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家垴之战,刘帅要撤围,彭总:拿不下关家垴,我撤销你129师番号
1940年10月初,距离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以来,八路军成功将日军控制的主要铁路进行破袭,致使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的进攻停滞,大大鼓舞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斗志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
也因此,八路军受到国内外极大的褒扬。
但同时,八路军也遭到了日军的疯狂反扑。
就在10月底,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彭总却对刘伯承说道:
“拿不下关家垴,我撤销你129师的番号!”
……
为什么彭总会如此命令刘伯承?而刘伯承又是如何回应?
日寇“扫荡”、彭总的对策
时间来到10月初,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战斗,八路军各部都相当疲惫,将士们急需休养。
为此,八路军总部下达“结束第二阶段作战,各部休整”的指示。
这一个多月来的作战,让日寇吃尽了苦头,也让他们对八路军的仇恨倍增。
日军华北司令官多田骏更是恼羞成怒,下令日寇疯狂反扑。
而针对这一点,我军早有准备。
事实上,这是日寇入侵中国以来惯用的伎俩。
在战场上,日寇一旦被我军夺得先机,损失惨重,他们就会在之后不要命一样进行疯狂反扑。
为此,他们不惜调动空军、坦克军等进行支援。
每当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我军需要避其锋芒。
毕竟,在抗战早期,就连装备精良的国军,也相继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失利。
因此,当八路军总部知道“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果不可再扩大时,就立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紧接着,日军派出大量的军队,并调动日伪军协助作战,企图将先前的失利都夺回来。
10月6日,日寇抽调数万部队展开疯狂报复。
他们像从地狱跑出来的恶魔一样,对一切人、物进行损毁——见到粮食就抢,见到房子就烧。
这也让华北地区的老百姓蒙受了无妄之灾。
日军想用这种方式,挽回失去的面子,同时也强化军队的军心。
对此,虽然八路军早有准备,但低估了日寇的丧心病狂。
得知前线的情况,身为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总久久不能平静。
八路军的损失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老百姓的大片伤亡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军中的战士同仇敌忾,恨不得放弃撤退转身与日寇血战。
但军令如山,这也让战士们心中憋了一股气。
日军来势汹汹,为了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彭总将司令部迁到了山西武乡县内。
将司令部安顿好后,他就亲自去了晋东南视察战场。
这里,原本人丁兴旺的村子变成一片废墟,而日寇竟嚣张到只派出一支大队就敢四处冲杀。
这也让彭总心中更是不忿,于是他暗暗决定,一定要与敌人正面打一场或者几场歼灭战,以此让日寇心有余悸。
恰好在这个时候,日军从山西运城抽调而来的500人,组成的“冈崎大队”引起了彭总的注意。
冈崎大队的行动、彭总的决断
10月27日,冈崎大队向黄崖洞方向进军——黄崖洞这里有我军的一个重要的兵工厂。
该厂由朱老总亲自敲定,位于一片谷地之中,四周都是险峰,只有一道裂谷可以通行。
发展到1940年夏,该厂每个月已经可以生产四百多支步枪以及大量的弹药和手榴弹,是我军的“掌上明珠”。
八路军对该厂极为重视,派了特务团二营四连的部队负责防御。
但冈崎大队来到黄崖洞,却毫不费劲地就进入了黄崖洞。
这也让彭总非常生气,他询问参谋长左权:
“哪支部队负责守黄崖洞?”
左权回答道:
“是特务团二营四连,他们没有打就撤退了!”
彭总听完非常生气地说道:
“枪毙!把连长给我毙了!临阵脱逃,擅离职守!”
虽然非常生气八路军出了这种怯战的人,但还是需要赶紧夺回黄崖洞。
于是,彭总命令129师386旅负责这个任务——这支部队,由陈赓带领。
冈崎大队得知一支八路军主力军到来,于是赶紧在兵工厂放了一把火就撤退了。
按照原本的任务,冈崎大队将从荣村出发,一路经武乡、蟠龙往洪水镇方向赶。
但因为八路军的一路追打,冈崎大队被逼到了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宿营。
彭总得知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与日寇打正面战的机会。
当时,很多报道都称八路军只会打游击战,打后方的战斗;再加上华北地区在日寇的扫荡中出现的伤亡,让彭总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于是,他开始命令部队对冈崎大队进行围歼。
八路军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冈崎大队到关家垴才一夜,八路军就从四周赶到了关家垴。
冈崎大队眼看突围的机会渺茫,就打算固守关家垴,等待支援。
关家垴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冈,山冈上有着一块平地,非常适合进行防御工事。
而四周的道路又十分复杂,因此,这也让关家垴成为“易守难攻”之地。
冈崎大队以关家垴上特有的窑洞为依托,建立防御工事。
彭总在司令部请来了第129师的师长刘伯承、左权等人商量此战的计策。
刘伯承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因此他说:
“此战,如果硬打,鬼子依靠地形优势,我军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我想用'围师必阙’的战术,打开一个缺口让他们逃,我们再进行埋伏。”
刘伯承的话得到了左权的肯定,但彭总却说:
