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名将黄盖墓被挖开后,发现了什么?清理人员吃了一惊

俗话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打的是周瑜,愿挨的是黄盖,由此民间有一“周瑜打黄盖”歇后语。

对于这个典故,西晋人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而是明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段子。见于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所谓的“密计”就是苦肉计,赤壁之战中成功“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与周瑜决定火攻曹操的水旱大营。

曹操派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到周瑜大营诈降。周瑜明知是计,有意装聋作傻,将计就计,让老将黄盖演戏,反诈曹操。黄盖简直是影帝,演得逼真,活活挨了周瑜50大军棍。周黄由此“闹翻”了,黄盖表示归降曹操,让曹操的船靠近他。

曹操得蔡氏兄弟连夜密报后,果然中计,最后刘孙大军成功“火烧连营”。

这个段子显然是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并非真事,但黄盖与周瑜的关系非常好是真的。好到什么程度呢?传说死后都不愿分离,要葬在一个地方。

现今所传两处黄盖墓附近,还真的有周瑜墓。

周瑜黄盖塑像

《三国志·吴书·黄盖传》记载,黄盖字公覆,是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黄盖是孙权父亲孙坚手下的老将,孙坚起兵时就跟着了,孙坚死后,又为孙策、孙权征战。后任丹阳都尉,被授偏将军。

与其他三国名人多战死不同,黄盖病死于零陵太守任上。

黄盖死后葬在哪里?因为《三国志》不载,这里面的说法就多了。

清《江南通志·舆地志》记载:“将军黄盖墓,在繁昌县十八都近,墓号'黄墓渡’。”

繁昌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今属安徽芜湖,繁昌古称春谷,周瑜、黄盖曾先后任春谷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南陵郡置南陵县,废繁昌等县更置当涂县。

由于人世更迭,繁昌县黄盖墓的具体地点,到清朝时已不好找了。清道光《繁昌县志·舆地志》即称:“吴将军黄盖墓,不详其处。”

民国《南陵县志·舆地》对黄盖墓又有稍详细说法:“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在下北乡黄墓渡东,邑人岁祀黄将军于此。康熙辛丑,知县宋廷佐修其兆域,为文立石以表之。”

宋廷佐修墓时在墓前立碑,并撰《黄将军墓碑记》:“南陵之有黄墓,旧传吴偏将军黄盖公覆葬地,在北郊三十里外,与繁壤接而介大河,有渡,即名黄墓,两邑志皆同。”

南陵县黄盖墓保护碑

可能有网友会糊涂,黄盖墓到底在南陵县,还是繁昌县?黄盖墓本在一县,由于古代区划调整,清时黄盖墓在两县交界处。按今天的区域划分,在南陵县许镇镇黄墓街道境内。许镇镇原名“黄墓”镇,可见,这里的黄盖墓是有历史的。

很可惜,南陵黄盖墓已被挖了,如今墓址立有“黄盖墓”县级文物保护碑,但还有什么可以“保护”呢!

南陵黄盖墓被挖,离现在并不远。

1972年因春耕需要,当地生产队在黄盖墓封土堆外侧不远处开挖水渠,谁想挖出了墓室。当地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曾派人去清理。

江西南昌黄盖墓所在地吕蒙岗发掘现场

清理时发现,墓室上有古代盗洞,泥土顺着盗洞进入墓内,积满墓室。由于长期积水,里面全是烂泥水。清理时采取土办法,在墓室上横放木板,找来水桶将室内淤泥,一桶一桶往外提。

清理出了一批随葬品,有陶俑、陶车、陶罐等。

棺椁、尸体早已腐烂了,在墓室一角发现了一颗头骨。头骨是自动浮出泥水来的,把现场清理人员吓了一跳,吃了一惊,还以为黄盖显灵了。

由于没有出土与黄盖有关的东西,并不能确认墓主就是黄盖,但对墓室形制及出土随葬品的分析,应该是汉魏间墓葬。

江西南昌黄盖墓所在地吕蒙岗发掘现场

现在,当地还可以看到一个土墩,墩旁有一个很深的水塘,据说是当时挖渠和考古清理留下的。

这座黄盖墓是否可靠?无从考证。

芜湖境内东吴名人墓,并不只黄盖一座,在南陵县还有周瑜墓、小乔墓。很可惜,如今难觅其踪。据说,周瑜墓址在1990年代尚存,现在其上已建有居民小区。

还有一说法,周瑜墓并不在南陵,而在繁昌县东漳河西,这里有“周墓墩”,即周瑜墓。而漳河东岸有黄盖墓,两墓隔河相望,墓西大约200米处的渡口就是“黄墓渡”(见下图)。

黄墓渡

从当地史志和前人笔记来看,南陵黄墓渡附近确实存在黄盖墓。

名叫刘学尹的明末清初学子写过一首《春过黄墓》诗,诗称:“黄墓名垂远,忠魂应有知。碑残无几字,树老剩余枝。古冢栖狐冷,荒原宿鸟悲。桃花今日泪,洒作吊坟诗。”

南陵明末文人盛此公还为黄盖墓作过联:“黄土一抔香,尚兵诈,用火攻,英雄安在?盖棺未定论,葬衣冠,埋骨骸,泉壤自知。”

盛此公联中“葬衣冠,埋骨骸,泉壤自知”一语,透露出一个信息,至少在明朝时,对这座墓是黄盖衣冠冢,还是真身墓,人们是有怀疑的。如果1972年挖出的真是黄忠墓,出土了头骨,说明是黄忠真身墓。

安徽古墓发掘现场

还有,如果真是黄忠墓的话,不应该是孤冢,联系周墓墩的说法,这一带还可能有同时期他人墓葬,这有待当地文物部门的进一步勘查。

比较蹊跷的是,黄盖墓所在地原称“王墩”,如果是黄盖墓, 为什么不是“黄墩”?是“黄”被讹传为“王”?查民国《南陵县志》“黄盖墓”条,有“相传其子孙今更王姓”一说,王墩或由此而来,但黄盖的后裔为什么要改姓呢?

除了安徽芜湖黄盖墓,在江西南昌也有一座黄盖墓,位于今南昌高新区麻丘镇。

江西南昌黄盖墓所在地吕蒙岗发掘出土文物

《南昌县志》上是这样说的:“吕蒙墓位于广安村孙姓村左的吕蒙岗(亦称吕墓岗),此墓已废……黄盖墓位于吕蒙墓西约2.5公里,该地俗称'黄盖嘴’。”

这里不只有黄盖、吕蒙等两位东吴大将墓,还有周瑜墓,可惜都已不存,只剩下传说。

又,据当代已故史学家郑逸梅生前说法,黄盖墓在松江南门外三里许乌鸦村,民国修筑沪杭铁路时意外发现的。

黄盖墓在上海出现,令人意外。据考证上海“黄”姓是黄盖的后裔,黄盖死后子孙迁居松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乔的真墓在哪里?
方言与历史(音频)| 冯啸:从黄盖墓说起(芜湖许镇话)
黄盖墓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白韶钟 || 国色天香话小乔
三国歇后语8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