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年的李世民站得太高,却错过了一位远胜秦琼、能敌薛仁贵的虎将|苏定方|王世充

中国有句古话:站得高,看得远。就好像你站在山上的顶端,你就可以看到山下全部的风景。虽然说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站得高看得远的。

就像晚年的李世民,他身份尊贵,是处于万人之上的位置,虽说这皇帝的身份可以给他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有一些不便之处。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离不开文与武,文者为国家的大小事务出谋划策,武将则是保家卫国,护一方国家百姓的安全。在国家需要出征或者抵御外来者入侵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武将尤为重要,而这个选择权就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在位五十年,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有不少,这其中就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将领,但是有一位优秀的大将就没有被发现。他是李世民的身边人,却因“站得高,看得远”而被忽略。

李世民优秀的军事能力

有句话是古人用来评价李世民的:

自古能军无人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尔。

这句话是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极大的肯定,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悠长历史中,在军事能力方面能和李世民作比较的,也就只有朱元璋了。

有这么优秀的军事能力很大一方面是先天就拥有的,再者就是李世民喜欢研究兵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出《孙子兵法》等古人著作细细斟酌,他的闲暇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看书的。这也为他异于常人的军事能力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李世民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因为战功而威名远扬。就像著名的“虎牢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兵士力量可以说是差距十分悬殊,李世民只有三千五百的兵力,而窦建德有着十万士兵。

看起来这是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战役,但是最后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也作为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民间广为流传。

那时,李世民在那场战役中大获全胜,并且顺势灭了王世充,同时也因为优秀的作战能力而闻名天下。


李世民征讨辽东,发现猛将

那时,中原地区是比较和平稳定的,但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却经常发生战乱。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原的统一,其中就有一个小县,率先发生了变乱。

高句丽本是夫余人的一支位于汉四郡之一的高句丽县。本来是一个破旧的地区,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大乱,高句丽发展壮大,抢占辽东和朝鲜北部地区。

在中原统一后,东北的高句丽越来越成为首要威胁。而辽东又离中原比较远,辽河以西全部都是沼泽,这对中原的统一造成了很大的考验。


公元590年,隋文帝发兵进攻高句丽,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失败。随后隋炀帝又发兵三次,要么因为粮食运送错误,要么就是因为指挥错误,而且高句丽的军民也一直坚守抗战,它们民心所向,团结在一起,最终导致这几次战争失败。

贞观十八年,新罗遭受到高句丽和百济的进攻,唐太宗派遣使者劝阻无果,所以在同年二月时,太宗决定发动军队亲自征讨高句丽,并且立即启动战备工作。

他从隋朝征讨高句丽失败汲取教训,任用一些高级工匠建造船只,同时细心进行粮食储备,而且夜以继日的训练军队,从中选拔出最有实力的士兵。


“当今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勣、道宗虽不能大胜,亦未尝大败;至万彻,非大胜即大败矣。”在这场战役中,他任命了李世绩,王道宗,薛万彻等人,不仅如此,李世民还通过这场战役发现了日后的名将薛仁贵。

薛仁贵在这次辽东之战中把自己的武艺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不断创下功绩,实力非同小可,后来被李世民亲自召见并受到重用。

苏定方能力出众却被忽略

而另一边,虽然苏定方也带军进攻西突厥,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并且得到很大的胜利,但是风头被薛仁贵抢尽,自然而然也就没有被李世民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苏定方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说李世民站的太高没有发现远胜秦琼和薛仁贵的虎将呢?他是那名虎将没错,但还是没有受到重用。

苏定方有着以一当百的能力,军事才能与作战才能十分突出,在他带军进攻西突厥时,他已经年老,不过还是依旧的勇猛无比,在他的努力带领下,西突厥就此灭亡。

他的功绩没人可以比拟。只是在立了攻灭东突厥的功绩之后,他竟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坐了二十多年的冷板凳,直到唐高宗面间才得以施展才华。


此后,在百济造反时,他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苏定方在李治的任命下,出击百济,最终,该国惨败,国王带着家人仓皇逃跑,国家也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

他的一生是遗憾的,

到了苏定方的晚年弥留之际,李世民才痛心疾首的责备侍臣没有赠予苏定方以褒奖

。李世民悔不当初,曾因为自己站的太高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人。苏定方的功绩被历史铭记,没有谁可以抹去。


小结:

李世民用他的军事才能向世人证明,一个有强大军事能力的皇帝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幸事。李世民虽然在晚年的时候没有发现苏定方的作战能力,但是这也只是他的一个小失误,况且这时的李世民已经是晚年时期,他的这个小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世民完全可以说是皇帝中的战神,他有一段对自己的评价: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定天下。

可以说李世民是年少成名,从十八岁便开始征战四方,奠定了唐王朝的基础,李世民身为皇帝,在军事方面可以称之为典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著名的将领薛仁贵,打败了唐王朝东北边强大的敌人
此人本是唐初一代名将,却只因皇帝的一句话,结果被骂到现在
李世民晚年最倚重的大将,三箭定天山,降服高句丽,堪称异族克星
大唐开疆拓土八大名将,其中一人功勋卓著却被误解至今
大唐第一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2
薛仁贵两千玄甲兵,横扫高句丽20万大军,国王被吓得不敢直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