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567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对中庸之道的不明或不行的原因,要想行道必先明道。虞舜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力行中庸之道。人们由于受物欲的蒙蔽,所以难以实行中庸之道。

教学重点:虞舜力行中庸之道,他勤学好问和善于调查研究,他仁爱虚怀和隐恶扬善,他能执两用中和施惠于民。

 

原文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注释

其:语气助词,表示推测,此处相当于“大概”。

夫:句子末尾的语气词,表示感叹。

译文

孔子说:“恐怕中庸之道是不能实施的了。”

解读

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论述了:小人反中庸;民鲜能中庸;民或过或不及,所以不能中庸。在本章中,孔子用猜测的口气提出:中庸之道大概不能实行了。

朱熹曾说:“由不明,故不行。”由于对道的内容和重要性不了解,所以不能实行。要想行道,必先明道。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很难在世上施行了。这是孔子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发出的感叹,各国的君主们竞相攀比,道德日渐沦丧,战争此起彼伏,诸侯们除了拼命享受就是想办法增强兵力,无节制地压榨百姓。所以他很失望。

孔子倾尽一生致力于弘扬的中庸之道,在当时社会却很难行得通。所以孔子感叹中庸之道和“不行”和“难行”。从根本上来说,孔子的中庸理想是建立在封建集权和专制基础上的,孔子以及此后的儒家弟子都不能真正在现实中达到实行中庸之道的理想。

实行中庸之道,要求统治者节制自身的欲望,体恤下层民众的疾苦,这种理想与统治者和地主豪强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然而,中庸之道在政治上虽然有难行之处,但也有客观上施行的必要性。因此,中庸之道受到历代开明政治家的推崇。在人们的生活中,中庸之道更是可以作为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

孔子主张统治者尊重民众的生命、财产权,尊重民意。他主张君王行仁政、省刑罚、薄赋敛,这就是尊重民众生命和财产的民权思想的萌芽。中庸之道要求行道者“允执厥中”,不偏不倚,客观公允地处理矛盾冲突。对维护封建统治和缓解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功效。

在封建集权社会,上层统治者大权在握,并不乐意施行中庸之道,往往为了镇压民众的不满和反抗而动辄杀人。老子曾经很深刻地指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人要是连死都不怕,就会无所畏惧,就会与压迫自己的人决一死战,必然揭竿而起,社会必定走向混乱。

我们的现代思想是建立在古人思想成果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也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保障民权这一主题自古有之,尊重民权和民意是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不是统治者不愿意就可以不实行的。

《左传》中有个“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当时的执政者子产很开明大度,尊重民意,以舆论为师,善则行之,恶则改之,允许民众在乡校议论政事。子产作为政治家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民意象河流一样,是阻挡不住的,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堵塞,堵塞就会决堤,整个社会就会崩溃。

只要有社会人群存在,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权利就应当得到尊重和切实保障。保障民权,这也是使得国家和社会走向长治久安的金匮良策。孔子一生坚持德政治国,极力宣扬中庸之道,强调礼制秩序。虽然他也清楚地知道“道其不行矣夫”明知其政治主张很难为当世所用,仍不改初衷,坚定不移地执着到底。

 

原文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以为舜乎!”

注释

.舜:是上古时代虞帝的号。姓姚,名重华,史称虞舜。舜是尧的继承者。

大知:大智慧。知,同“智”。

与:文言助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感叹。

迩(ěr)言:浅近的话。迩,近。

执其两端:执,用手拿,这里指控制、掌握。两端,端是头、边缘的意思,“过”是一端,“不及”是另一端。

其:语气词,表推测。

斯:这。

译文

孔子说:“舜是有大智慧啊!他喜欢询问且喜欢审察那些浅近的话,他隐瞒别人的坏处,表扬别人的好处。他掌握好两个极端,对人民使用折中的办法,这就是为何他被尊称为舜啊!”

