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美援朝停战在即,毛泽东急电:不要签字!彭德怀:真是伟人远见


1951年12月,朝鲜战争的双方关于遣返战俘的问题展开了谈判。

《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上有一项全部遣返原则,主张就是有多少战俘就遣返多少。

但是,美国却耍起了无赖,对《公约》视而不见,坚持要进行“一对一”遣返,就是所谓的“自愿遣返”。

双方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多次谈判,期间我方还做出了不少让步,但对方执迷不悟,一年时间的谈判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既然谈判桌上无法达成共识,那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战场,1952年9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志愿军联合朝鲜人民军对敌展开战术反击战,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歼敌2.7万人,让敌方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在志愿军和人民军展开反击战期间,美方代表宣布无限期休会,同时在上甘岭一带发动了“金化攻势”。

自此,朝鲜战争和停战谈判的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

当时,上甘岭地区的南方就是金化重镇,说起金化这个地方,志愿军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这里位于三八线的中段,第五次战役时金化就是双方的重点争夺对象。

上甘岭与金化之间仅有几公里距离,上甘岭地区是我军的中部防线的一个战略要地,美军的“金化攻势”就是为了突破中朝的中部防线,占领平康平原。

上甘岭有两个高地,可以凭借这里的地理优势守住中部战线,而美军的目的就是夺取高地,进军平壤。

不过,那时候的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虽然说有装备的领先优势,但战场的主动权在我方手中。

其实上甘岭战役也可以说成是金化的坚守防御战,这次战役打得异常激烈。

看得出来,美军在这场战役上是下了血本的,1952年10月开始,为了夺取我军驻守的4平方公里的阵地,敌人几乎动用了一切手段,投入了4万兵力,另外还有200辆坦克和3000多架飞机,炮弹更多有200多万发。

反观我方志愿军,虽然前前后后也投入了4万人,但炮弹只有35万发。

上甘岭战役一共打了43天,志愿军坚守阵地,越打越勇,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志愿军就展开了反击,经过一个月的血战,志愿军歼敌2.5万人,击落了敌军300架飞机。

这场战役是激烈的,期间也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等英雄人物。

在1953年6月,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指挥员秦基伟收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毛主席夸赞道:

“你们在上甘岭打得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这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把上甘岭战役说是一个军事奇迹也不为过,美联社就曾这样报道:

“金化攻势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合国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多。”

在战场上吃了败仗,美方只好再次把目光放到谈判桌上,克拉克(“联合国军”司令官)致函金日成(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表示愿意继续进行战俘遣返的谈判。

这次的谈判还算顺利,双方最后签订了《遣返病伤被俘人员协定》,遣返病伤被俘人员的工作也开展了起来。

可是,光遣返病伤被俘人员还不够,1953年4月,我方代表团开始着手商议遣返全部战俘的问题,前后提出的两个方案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但是,美国再次耍赖,提出了“就地释放”的“反建议”,不直接遣返朝中方面被俘人员。美国的出尔反尔再次让谈判停止。

其实在谈判复会前,毛主席就提出了几点要求,主要目的是争取停战,但同时也要防止敌人“拖下去”。

志愿军对此也做出了准备,提前对下一步的作战方案进行了部署,准备好进行夏季反击战。

代表团大会中被迫断之后,中朝的军队提前发动了夏季反击战,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夏季反击战我军又是大胜,战后,我军的阵地扩大了58平方公里,李伪军的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这样一来,李承晚只好同意谈判。

1953年5月,艾森豪威尔表示会采纳中朝方面提出的关于遣返问题的方案,6月,毛主席与金日成取得联系,毛主席觉得可以接受敌方的方案,不过也需要进行一些“小修改”。

双方各自退了一步,战俘遣返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

既然双方达成一致了,按理来说事情就好办了,但李承晚和美国却不愿就此甘休,他们先是以“就地释放”的名义将近3万名朝鲜人民军“劫”到了南朝鲜,这种行为就是对双方约定的挑衅。

当天晚上,我国领导人召开了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问题;

2, 以及鉴于李承晚破坏战俘协议决定在朝鲜停战前再给予南朝鲜军队以军事打击问题。

第二天,谈判代表团接到了毛主席的电话,毛主席表示:

“美军总部明知故犯地纵容李承晚破坏战俘协议,引起全世界严重注意和纷纷责难。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争吵和分歧正在扩大。鉴于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的压力,使类此事件不敢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

6月21日,当时的彭德怀刚刚从北京去到了平壤,准备参与停战协定签字仪式,毛主席致电彭德怀:

“停战签字 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根据毛主席的决策,志愿军和人民军联合起来发起了金城战役,这次战役是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战,值得一提的是,“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就是在此次战役当中。

这场战斗最后歼灭了5.3万多名敌人,收复了160平方公里的阵地,战斗持续了两周,一直打到了美国和南朝鲜接受停战协议。

朝鲜停战谈判能成功进行,战俘遣返问题的成功解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3年的抗美援朝终于结束了,这次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打了一个胜仗那么简单,毛主席讲道: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志愿军的各军兵种都到了前线,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是让人敬佩的,他就好像有“千里眼”,能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前做出预测和防范,乃至到最后停战在即之时依旧保持着警惕,细致地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仔细分析着敌人的每一个决策。

毛主席总是能精确地看出敌人内心的想法,并且能快速想到绝佳的应对方法,不光是大家佩服,彭德怀更是敬佩。

1954年,彭德怀回忆起了当年朝鲜停战谈判的情景,他表示:

“当时大多数人觉得战争这次肯定是要结束了,唯独毛主席不这么认为。不管美国人使用多么隐蔽的手段,他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看出来,这是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伟大的人的远见卓识。”

编辑:凡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胜利后,毛主席密调24万兵力再度入朝,幸亏伟人料事如神
抗美援朝停战谈判,毛主席急电:不要签字!彭德怀:伟人高瞻远瞩
1953年,抗美援朝最后一战打响,毛主席直接下令将其打到服为止!
抗美援朝战役中由彭德怀元帅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是最好的选择 
抗美援朝胜利前夕!毛主席秘调24万大军奔赴前线,事后发现真高明
抗美援朝即将胜利,为何密调24万大军赴朝?事后才知毛主席真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