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学教科书》

第一课 经学总述

代之时,只有《六经》。《六经》者,一曰《易经》,二曰《书经》,三曰《诗经》,四曰《礼经》,(即今《仪礼》。)五曰《乐经》,六曰《春秋经》,(次序依《汉书·艺文志》。)故《礼记·经解篇》引孔子之言,以《诗》《书》《礼》《乐》《春秋》《易》为《六经》。若《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咸为记《春秋》之书。《周礼》原名《周官经》,《礼记》原名《小戴礼》,皆与《礼经》相辅之书。《论语》《孝经》虽为孔门绪言,亦与《六经》有别。至《尔雅》列小学之门,《孟子》为儒家之一,《中庸》《小学》咸附《小戴礼》之中,更不得目之为经。西汉之时,或称《六经》,或称六艺①。(见《史记·孔子世家赞》及《滑稽列传序》。)其后《乐经》失传,始以《孝经》《论语》配五经,称为“七经”②。(见《后汉书·赵典传》注。)至于唐代,则《春秋》《礼经》咸析为三,(《春秋》分为《公》《谷》《左氏》三经,而《礼》之外并以《周礼》《礼记》为经,且误以《礼记》一书为本经。)立“三传”“三礼”之名,合《易》《书》《诗》为“九经”③。(唐开成石经④则合《论语》《孝经》《尔雅》并为经书,而《经典释文》⑤则《春秋》仅为一经,加以《论语》《孝经》为九经,兹用顾亭林⑥之说。)北宋之初,于《论语》《孝经》而外,兼崇《尔雅》《孟子》二书,而十三经之名,遂一定而不可复易矣。及程朱表彰《学》《庸》,亦若十三经之外复益二经,流俗相沿习焉。不察以传为经,(如《左氏》《公羊》《左氏》是也。)以记为经,(如《小戴礼》是也。以群书为经,如《周官经》《孝经》《论语》《孝经》是也。以释经之书为经,如《尔雅》是也。)此则不知正名之故也。(参用龚自珍《六经正名说》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学
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的内容、流传与古代文明研究(二)
《礼记》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的地位
“六经”系统的生成 | 景海峰
从汉儒到宋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