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区别真不小,家长别大意

小宝宝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会得到家长的细心照顾和保护,虽然照顾孩子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看到宝宝掌握一项一项技能,慢慢成长,家长心里面的喜悦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后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都不同,身体发育的快慢也不同,有些孩子三四个月就会翻身,有些孩子直到六个月才能自主翻身。

尤其是学会走路,象征着宝宝开始独立探索世界的一个新标志,所以很多家长都更在乎孩子是不是会走路,对于其他的则不是太关注。

小宝宝“不会爬直接走”,妈妈乐开花,孩子大了才开始后悔

琳琳是一名宝妈,女儿今年三岁多,本该上幼儿园的女儿如今却正在接受感统失调训练,虽然医生说问题不大,但是作为妈妈的琳琳多少还是有点心焦。

原来,当女儿小的时候,家人总是担心宝宝爬会伤着膝盖,再加上家里人照顾孩子的很多,所以宝宝经常被大人抱着,很少有在地上自己爬行的机会。

就这样,直到宝宝到了一岁多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琳琳发现宝宝开始能够自己摇摇晃晃地走路了,当时家里人都高兴极了,觉得宝宝真聪明,还没学会爬就会走了。

眼看着宝宝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快,对于宝宝没会爬就直接会走这件事也就没太在意,可是没想到孩子大了让人后悔的事才来。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老师发现一些活动中孩子总是显得肢体不协调,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经过医生的检查才发现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琳琳这才懊悔没有让宝宝多练习爬行。

分析

俗话说,孩子的成长中有着自然规律,“三翻六坐八爬”,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一定要按照这个月份规律去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也是宝宝大运动的一个发展规律。

而有些家长觉得走路才是重要的,至于会不会爬并不重要,所以对于是否先学会爬才会走路并不在意,但其实有没有“爬”这个步骤尤为关键。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区别真的不小,不管是大脑发育还是身体发育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家长千万不能大意。

那么“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都有哪些区别呢?

1.身体协调性不同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手,胳膊,肘部,膝盖和腿部多方面的力量以及配合,而且宝宝在爬行时,腹部和腰部的力量也能得到锻炼。

没有学会爬行直接就会走的宝宝相对来说就缺少了这些锻炼机会,在整个身体的协调性方面也会显得差一些。

2.大脑认知发育程度不同

孩子是否经历了会爬行这个阶段影响的不单单是身体发育,其实对大脑的发育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如说,孩子在爬行的时候会自己识别障碍物,空间内是否安全,还可能会把平面的物体转换成立体的,这样就能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联结。

而那些没学会爬行的宝宝在长大后很容易出现感统失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肢体不协调。

3.对世界感官意识的不同

每个孩子都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总想要去探索和发现,而在孩子爬行的过程中,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到更多的事物,对孩子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而没有爬行过的孩子则相对减少了很多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让孩子对世界的感官能力就会形成的比较单一。

既然爬行的好处这么多,家长就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锻炼孩子爬行,比如清理宝宝爬行区域的杂物,用孩子喜欢的玩具引逗孩子往前爬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挑食厌食不仅容易长不高,还影响大脑发育,家长别不以为然
孩子聪不聪明,看1岁时有没有这些表现,全中说明是个小天才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有3次机会“变聪明”,错过会很遗憾
4岁女孩下身出血,医生说每年都会遇到,孩子没错,家长要负责
她身体两极发育...
宝宝大脑发育两个高峰期,错过不可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