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辞》赏析讲义(第21讲:《橘颂》、《悲回风》)

《楚辞》赏析讲义(第21讲:《九章》赏析

教学内容:《九章.橘颂》、《九章.悲回风》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九章·橘颂《九章. 悲回风》的基本内容;赏析诗文;领会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九章·橘颂》和《九章. 悲回风》诗文讲解。

一、九章·橘颂》解读与赏析

柑橘甘美称皇树,华夏楚天遍城隅。形态俊逸颇养眼,枝繁叶茂花垂珠。

受命不迁如鸿儒,深固难徙志不渝,忠诚坚贞品格高,屈子咏物抒情趣。

《九章.橘颂》是屈原著作中的名篇,共36行。这是一篇缘物寄情的咏物诗。作者通过对橘子的歌颂,以橘子的形象和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描写,用以赞美不随波逐流的坚贞个性和高尚人格。

【原文1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以上为第一段)

【注释】

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
  
橘徕服兮: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这两句是指美好的橘树只适宜生长在楚国的大地.
  
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禀性、天性。 
  壹志:志向专一.壹,专一.这两句是说橘树扎根南方,一心一意.
  
素荣:白色花。 
  曾枝:繁枝。 
  剡棘:尖利的刺。 
  抟:通“团”,圆圆的;又一说,同(圜huán),环绕,楚地方言。 
  文章:花纹色彩。 烂:斑斓,明亮。
  
精色:鲜明的皮色。 
  类任道兮:就像抱着大道一样。类,像。任,抱。 
  纷缊宜修:长得繁茂,修饰得体。 
  姱:美好。

【译文】

橘子树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

【原文2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原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以上为第二段)

【注释】

  嗟:赞叹词。 
  廓:胸怀开阔。 
  苏世独立:独立于世,保持清醒。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
  
横而不流: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

 闭心:安静下来,戒惧警惕。
  
 失过:即“过失”。
  
 秉德:保持好品德。

愿岁并谢:誓同生死。岁,年岁。谢,死。 
  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通“丽”。 
  梗:正直。 
  可师长:可以为人师表。 
  像:榜样。

【译文】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
【赏析】

九章·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橘颂》赞颂橘树之美。“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之“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在谋篇立意方面,诗人通过赞颂橘树灿烂夺目的外表、坚定不移的美质和纯洁无私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在文章脉络方面,全诗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开头至“姱而不丑兮”),重在描绘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本节

虽然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却透出诗人对“嘉树”的赞美之情。

第二段(“嗟尔幼志”至文末),诗人热情讴歌橘内在的精神品质。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有其理

在写作方法方面,《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在《九章》中,《橘颂》的内容与风格都比较特殊,毫无失意的悲愤情绪,情调十分开朗乐观。作者托物言志,巧妙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也和遭馋被废、不改操守的作者叠印在一起。这样既沟通了物我,又融会古今,由此营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这种借咏物来寄志的写法,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给后代以积极影响。

就诗歌写作的艺术技巧而言,《橘颂》全用四字句,间以“兮”字做衬。这种句式,简朴而有节奏感,适合于表现青春进取的内容,将诗人对橘树所象征的精神追捧宣泄得淋漓尽致,感情汹涌奔泻,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咏物诗的开山之作。“兮”字放于句尾,说明诗人创造的楚辞体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

二、《九章·悲回风》解读与赏析

《九章·悲回风》

九章·悲回风》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以首句命名,抒写作者遭受邪恶势力的打击、政治理想无从实现的悲哀。全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心理刻画手法上的高妙,未见事实之叙述,全是作者心理活动的展现,其次是多运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原文1

九章·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
,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
,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
,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
,窃赋诗之所明。(以上为诗文第一段)

【注释】

回风:旋风,秋季的大风。

性(shēng):通,生命。

声:秋风吹动的声音。倡:通

暨():慕求。志介:志节。

盖:覆盖,遮掩。

苴(chá):枯草。比:混在一起。

荼:苦菜。荠:甜菜。

茝(chǎi):白芷。

相(cháng)羊:同徜徉,自由自在的徘徊,指云儿自由飘荡。

介眇(miǎo)志:介,耿介持守。眇志,高远之志行。眇:通,远,高。

【原文2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
,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
,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
,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见兮
,心踊跃其若汤。
  抚佩衽以案志兮
,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
,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
,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
,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以上为诗文第二段)