解读

在上一章中,孔子感慨中庸恐怕不能实行了。但是在这一章里,孔子以舜为例子,说明中庸之道之能行,以及何以能行。

本章先赞颂了舜的伟大,其后又分析了舜何以伟大。第一,他好问,又善于省察浅近的话;第二,他会“隐恶扬善”;第三,他能“”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能做到这些,差不多就达到中庸的要求了。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说,舜帝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好问,能够不耻下问,善于提问、发现问题。而且善于从别人的言谈中了解他心中的想法。舜帝能够“隐恶而扬善,在对待人的任用或管理中,能够扬长避短,在社会管理方面则是惩罚奸邪、褒扬良善。

舜帝能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里谈到了两端,有人解释为“过与不及,或者我们常说的左与右”——左倾冒险主义与右倾保守主义,舜帝做事总是能够选择最适中的办法,来管理、引导、教诲百姓。

这里的适中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也是最符合天下万民利益,有利于天下万民安生的,这就像是在老子时期,小国寡民是合理的,孔子时代,提出恢复周礼是合宜的,到了战国末期,改朝换代,天下一统也是合适的,而清末时期革命则是必然的。

隐恶而扬善,这是君子的基本品行,中华文化的这句话讲做人的道德,对于朋友之间、社会之间、对于别人的事情,发现他人不好的地方,要私下劝说。如果除了你和他以外还有别的人,绝对不说,一个人的忠厚仁慈之心要隐恶。

对于别人的优点,要适时的宣扬出来,这样就会激励别人的善心善性, 那他行善就更积极了。你隐恶不把他的缺点讲给别人听,这样他自己的惭愧心就会生起,。相反,如果我们把别人的不善之处暴露出来,对方很可能就破罐破摔了,他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认为是小人就肆无忌惮了,我们反而害了他。所以说表扬别人时要放开喉咙,批评别人时要咬紧牙关。

隐恶而扬善就是在做功夫,扬善是“聚灵”,看人毛病是“收脏”。“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脏”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扬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舜对待人民处理事情,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就是把握正反两面的意见、正反两面的需要,是与非、善与恶,正派同反派的观念,都弄得很清楚,但是不能绝对说反派的绝对不对,也不能说正派的绝对对,看两个的意见综合了用其中,致中和天地位焉,用其中也。

中庸之道有裁定的作用,正反的意思,正中有反,反中有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个执并不一定是讲大舜坚执两端,因为两端偏见的人都是很坚执自己的意见,这个执是执两边的偏见,各有执着的。那么善于用其中就是至中和了,他把人家的执着,并不让你把执着的意见完全放弃,那是不可能的,那不是中庸,即使你完全不对的意见太坚执了,也有他的需要与他的道理,给你保留了一点点,达到和满足你的需要再来改正你,这是舜的特点。

因此孔子曰:“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说舜就是这样才叫做舜,最高的赞叹:某人就是某人!因为每个人各有千秋,这个千秋的榜样,并不需要跟谁去学。孔子赞叹舜“其斯以为舜乎!”这就叫做舜!所以,叫他圣人都是多余的,这句赞叹他的话赞叹到了极点。因此,就是讲中庸的用。

舜所以大智,在于他不自以为是而且善于向别人学习,虚怀纳谏,善于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粗浅的言论要听,听到不好的话也不去计较,听到好的言论就去宣扬,这样光明正大的行为自然会感动人。听到真实情况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分析选择。隐恶扬善,执两用中,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真正恰到好处。选择好了,还要善于应用,这是一种大智慧。

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只有施政者拥有仁爱之心,能包容万物,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

任何问题在处理之前,都应弄清楚问题的两个极端或对应的两个方面,在研究透彻之后,再通过折中调合,找到中正之法。“执两用中”,既是中庸之道的完美诠释,也是其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精髓所在。

 

原文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陷阱之中27,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释

