是想逼宫,事成之后可以让甘卓进爵为公。孙双回报,甘卓犹豫不决。

有人劝说,可以继续装合作,等王敦逼宫了再讨伐。甘卓拒绝了,说自己以前对陈敏也是如此,以后别人要怎么说我?

这时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也遣主簿邓骞说服甘卓学齐桓公、晋文公,起兵勤王。甘卓说,齐桓公、晋文公不是我能比的,但勤王的确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参军李梁吹风:现在就像当初两汉之交,隗嚣陇右,他的手下窦融以河西归顺汉光武帝。王敦赢了,您就是他需要倚重的方面大员;王敦输了,朝廷一定会让您取代他。您何必主动下场呢!

邓骞当场回怼:襄阳比不得河西。等王敦大获全胜了,稍做手脚就能让您受制于人。

这时候甘卓还是拿不定主意。邓骞便继续说:您不能两边都不帮吧?这就是两边都得罪了。王敦的军队才一万多,能留下五千人守城就不错了,您的兵力是武昌守军的好几倍。您有威名,您的军队都是精锐,顺江而下直袭武昌,就如摧枯拉朽。等您打下武昌,再发挥本领安抚两州百姓,百姓就会争相归附。当初您祖宗的老同事吕蒙不就是这么做的?

就在甘卓犹豫的时候,王敦也担心甘卓与自己为敌,于是派参军乐道融去说服甘卓一同起兵。然而乐道融心向朝廷,反而劝甘卓勤王。

甘卓终于下定决心起兵讨伐王敦了,与巴东监军柳纯、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谭该等十余人发布檄文声言王敦罪状,遣参军司马赞、孙双奉表入朝,参军罗英到广州联络刺史陶侃,参军邓骞、虞冲到长沙鼓励司马坚守。这时候,司马承正在被王敦的表弟魏乂攻打。

晋元帝君臣得知甘卓如此,大呼万岁。武昌百姓则被吓得逃散。元帝下诏,迁甘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仍为梁州刺史。

然而这时候作为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干部,甘卓却又犹豫了,觉得等友军到齐了更有把握,磨磨蹭蹭到了猪口,竟然停了几十天没有前进,还想先救司马承。司马承虽然自己被困,却仍然建议甘卓不要管他,等打下武昌,长沙自然解围。

然而直到王敦攻陷京城,甘卓仍然没有进展。即便如此,王敦不敢忽视背后的威胁,便派甘卓的侄子行参军甘卬去说服甘卓。由于掌握了朝局,王敦也得到了驺虞幡,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命令甘卓罢兵了。

甘卓哭着对甘卬说:知道皇帝和太子都没事,我就安心了。我也不是威胁朝廷的人,如果我进取武昌,把王敦逼急了挟持皇帝,也不好收场。

于是下令回军襄阳。

都尉秦康说:只要断彭泽道路,打败王敦并不难啊。乐道融也劝说。

但甘卓还是决定回军。说好的救司马承,最后也救了个寂寞,司马承被俘杀。乐道融也忧愤而死。

甘卓回襄阳后,性情大变,举止失常。他照镜子看不到头,看庭中的树却看到自己的头在树上,就心生厌恶。他家的金柜也发出了奇怪的悲鸣声。

主簿何无忌(从年代上讲,应该是和晋末那个名将同名同姓而已)和家人都劝甘卓加强警觉,防备王敦,但甘卓不但不听,反而动怒。不仅如此,他还命士兵解甲大规模屯田,完全不留兵作防卫,功曹荣建劝阻,他又不纳。

而王敦只要有机会让甘卓从地球上消失,就不可能心慈手软。襄阳太守周虑就收到了王敦的密令。

周虑察觉到甘卓没有防备,就骗他说:这一年,湖里的鱼很多。

甘卓竟然真的派左右去捕鱼。

这下周虑不客气了,把甘卓全家都打包带走了。

等王敦被平定了,甘卓才被追赠为骠骑将军,谥号敬。

经过三代,他已经被描述为丹阳人,地地道道的吴人,而不是曾祖父那样的蜀人了。

而且——无关地域歧视地说,显然,曾祖父的一些出众的品质,在经过三代稀释以后,遗憾地没能遗传到他身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茂后人东晋初期将领甘卓人物生平简介
王敦之乱摧枯拉朽,戳破魏晋风流的画皮
古城长沙(上)
激荡四百年:司马睿专心安内祖逖病逝,王敦铤而走险悍然起兵
魏晋风骨 | 王敦之乱,是阴谋还是无奈
东晋立国(6)“琅琊王氏”的历史顶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