【注释】

曾:通,屡次。

掩:通,止。

寤:醒,这里指起床。

于邑:同郁悒,郁闷。

糺(jiū):通,纠结。纕(xiāng):佩的带子。

膺:胸,这里指护胸的衣服。

仍:因循。

存:客观存在的事物。仿佛:模糊不清。

案:同,按捺,抑止。

曶()曶:同忽忽,很快的样子。

薠(fán)蘅:薠,蘅皆为芳草名。

以:已。不比:比,聚合。不比,分散飘零。

吟:呻吟。抆:擦拭。

【原文3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
,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
,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
,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
,讬彭咸之所居。(以上为诗文第三段)

【注释】

眇眇:同渺渺,遥远不清楚。

景:通,影子。

闻:耳听。省:目视。想:心想。

声:指秋风。

邈:距离遥远。

缥:缥缈。绵绵:隐约不绝,若有若无的样子。

翩冥冥:黑夜里飞舞,指梦中思绪。

流风:顺风漂流。

【原文4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
,遂倏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凉兮
,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
,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磕磕兮
,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
,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泛潏潏其前后兮
,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
,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
,刻著志之无适。(以上为诗文第四段)

【注释】

雌蜺():虹的一种,古人认为内层色彩鲜艳的虹为雄性,称虹,外层色彩较淡的虹为雌性,称蜺。标颠:最高处,指虹的弓形最上部。

青冥:青天,摅:舒展。

湛:露厚重。

风穴:神山名,在昆仑山上,是北方寒风风源之地。

磕磕:水击石发出的声音。

轧:轧忽之省文,长远貌。

潏()潏:水涌出的样子。

信期:固定的时间。

光景:日月之光。

黄棘:神话中的树木名。策:鞭。

心调度:仔细考虑。

刻著志:下决心。

【原文5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
,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以上为诗文第五段,即结尾。)