“不用'围师必阙’,敌人就500人,直接打就行。”
于是,彭总下令刘伯承129师所有部队在10月30日这一天,对关家垴上的冈崎大队发起进攻。
惨重的代价、彭总:撤了你的番号
30日凌晨,在八路军进攻的号声中,攻坚战正式展开。
八路军炮兵团7连、8连、9连在彭总的亲自指挥下集中火力,支援步兵作战。
而特务团全团战士也在团长欧致富的带领下,抵达各自预定的位置。
第二团借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摸上关家垴山顶,杀了放哨的哨兵后就扔出几个手榴弹。
后方的部队听到后,在欧致富的带领下朝目标发起进攻。
彭总本以为这场战役会是“摧枯拉朽”一般,但没想到,战况远超之前的预估。
日军见特务团这么快就占领了关家垴的一排窑洞,于是不要命地扣动机枪。
在机枪的扫射下,战士们前进的道路被拦住。
这也意味着,很可能没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位置。
特务团警卫连连长康万成见状,也是杀红了眼,他端起机枪,带着一个班的战士一路俯冲到机枪阵地。
伴随着手榴弹的爆炸,窑洞中的日寇很快就被逼了出来。
但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窑洞中还有大量的敌人。
刚刚占领的机枪阵地,在敌人的绝对兵力优势下再度失守,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欧致富只能下令停止战斗,等待指示。
而这,只是关家垴战役的其中一幕。
八路军面临的主要难题还是地形。
关家垴上的冈崎大队本就装备精良,再加上有利地形,让他们真的做到了“以一敌百”。
而八路军需要仰攻,难度非常大。
据王耀南后来回忆称:
“日军利用有利地形和出色的装备固守待援,我军几次进攻都没有效果。而日军还派出四架飞机,我二十八团经受最严峻的考验。战士们白刃战都没皱眉头,但面对敌人的空军轰炸,却找不到发力点。”
欧致富后来在回忆中也对这场战役做了说明:
“冈崎大队这股敌人,占了关家垴后,构筑机枪阵地,阵前还挖了防弹壕,我军的手榴弹扔不到敌人的阵地,炮弹轰炸也炸不到敌人内部,等于给敌人挠瘙。”
从他们两人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面临的困难之大。
看着自己的部队上去后很快就又被扫射逼退下来,陈赓再也坐不住。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司令部:“彭总,关家垴地形对我们不利,能不能把敌人放下来,再择时机。”
彭总也是打红了眼,他坚决道:“不行!一旦放走了,敌人的支援跟上,我们就没机会了!”
陈赓急道:“这样打下去,我们伤亡太大了,部队杀光了之后怎么办?”
彭总强硬地回答:“军令必须执行!有意见可以保留!”
……
虽然陈赓无奈,但也只能指挥部队继续发起进攻。
而负责这场战役的主力军,129师的刘伯承也是杀红了眼。
他也向彭总打来了电话:
“部队损失太惨重了,我们应该保存实力,另寻战机。”
但彭总的回答还是一样:
“敌人也是强弩之末,我们一定要一鼓作气歼灭他们!”
刘伯承见彭总还是坚持己见,说道:
“我的彭总,这样我们损耗不起啊!”
彭总耐着性子向刘伯承解释,敌人的支援很快就到,放过这次机会就没有机会了。
但刘伯承还是认为应该保存实力,以图日后。
两人说到最后,脾气上来了的刘伯承对彭总说:
“你这是在蛮干,我不同意再打下去!”
彭总的脾气也上来,他答道:
“拿不下关家垴,我撤了你129师的番号!”
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战役的结局、八路军总结
彭总在冷静下来后,也知道自己的失态。
他对参谋长左权说:
“等打完了这场仗,我亲自向他道歉。他要不原谅我,我就给他负荆请罪!”
见电话被挂断,刘伯承也无可奈何。
他来到战场,发现关家垴上尽是黄土坎,方便挖掘,于是当机立断让战士挖暗道上去。
此时,日军2500人的支援部队也朝关家垴赶来,正是抢时间的时刻。
彭总也知道时机紧迫,于是再次命令刘伯承务必在31日下午4时发起总攻。
好在,在时间节点到来之时,战士们顺利挖通暗道,部队来到了关家垴山顶,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最终关家垴山顶的敌人失守,被一路逼到了半山腰处,借助那里的窑洞顽抗。
而日军2500人的增援部队,也在这个时候抵达战场。
与之一起到来的,还有十多架飞机。
看着日军这阵势,彭总和刘伯承也知道时机已经过了,余下100多人冈崎大队的人员,只能放走。
于是,彭总无奈,下达了撤退的指示。
经统计,八路军损失700多人,而冈崎大队损失达到了近400人。
按照当时国民党高层的看法,中国军队至少要三倍于敌人才能与日军抗衡,而我军能做到如此已经称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了。
但对这个结果,彭总和刘伯承显然不满意——彭总甚至将“关家垴战役”称为人生四大败仗之一。
从这也足见事后彭总的自责。
但这场战役显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往小了说,我军取得的战绩并不差;往大了说,这场战役证明了我军是能打正面战场的,而且也让日寇再也不敢以一支大队的编制进行扫荡行动。
所以,这场战役也被列为后来指战员指挥学习的一场典型战役。
至于其中彭总与刘伯承的“争执”,在两位革命家的战斗生涯中,显然不会影响到两位的友谊。
关家垴战役,虽然我军的损失在当时来看是巨大的,但也让我军学习到了诸多经验。
运动战与游击战结合的战术开始在我军中出现,也折射出我军军事实力的强势增长。
到了抗战末期,我军已经形成了攻克据点、运动战与游击战并存的战术思维——这也为之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从固守到攻城积攒了经验。
在三大战役期间,我军大兵团作战和阵地攻坚战更是成为了“拿手好戏”。
从这一方面看,关家垴战役的得利明显更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德怀刘伯承陈赓不如王近山?同样围歼日军一个大队一败一胜
彭德怀指挥失误,八路军损失惨重,刘伯承:我的彭总,不能再打了
军史上的著名败仗——关家垴战斗
当年谁也没有想到,小小的关家垴,百米高的土坡,500鬼子守着的弹
还原真实的抗战!消灭日军有多难?不是电视剧中那样
关家垴战斗,刘伯承陈赓主张撤退,彭德怀坚持要打,结果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