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碑让日本人一见便流泪?(图)

什么碑让日本人一见便流泪?(图)

2012-10-14

 什么碑让日本人一见便流泪?

                                                                                                               郑文公碑局部文字

                                     
                                                                                                                                       郑文公碑》

                                                                                                                         郑道昭雕像


                          天柱山魏碑亭

日本的书道深受中国书法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的碑刻都受到日本书法家的临摹。在中国大地上,有一块国人并不熟悉的碑,却被日本人推崇备至。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书法界的人士以到中国亲眼看到这块碑而荣,而每当他们虔诚地来到这块碑前,一个个便热泪盈眶,双手合十地膜拜。

这块碑便是天柱山“郑文公碑”。昨日,我有幸来到山东平度市天柱山,沿石级一层层攀缘,终于在绝壁处见到了这块极具文化价值的碑。

天柱山矗立在平度市北部,山并不高,但四周都是平原,因而以 “孤峰秀峙、如柱擎天”而得名。这样一座光秃秃的山能够名扬海外,是因为山中有13处东汉、北朝等时期的摩崖刻石,是我国极其珍贵的书法艺术瑰宝。特别是郑道昭所刻的“魏碑”,使这座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价值。

北朝时,如今的山东平度、莱州统属光州管辖,身为光州刺史、平东将军的郑道昭喜好访道拜仙,乐游名山秀水,他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来到天柱山镌刻了《郑文公碑》等碑刻。此碑座落在天柱山之阳的云崖上,碑身由一块天然之碑状石,于碑阳处稍加凿磨而成。碑高3米半,宽1米半,碑文19行,行多为50字,计881字。其内容系记载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和一些著作。此碑结字宽正,笔力雄健,体现了北魏时期由隶到楷的变革,因而郑道昭与东晋王羲之并称“南北书圣”。清朝书法家包世臣称此石刻为楷隶之极,近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为此石刻题字“瑰玮博达,绝壁生辉”。

由于年代久远,我伫立在这块碑前,虽认真辩认也无法看清上面的文字,当地一位书法家介绍,《郑文公碑》作品的基本笔法,上溯先秦笔画浑成、骨力内含的特点,吸收了汉隶的跌宕瑰丽、沉稳又见爽利的姿态,凝重浑朴的隶书风格被清丽飘洒的楷书风格代替,有隶楷过渡的痕迹。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字字不呆,笔笔不苟,通篇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
    清代以前,《郑文公碑》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将郑道昭父子的刻石记入他的权威著作《金石录》中。到了清代,“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主张的提出,像一阵惊雷,震醒了沉闷麻木的书法界,从此突破了贴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视野开阔的天地,《郑文公碑》因而得到尊崇。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专程登上此山,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我站在天柱山顶,看到登山的路荒草凄凄,估计除了日本人来膜拜外,没有几个国人来此。唯其如此,《郑文公碑》便以一种孤傲的姿态耸立在天柱山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北圣”与平度天柱山魏碑
潘良桢先生临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上)书法欣赏(四)《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分为上
《郑文公碑》高清照片
《郑文公碑》
北魏《郑文公碑》(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