【注释】

悐()悐:同惕惕,忧劳,恐惧。

子胥:伍子胥,传说其被吴王夫差赐死之后,尸体被抛入江中,神化而归大海。

申徒:申徒狄,殷末贤臣,力谏纣王不听,抱石自沉而死。

骤:屡次,多次。

任:抱。

絓(guà)结:牵挂郁结。

蹇(jiǎn)产:曲折纠结。释:解开,消释。

【译文】

悲痛回旋之风摇落蕙草,我心中郁结内自感伤。

物有因美好而本性凋丧,声有因隐微而不能起唱。

何以彭咸产生的思想,与其心志相联系能始终不忘。

遭遇万变其中情由岂能遮盖,虚伪做作又怎能保持久长。

鸟兽鸣叫呼号它们的同类,鲜草枯苴杂合就没有芬芳。

鱼儿叠起鳞片自己显示特别,蛟龙隐藏起它身上的纹章。

苦荼甜荠不在一块田里生长,兰草芷草在幽深处独含清香。

想那佳人是永久美丽的,经过几代之久能自求多福。

远大的志向所达到的高度,爱白云在天空自由飘浮。

耿介抱着远大志向感于世事,私下赋诗来明白倾诉。

想那佳人与众不同的胸襟。折采杜若申椒自我安排。

屡屡悲慨哽咽连声叹息,独自隐居伏处思绪满怀。

涕泪交流真是十分凄凉,思量着难以入睡直到天亮。

过尽了漫漫的长夜,留着的这点悲哀仍不消亡。

醒来后从容地周游四方,姑且以逍遥自在自我支持。

伤感叹息实在太可哀怜,心气郁闷总不能停止。

纠合忧思之心作为佩带,编结愁苦之情作为背心。

折下若华之木遮蔽日光,任随飘风乱吹循着各种路径。

存在的事物迷迷糊糊辨不清,心却跳跃著有如汤水沸腾。

抚着玉佩衣襟抑制激动的心情,怅惘失意中便动身出行。

岁月匆匆有如水流,老年也缓缓地将要到来。

白薠杜蘅枯槁而节节断离,芬芳鲜花已消歇不再并开。

可怜思念之心不能止住,证明这些谎言不可信赖。

宁愿忽然死去从流而亡,不忍心再作此常愁之态。

孤独的人悲叹着拭去泪水,被放逐的人受贬谪不能返回。

谁能满怀思念而不心痛?清楚地听说彭咸的所作所为。

登上石山向远处瞭望,道路纡远而又静默。

进入光影声响都无回应之地,听闻省视思索一无所获。

愁思郁郁没有一点快乐,居处总戚戚悲凉不能自解。

心中有所束缚挣扎不开,血气缭绕自我纠缠打结。

静穆时渺渺没有边际,苍莽处茫茫没有形态。

声音隐蔽而能相感应,事物纯美却每多无奈。

渺渺漫漫不可量度,悠悠长长不可收束。

愁心深重常自感悲痛,疾飞高远也并无欢娱。

乘着大波顺风而流,将托寄在彭咸所居之处。

登上岩石高高的陡峭河岸,处于雌霓副虹的高颠。

依凭着青天舒展一道彩虹,于是刹时间已摸到苍天。

将浓浓成团的露水吸饮,用纷纷凝结的寒霜漱口。

倚着天上风的穴口休息,忽然全部了悟因而悲忧。

凭靠着昆仑山下视云雾,依傍着岷山看清江流。

害怕急流中水石撞击之声,听着涛声汹汹的怒吼。

心思纷纷乱乱没有规律,精神迷迷惘惘没有头绪。

波涛互相倾压难以趋从,连绵起伏奔流着哪儿停住?

心如飘浮翻飞一上一下,像两翼在左右摇动拍击。

像泛滥的大水前后奔涌,伴着涨落定时的汛期。

观看那火焰与烟气相因而生,窥察那云朵与雨滴所以集积。

悲慨霜与雪一起降下,听着潮水波浪震激。

我借着光与影来来往往,使用棘刺做成的弯鞭驾御。

去寻求介子推隐居之地,再见一见伯夷放逐之处。

心里惆怅不已忧思难除,意志坚决哪儿也不会去。

煞尾:我怨恨往昔的那些期望,悲悼未来更戒惧警惕。

浮长江过淮水向东入海,追随伍子胥自求适意。

眺望大河中的沙洲水渚,悲伤申徒狄的高尚事迹。

屡屡劝谏君王而不被听从,抱着重石自沉又有何益。

心头打了死结不能解开,思理壅塞终究没法清理。

【赏析】

此诗以句首名篇,透露出作者欲负石自沉、永诀人世之意。全篇共分五段。

从开头至“窃赋诗之所明”为第一段。因回风摇蕙的季节气候,联系对忠贤见斥的现实悲哀,指出君子始终是光明正大的,与万变其情的小人不同,同时表明了自己终不改悔的坚定胸怀。

悲回风”四句,前二句是说在回风震荡之中,凋陨了蕙草的微弱生机。后二句是说,这回风的初起,是有隐微的声音倡之于先的。这是即景生情,托物起兴。

夫何彭咸”四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臣彭咸的无限思念仰慕之情,并说,虽然天下之事万变,但真相怎么能够掩盖得了,虚伪哪能保持长久?

鸟兽鸣”六句写秋冬之景,似都有所指称。“鸟兽鸣以号群”、“鱼葺鳞以自别”是说物以类聚,不相杂厕。用以比喻君子和小人之不能共处。“草苴比而不芳”象征奸佞在朝,同恶相济。“蛟龙隐其文章”比喻贤人远引,文采不彰,两两相对,交错成文。

下面二句先以苦菜与甜菜不能种在一起,亦喻贤人处乱世,虽无人知,但不因此而改变其芬芳的节操。“惟佳人”六句意思又进一层,谓自己眼界高远,以古人彭咸等自期,然孤高之心却无所依傍,自己深微的意志不为别人理解。于是私下写作此诗,来明白地说出其中的道理。

从“惟佳人之独怀兮”至“昭彭咸之所闻”为第二段。写自己在放逐时感到十分孤单,但仍然爱国忧时,因此弄得心烦意乱。

惟佳人”四句,姜亮夫谓“言隐居伏处而独自思虑,无人知也”。

涕泣交”八句王夫之释为“宵而不安于寝,旦而不怡于游,终不释于怀抱”。“糺思心”二句形容自己忧思之深切,这就像后世辛弃疾所谓“一身都是愁”。

折若木”二句,上句说自己求神木以遮蔽日光,象征自己曾力求韬光养晦,下句说自己随着飘风的牵引。任从它把自己吹到哪里,意指心情之空虚。

存仿髴”二句接着形容自己极端愁苦,有时陷入不闻不问、万念俱灰的枯寂状态,但有时又激动起来,心跳不止。

抚佩袵”二句意为勉强抑制自己的悲愁,茫无目的,踽踽而行。“岁曶曶”四句承“遂行”之后,写“行”中所见,时序迁流,众芳摇落,触目惊心,益深忧虑。“怜思心”四句言自己长愁的原因。

孤子唫”四句,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云:“此言思心既不可创伤,则惟存一死。”又引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所以然者,秦关不返,孤臣有故主之悲;南土投荒,放子无还家之日,此固交痛而不已者也。安得不为彭咸之所为乎?”

