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十)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

【偷梁换柱】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原典:“频更其阵, 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指盟友、盟军言之。 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卦》。既济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
   
这段话的意思是: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抽换它的主力,等他自趋失败。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它。就象既济卦的爻象所示: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
   
计名探源。宋朝罗泌《路史·发挥三桀纣事多实论》记古史传说商纣王能“倒曳九牛,换梁易柱”。传说商纣王的父亲帝乙在游览御花园时,行至飞云阁处,见到阁上塌了一梁,心中很不高兴。纣王见状,竞凭其力大无比,“托梁换柱”,把一座飞云阁修好了。
   
诱走敌人主力,分散和削弱敌人的力量。梁柱比喻为事物的最要害部位,若能使其受损,则敌不攻自破。
【指桑骂槐】【以大凌小】“指桑骂槐”,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明指这个而暗骂那个。“以大凌小”,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者。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原典:“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彖》辞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刚中而应”是说九二以阳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刚中”,又上应上坤的六五,此为而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故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
   
这段话的意思是: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按照师卦的推演结果来看: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果敢的手段,可以得到顺从。
   
计名探源。从历史故事中概括而出。前汉时期,韩信在“明修栈道”时,先令将军樊哙、周勃二人,带领一万余人,限期3个月内修完栈道。但先前烧毁的栈道断断续续有300多里,地势险要,其修复工程非常艰难。上万人日夜苦干了十几天,才完成一小段。官兵们不知修栈道的真正意图,于是一片怨声载道。同时韩信来到汉军的时间不长,他在军中威信不高,很多人对他就任大将军颇有不满;尤其是宿将樊哙,更是牢骚满腹,他大声骂道:“这么大的工程,既使用10万劳力,用一年时间,也是很难完成的呀。”韩信见到如此状况,自己在军中的威严受到严重挑战,并且,眼看工期就要延长,从而会延误战机,于是,韩信断然决定,对樊哙、周勃等头领作出撤职处分。军中大震,再也没有怨气和消极怠工的现象,修复栈道的工程如期完成,也使得韩信的“暗度陈仓、奇袭关中”作战方略胜利在望。
   
指桑骂槐,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他。
    
【诱之之利】用利益诱惑。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按语:“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按语解析:统率不服从自己的部队去打仗,如果你调动不了他们,这时你想用金钱去利诱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怀疑。正确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制造些错误,然后责备别人的过失,借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挥的人。这种警戒,是从反面去诱导他们。也就是用强硬而险诈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从。或者说,这就是调遣部将的方法。
   
对待部下将士,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军纪不严,乌合之众,则难以打胜仗。如果只是一味地严厉,甚至近于残酷,也难做到让将士们心服。所以关心将士,体贴将士,使将士们心中感激敬佩,这才算得上是称职的指挥官。

                  
汉阳老年大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班

学员 宗贤静

2021616

 

注:此文系宗贤静先生创作,受其委托予以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六计解析与故事
孙子兵法36计全图解 译文
中国兵家之宝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彩画版
韩信“身负”20个成语典故,一个比一个经典,看看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