予:我。此指人们自己,非指孔子。知:通“智”。

纳:进入、落入。

诸:“之于”的合音。

罟(gǔ):古时用来捉鸟、捕鱼的网。

擭(huò):古时用于捕兽的笼子,设有机关。

辟:通“避”,躲避。

期月:满一月,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们都说'我是有智慧的’,但他们被驱使而落入鱼网、木笼和陷阱之中,却不知道躲闪。人们都说'我是有智慧的’,但他们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持一个月。”

解读

本章用比兴的手法,阐述了人们由于受物欲的蒙蔽,所以难以实行中庸之道。

程颢说:“此章辨惑。陷阱之可避,中庸之可守,人莫不知之,鲜能陷也,乌在其为知也欤?”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认为人的最大弱点就是自负,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其实不过是知道躲避明枪明箭的残害,而无意中落入早已暗中设置的陷阱。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人才有避免这种陷阱的智慧。也有些人觉得中庸之道很容易把握,自己了然于心,得心应手,实际上他们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长期坚守。

可以说人世间确实是处处充满着罗网陷阱,皆因为人的欲望过之所致。人的欲望过之,就是因为人的欲望失去了人性善的制约,那么,就会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所以人知中庸难呀!可是,就算是人们多少明白有一些中庸的道理,同样会因为欲望过之所致,而连一个月也不能坚守。因此,中庸尚难,守中庸更难啊!

社会上的聪明人太多了,但是如果自以为聪明就麻烦了,就像赵高,能够巧言令色,受秦始皇重用,导演沙丘政变,后指鹿为马,把持朝政,陷害李斯,杀掉秦二世,但是最终却被子婴所杀。秦桧能够献媚人主、权倾朝野,最终落得千古骂名。吴三桂反复狡诈,雄霸西南,最后却被康熙平定,这些人哪个不是十分聪明?最终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历史和现实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很多。自以为聪明,或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或者不知当进即进,萎缩不前,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那些选择中庸为立身之道的人,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欲壑难填,好胜、攀比心切,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无法做到坚守,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现实生活中,赌博、炒股票、贪污受贿等,这类现象都很常见,利益驱使,心态各异,各有偏颇,很有诱惑。因此,知晓了道理,还要坚持,“守”字可非同一般,要牢记,守得住,要百折不回,要用大定力。

古人说:“宁从拙中取,不于巧中求。拙显其诚,巧却诈伪。”一些人自以为聪明,其实并非真“知”,总是在行为上违背中庸之道。以至于陷入牢笼里却不知为何;还有些人即使选择了中庸之道,却无法做到自觉民,以至于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这两种行为与前一章舜的“知”形成鲜明对照,也再次突出了“守”字对于修持中庸之道的特殊意义。

懂得在生活中运用中庸之道,就比较容易调和彼此的矛盾,减少人生的悲剧;在做决策时,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当一个人自视甚高时,便失去了心中对自我的正确判断,功利、金钱等原本无法动摇自己的诱惑也会在眼前无限放大,以至于行为失衡,最后自食恶果。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体悟和持守中庸之道,将才智发挥到恰到好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学习札记】

不明不行叩问道,仲尼慨叹难着调。

赞颂圣君有虞舜,执两用中显神奥。

虚怀纳谏出妙招,隐恶扬善求美好。

自以为是多闭塞,守拙至诚品格高。

 

《中庸》导读第3讲学习小结

今天和大家共同研读了《中庸》第567章的学习内容。明确认识了对中庸之道不明或不行的原因,要想行道必先明道;虞舜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力行中庸之道,在于他勤学好问和善于调查研究,在于他仁爱虚怀和隐恶扬善,在于他能执两用中和施惠于民;人们由于受物欲的蒙蔽,所以难以实行中庸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导读(二)
《中庸》
执两用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执两用中
《论语》卷2为政第二诗解2周而不比执两用中
《中庸》学习整理笔记之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