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广西“江海联动”撬动区域经济版图

  广西西江集团长洲三线四线船闸。受访单位供图

  打开中国水运地图,出云贵、经两广、连接粤港澳的千里西江与长江水系遥相呼应。

  作为与长江航运干线并列为中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之一,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集中了广西90%的内河运量,也是中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西南、华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水上生命线”。

  货运比肩三峡、水运通江达海……近年来,广西着眼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西江黄金水道提质升级,干线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连续3年突破1.5亿吨,一度超越三峡枢纽成为中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的船闸。同时,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开辟出西江黄金水道新的入海航道,江海“合奏”有望进一步激活区域新动能。

  黄金水道再提速

  “西江作为珠江流域的第一大水系,曾受航道条件、船闸通过能力等影响,水运效能长期不能明显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永兴说,近年来,大藤峡水利枢纽、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西津二线船闸等陆续投入使用,西江航运干线瓶颈逐步打通,“黄金”成色更足。

  “过去,西江支流柳江主要是Ⅳ级、Ⅴ级的低等级航道,只能通行300至500吨的船舶,货运能力受限。”在柳州从事水运近30年的张万森说。

  西江水系干支流,均发源于高原或者山地,上下游河床落差形成无数险滩急流。

  水网密布,意味着水运资源丰富。在柳江上,依托已经开通半年多的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柳江水运通航能力从500吨级跃升至3000吨级。

  随着新船闸投入使用以及下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期蓄水水位的提高,货物经柳州水运南下出海更加便捷,运输能力明显提升,这座坐拥一方清水的工业城市挥别“水运难”。

  走进广西贵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工程车不时来回穿梭,工人们正为主体工程下半年竣工做最后准备。

  作为珠江流域治理管理的控制性工程,总投资350多亿元的大藤峡水利枢纽承担着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多项重任,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

  随着大藤峡船闸投运,枢纽上游100公里以内航道被渠化,以往的险滩、礁石没于水下,曾经的“魔鬼航段”成为历史。

  “目前,大藤峡船闸已实现24小时通航,单次过闸时间较运行初期大幅提升。”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勋发说,自2020年试通航以来,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已累计过闸船舶7.3万艘次,核载量1.6亿吨。

  顺西江干流而下,装载着散货、集装箱等的货船在江面上随处可见。在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船闸长洲船闸,大量货船排队往返于广西、广东之间。

  据统计,2020年长洲水利枢纽过闸货运量突破1.5亿吨,首次成为中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的船闸。2022年过货量超过1.55亿吨,再创新高。

  “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目前长洲船闸日均过闸船舶超过400艘,水运繁忙。”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船闸分公司总经理林宁说,如今,西江航运干线实现了双线船闸全线贯通,计划新建长洲五线船闸以更好满足“水上高速公路”通行需求。

  来自西江集团船闸分公司的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2年,西江流域船闸过闸艘次达177万余次,年均增长17%,过货量超18.9亿吨,年均增长23%。今年1~4月,西江流域过闸船舶、过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其中过货量已突破1亿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内河运输大战略:东扩西进北上南下
广西平陆运河从南宁横州市到钦州北部湾,通航5000吨级轮船
广西:平陆运河对广西有多重要?影响西江水道的水运吗?
【广西日报】非凡十年·自豪八桂|西江黄金水道上的璀璨明珠——探访世纪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
开发平陆运河 构建中国与东盟黄金水道
第一条出海运河,开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