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民工“返乡潮”消失了?不是因为不回家,而是这背后的几个原因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信息源:

[1]中国新闻网《探访别样春运季:从“一票难求”到“就地过年”》。

[2]春运火车票开售不到一小时 湘川等车票近被抢光.凤凰网。

前言

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2024年龙年春节即将到来,各地的春运工作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

回望十几年前,每逢春运来临,各地的火车站都是人山人海,要是买不到火车票,有些人哪怕包车也要回家。

但是近些年来,返乡人群的队伍好像变小了,很多人直接选择了异地过年,而且各地的年味好像也变淡了不少。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年一度的返乡潮

从今天开始,各地春运工作正式开始运行,每逢这个时期,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便是头等大事。

一般来说,春运的时间都是以每年的春节为界限,春节前十五天,春运工作正式开展,外出打工一年的人,开始陆陆续续进行返乡。

春节后的二十五天,各地打工人又收拾行囊,辞别亲朋好友,纷纷外出工作,开启新一年的奋斗之旅。

所以每到这个时期,各大媒体都会占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各地春运现场的热闹景象,并且在短视频流行之后,很多有才之人,也以春运作为背景,创作出了各种段子。

所以每到这个时期,外国网友都很纳闷,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如此规模的人口迁徙。

毕竟十几亿的人口流动,除了中国之外,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足以让他们海陆空的交通系统瘫痪。

时至今日,春运这个名词已经在我国流传了44年了,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内,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的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我们的国防力量也变得强大,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这个传统。

每到春节前夕,各地的火车站、客运站是最为忙碌的时候,一年没回家的农民工,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以及在外工作的白领。

当时,我国还没有如此发达的交通系统,一般出远门,只有小部分人会考虑坐飞机,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乘坐火车或者大巴。

所以每到年底,火车站会异常的热闹,虽然人挨人,人挤人,每个人手中还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笑意。

与此相反的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却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轮番换岗,尽量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很多行政人员,也纷纷走向前线,帮助外出打工的人回家。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火车站待了几天几夜,都没有登上回家的列车,甚至还有人在火车站排了几天的队,都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春运压力到底有多大。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则是当时我国的交通系统确实不发达,加上经济也没现在好,很多打工人基本上都是一年没有回家。

到了春节前夕,不论是工厂、还是工地,为了过春节纷纷放假,此时的工人也拿着一年的工资,趁着春节的长假,选择回家过年。

除了火车站之外,各地的客运站也是压力山大,很多离家较近的人,经常选择坐着超载的大巴车,慢慢悠悠的回到家中。

当然了,既然是超载,那返乡途中可没有想象的那么舒服,可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他们返乡的热情。

但是近些年来,我们会发现火车站以及客运站的春运压力没那么大了,返乡大军的队伍也没以前那么壮观了。

逐渐消失的农民工返乡潮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时候的火车站,应该充满了背着蛇皮袋,提着大包小包,年龄在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

可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情况逐渐消失了,之所以不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很多人在老家除了种地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所以很多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招商引资,各地已经不缺就业岗位,甚至还出现了某些岗位工人短缺的情况。

另外这些工厂的工资也不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便纷纷选择在老家就业,外出打工这种情况就比较少了。

其次,我国的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各地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铁的出现也大大减少了火车站的压力。

以前,离乡打工的人,是因为大城市的工资高,但即便如此回趟家也要花个两三百块钱,这笔钱放在2000年左右,基本上算是在老家一个月的工资。

而现在回家的花费虽然也比较大,但是比起以前的收入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购票系统也得到了升级,以前我们回趟家,必须得去火车站抢票排队,而且还有很多的票贩子将票囤起来高价卖。

现在购买车票必须要实名认证,人们直接在网上就可以购买到返乡的车票,同时这一举措也严厉打击的票贩子的嚣张行为。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新冠疫情,除了第一次全国封控之外,后续只有在疫情严重的地方进行封控。

但那时候各地对于外地返乡人员,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除了需要24小时的核酸检测报告之外,返乡人员还需要在家自我隔离14天,有些从疫区返乡的人员,还必须在隔离点强制隔离一段时间。

这样下来,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想要返乡就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其中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隔离。

另外这些人也不想将病毒带到自己的家乡,所以他们就会选择在异地过年。

疫情结束之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兴行业,加上很多人在这波疫情中心态的变化,很多人便不再选择外出打工了。

想回不敢回的家

农民工选择在老家工作,虽然大大减少了春运的压力,但还是有很多的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就业前景,外出工作。

大城市的工作虽然高,但消费水平也非常的高,所以网络上流行这某地赚钱某地花,一分别想打回家。

这样的顺口溜虽说是个笑话,但近些年工资上涨的速度确实比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你想想辛辛苦苦外出工作一年,回头发现卡里没一分钱,这样的结果,怎么可能有脸回家。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现在很多工厂会在春节期间开出三倍的高薪,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先挣了这一波“快钱”,等避开春运高峰之后,再选择回家过年。

春节是中国人走亲访友的重要节日,在这段时间,很多事业未成的年轻人,经常会被长辈追问在外如何,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处对象的话题。

这个问题对于一事无成的年轻人来说,根本无法回答,尤其是那些大学毕业两三年的人,苦读十几年,现如今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千,这样的薪资,怎么好意思在亲朋好友面前开口。

毕竟现在结个婚,既要买房买车,又是彩礼三金,加上款待宾客的酒席,七七八八下来得上百万。

另外年轻人处对象不可能不花钱,约人家姑娘出来,除了吃饭看电影之外,有的可能还有去商场逛逛,这一趟下来,可能就是小伙半个月的工资。

所以说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身处这个睁眼就要花钱的年代,离了钱我们寸步难行,没有钱也没有脸面回家。

外出工作的人少了,会让返乡大军的队伍变小,不回家的年轻人,也会让返乡大军的队伍变小。加上异常发达的交通系统,这样算下来,春运规模可不就不比从前了嘛。

总结

返乡潮规模减小,其实并不是啥坏事,以前是真的没有办法,人们只能强忍着不舍,外出打工赚钱养家。

现在各地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就业岗位更多了,在既能与家人团聚,又能赚钱养家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出去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火车站:提前上演“春运”潮?
小年车票开抢,农民却说订票怕走不了,不订又怕买不到,为何呢?
马上要过年了,农民工还能不能回家过年?还会不会“断路封村”?
比中国更挤的孟加拉国“春运”
铁路订票网站日点击超10亿次 注册用户超千万
网购火车票伤害农民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