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缅甸民族分裂的文化因素

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因素造成了缅甸民族间长期分裂,对国家内部分裂的担忧深深地烙进了缅甸文化之中。在缅甸,各族群间的政治隔离并没有消失,彼此间的不信任依然存在。主体民族缅族“大缅族思想严重”,缺乏包容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民族还能保持忠顺,但是对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持有很强戒备心理。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下,缅甸的文化特点表现出以下特点:

大缅族思想严重

大缅族主义主要是指主体民族缅族推崇的“唯缅族为尊”,推行“一个宗教、一种语言、一个种族”的民族建构理念。以吴努和奈温为代表的缅甸联邦政府一直在试图建立一个民族同质的单一制缅甸国家。曼迪·萨丹认为:“历史上的缅甸民族主义被非缅族精英认为是一种大缅族沙文主义,甚至缅甸精英们到现在也没能成功建构一种被他族认可的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无法让非缅族人融入到国家认同这个框架里来。”

缅甸历史上,缅族是占有绝对优势的,曾多次建立统一的王朝,且都是通过暴力征服其他民族的手段。蒲甘王朝建国伊始便南下进攻孟人国家,掠夺了小乘佛教的经典、珍宝,把许多僧侣带回蒲甘。缅甸还在各个时期不断侵略周边的阿拉干、曼尼坡、暹罗等地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国家民族政策主要还是以缅族为标本,缅化其他少数民族,形成单一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统一的国家意识。对待少数民族武装,也忽略其合理的政治诉求,以打击镇压为主要解决方式。

缅甸独立后,在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和缅共武装问题上,第一任上台的军政府奈温政府为稳定局势,一开始时采用的是“怀柔”政策,试图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但是由于分歧太大,谈判没有结果。于是奈温运用军事手段,对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进行连年“围剿”。针对遍及缅甸各地的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制订了“全面打击国内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军事战略方针,并采取了“包干责任制”,要求各军区针对自己辖区范围内的反政府武装,制定计划,实施连续军事打击。上世纪90年代初,缅甸政府军曾与17支民族武装签下停火协议。

2009年,政府突然违背承诺单方面宣布要将所有停火武装收编为“边防军”,表现出强权的一面。2010年大选上任的吴登盛政府也未能脱离“以打促谈”的解决思路。民盟执政后,虽然昂山素季带领的民盟政府宣称要秉承“全面包容”的态度,但军方对“民地武”地区进行的武力打压却没有受到民盟的公开批评。

各民族间相互恐惧猜忌

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因素造成了缅甸民族间长期分裂,对国家内部分裂的担忧深深地烙进了缅甸战略文化之中。这种担忧甚至超过了对外来侵略的恐惧,对内防止分裂成为缅甸战略文化的主要诉求,表现出明显的重内特点。在缺乏稳定政府的社会,公民间也同样缺乏相互信任。

不同族群间的敌视行为就是他们的政治文化。玻利瓦尔(Bolivar)在谈论曾经的美洲时惋惜道,“条约只是一纸空文,宪法被束之高阁,选举只是互相残杀,自由就是无政府混乱,生活就是活受罪。在美洲,唯一能做的就是移居异国他乡。”而这样的场景就是缅甸当前的现实状况。

客观上,缅甸的高山大川从地理上将缅甸分割成了不同的自然单元。缅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分别居于不同的地域,彼此间交通不便阻隔了民族间的交融。

历史上,缅族君王在建立统一王朝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武力征服。其游牧文化导致缅族君主重视对外侵略胜过对内治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主要依靠土司进行。土司地位是世袭的,拥有征收赋税、分配土地、解决民事纠纷、战时提供兵源等权力,掌握了地方上的实际控制权。缅甸封建中央王朝在保证土司为其统治服务的前提下不干涉土司的继承权及管辖区域内的事务。这使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个体,整个缅甸则是多个个体的松散联合。

一些势力强大的土司还经常领兵反抗,宣布独立,内部纷争不断。缅族君王通过高压与武力保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权。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很低,甚至仇恨缅族。这种间接治理的方式客观上也造成了缅甸民族间的隔阂与分裂。

英国统治缅甸期间,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蓄意制造加深了缅族与少数民族间的矛盾。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在文化上,一些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与缅族信仰的佛教相互排斥。格格不入的文化传统、长期分裂的历史记忆造成了缅甸民族间的隔阂、向心力的缺失,民族问题成为缅甸最大的难题。

缅甸独立后,民族矛盾仍然没有解决。1948—1949年期间,地方首领掌握了当地的实际控制权,政府统治仅限于仰光市区,被称为“仰光政府”。“少数民族纷纷成立武装组织发动起义,试图脱离缅甸联邦独立。缅甸陷入内战的泥淖,濒临分裂的边缘。

吴努领导的文官政府对此却无能为力,奈温将军领导军队强势介入,接管国家政权。在军队的有效打击下,少数民族的反叛武装被迫退到边远地区。”军政府在恢复缅甸秩序、稳定物价等方面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与信赖。

在缅甸成熟的民主法治出现之前,军人的铁腕手段成为保障秩序和权威的有效方式。当前缅甸政府明确提出国防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防止联邦分裂、防止民族团结破裂和确保主权永续存在。从其国防政策目标的排序可以清楚地看出,缅甸当前最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对内防止分裂。

由此可见,缅甸分离猜忌的文化传统,使得民盟政府通过和谈的方式实现民族整合和国家构建,常常会被很多少数民族和“民地武”误解,他们会认为政府与军队老生常谈的停火进程,只是军队用以缓解作战失利或整顿休息的一个策略,少数民族拒绝称之为“和平进程”。

近期,随着部分民众对军队运用武力惩治“罗兴伽人”事件的支持,可以看出缅甸“大缅族主义”思潮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这使得民盟政府运用和平方式建立一个多元民族平等的联邦制国家的希望更加渺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缅北硝烟再起背后原因几何?
缅甸国内和平与民盟承诺
全民盟政府上台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二)// 东子
缅甸大选下,华人面临着什么局面?对未来执政者抱有哪些期待?
缅甸独立后民族政策的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