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次卷入皇位之争,历经七朝六帝活到72岁,这位明朝王爷靠什么保命的?

我国古代针对皇位的斗争一直相当激烈,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兄长李建成、康熙在位时期“九子夺嫡”等等。

一般而言,卷入皇位斗争都是非常凶险的,尤其是失败的一方,一不留神甚至会丢掉性命。即使免于一死,也可能遭到软禁,或被剥夺官爵,贬为庶人。

不过,明朝时有这样一位王爷,他三次被卷入皇位之争,却得以靠着自己的谨慎和谦逊全身而退,不但毫发无损,还得到厚待,最后寿终正寝,他就是朱瞻墡。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刚当了两年皇太子的朱高炽与太子妃张氏生下了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并为其取名为朱瞻墡。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朱高炽登基为帝,两个月后,他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而朱瞻墡则被封为了襄王。据《明史》记载,朱瞻墡“庄警有令誉”,也就是端庄、机警,且因此广受赞誉。

朱高炽即位后南京地震频发,于是将太子朱瞻基派往了南京镇守,结果,他在位不足十个月就驾崩了,朱瞻基只得又启程北归。

当时,汉王朱高煦有谋逆之心,打算在半途截杀朱瞻基,但没能成功。朱瞻基即位后,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为了尽早平叛,朱瞻基御驾亲征,而朱瞻墡则与郑王朱瞻埈一同奉命居守。

宣德四年(1429),朱瞻墡正式启程前往自己的封地长沙就藩,至此,他的人生剧本似乎已经写好——当一个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王爷。

然而,很快命运就要跟他开第一个小玩笑。宣德十年(1435),朱瞻基病重,甚至没法上朝,自觉时日无多的他召众臣于文华殿,命他们拜谒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

朱瞻基的行为显然是在强调朱祁镇的继承人身份,但由于朱祁镇实在年幼,于是宫中盛传着朱瞻墡将赶赴北京继位的流言。为了平息传言,皇太后张氏将众臣召至乾清宫,指着朱祁镇哭泣道:“此新天子也。”

群臣闻言纷纷高呼万岁,风波终于宣告平息,而无故被卷入皇位之争的朱瞻墡也终于化险为夷。

年幼的朱祁镇总算登基为帝,而朱瞻墡则在其登基的第一年封地被改到了襄阳。

正统十四年(1449),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兵败土木堡,沦为瓦剌人的阶下囚。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暂时统摄朝政的孙太后当即开始思考新君的人选。

当时,诸王中朱瞻墡最为年长,且以贤明著称,可谓众望所归,于是孙太后下令取来襄国金符,准备召朱瞻墡入宫即位。

然而,朱瞻墡深知皇位的凶险,因此没有应命,与此同时,他还上书请求立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让郕王朱祁钰暂且监国。不得不说,朱瞻墡面对唾手可得的皇位能够克制欲望,且提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案,可谓兼具情商与智商。

一年后,瓦剌人将朱祁镇释放,但这位昔日的帝王却在回到皇宫后遭到了亲弟弟的软禁。

得知朱祁镇返回京城,朱瞻墡上书已是景泰帝的朱祁钰,提醒他应当“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无忘恭顺”,换句话说,就是尽管不将权力奉还,但也不能失了礼数。

景泰八年(1457),朱祁镇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位。

当日,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被朱祁镇下旨逮捕,原因则是石亨诬告这二人在土木堡之变后提出迎立藩王为帝,而这个藩王自然就是朱瞻墡。就这样,明明什么都没做的朱瞻墡又遭到了朱祁镇的猜忌,被认为曾有谋夺皇位之举。

幸运的是,后来朱祁镇偶然间在宫中翻到了当初朱瞻墡给孙太后的奏疏。

这下,朱祁镇终于知道自己的这位五叔不但没有觊觎过皇位,还在群臣支持朱祁钰之时主张仅让其暂时监国。嫌隙消除后,朱祁镇连忙召朱瞻墡入宫,并设宴款待。

此后,朱祁镇又不断提高朱瞻墡的待遇,朱瞻墡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去世,享年足有七十二岁,算得上是高寿了。

综上所述,朱瞻墡或许是我国历史上最会审时度势的王爷之一,他曾经非常靠近皇位,却主动将其放弃,并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姿态。

试想一下,如果他真的前往京城即位,恐怕会和夺门之变不久后便离奇去世的朱祁钰一个下场。朱瞻墡的人生经历或许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强行去追求一些注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参考资料:

《明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高炽与张皇后的嫡子朱瞻墡:朱瞻基胞弟,历七朝,两次错失皇位
聪明任性的明宣宗朱瞻基都干了哪些破事?
当英明主遭遇不肖子,虎父朱瞻基对犬子朱祁镇深切真挚的慈父心
明朝16帝各有多少子嗣?——用图表说话,还是朱元璋最能生
力挽狂澜建大功心胸狭窄命多劫——明代宗朱祁钰
朱瞻基驾崩后,大明最高权力出现短暂真空,朱祁镇差点失去皇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