从“登石峦以远望兮”至“托彭咸之所居”为第三段。该段写自己生意已尽,死志已决。“登石峦”四句言自己登山远望,一片寂静。楚国本是个强国。上下本应忧勤警惕,奋发图强,然而此时既不见行动,呼之又不闻其反响,因此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愁郁郁”四句紧承上文,写登高远望后引起的愁肠寸结。“穆眇眇”四句紧承上文,意谓自己的心情有时愁思茫茫无边无际,有时则陷入空虚而无所著落的状态。叹声隐尚有可感,志纯竟不可为。

藐蔓蔓”两句,亦诉说自己的主观心情,言思入辽远,则渺渺漫漫不可度量,思入深微,则悠悠长长不可收束,“愁悄悄”两句言自己的神魂虽在高远处飞逝,却并无快乐。“凌大波”两句,表明忠臣直士只有一条路:效法古之贤人彭咸。屈原于是想乘着滚滚波涛,随风而流,到彭咸投水而死的地方去。

从“上高岩之峭岸兮”至“刻着志之无适”为第四段。该段设想自己死后。灵魂不灭,神游天地的情形,进而抒写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剖白自己光明正大、志洁行芳。

上高岩”四句,姜亮夫认为:“此言上依彭咸,初至高岩陖岸之间,继则更上而处于云气之杪顶,再上则至于玄冥之上;而舒摅其虹采,遂尔于俄顷之间,而上抚于天庭矣。此上升之事也。”

 “吸湛露”四句,姜亮夫认为是从彭咸居后之事。以上八句写神游太空,极想像中壮丽、高洁、温暖之乐。但转侧之间突然惊醒,又起故国之思。“冯昆仑”四句写身宿风穴。风穴在昆仑,故醒后即依凭昆仑透过云雾而下瞰人寰。

纷容容”四句就心境立说,姜亮夫说:“此言己心烦乱,无复经纪,欲进则无所从,欲退则无所止也。”

 “漂翻翻”四句,上两句仍写心境,心如两翼摇摇,翻飞飘浮或上或下,时左时右;下两句言自昆仑下至江水,往来江上,神游故国而下观。“观炎气”四句,借炎气烟液等为喻述事物相因之理。天庭既不能久居,彭咸也不可终随,故下转为访问古代的贤人,“借光景”六句即言自己已下定决心,循着介子推、伯夷的足迹前进。

曰”字以下至结尾为第五段。顾往悼来,表白决心,但决不轻于一死。“吾怨”二句谓怨恨往昔的希望落空,警惕来日可危。“浮江海”二句指伍子胥事。谓准备投水而死,追随子胥。

望大河之洲渚兮”四句承前“从子胥”而言,意思是说,申徒狄以身殉国,其情固属可悲,但他的死并不能挽救殷商的覆亡,则死又何益?显示自己的处境,虽然死志已决,但就整个楚国言,未来的危机,也不是自己一死所能遽了的。故以“心絓结”二句作为全篇的终结。

屈原在政治斗争过程中,虽然早已作了最后牺牲的思想准备,这种念头,也曾经常浮现,但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轻易付诸实施,可见此尚非绝命之词。

此篇写作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心理刻画手法上的高妙。全篇未见事实之叙述,全是作者心理活动的展现。作品充满着深沉、悲愤的情绪,思理困惑,不知所释,忧伤悲怆,故有此篇之作。

九章·悲回风名家点评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此章言小人之盛,君子所忧,故托游天地之间,以泄愤懑。终沉汨罗,从子胥、申徒,以毕其志也。”

明代汪瑗《楚辞集解》:“此篇因秋夜愁不能寐,感回风之起,凋伤万物,而兰茝独芳,有似乎古之君子遭乱世而不变其志者,遂托为远游伤古之辞,以发泄其愤懑之情。”

现代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诗中描绘心思,出入内外远近不同之情,上下左右前后之态。而仍不知所止,悲感与思理相挟持,而遂思入眇茫,从彭咸之所居。既至天上,忽又感烟雨之终不可永久浮游上天,遂思追踪介子伯夷。既睹申徒之死而无益,又自回惑不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辞·九章
屈原《九章》赏析
【战国】屈原《九章·橘颂》赏析
九章?悲回风 /〔战国〕 屈原
屈原《九章》
九章-《楚辞》篇名-屈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