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凭20个字流传千古

诗歌史上有很多诗人一生寂寂无名,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本应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然而,幸运的是他们不经意间写的一首诗成为传诵的经典,他们仅凭这首诗就让后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比如高鼎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紧紧联系在一起。

唐朝也有一位诗人,当然不是大名鼎鼎的张若虚,而是金昌绪。对于这位诗人,他的生卒年、身世、人生经历都没有记载。我们能够知道的关于他的所有信息,即他是五言诗《春怨》的作者。除了《春怨》,金昌绪也没有其它诗作传世。

这唯一的一首作品被后人称为经典,入选《唐诗三百首》,全诗如下: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春怨》是一首闺怨诗:一位女子在思念远在辽西的亲人,久思成梦,终于在梦中相见。正是高兴之时却有一只黄莺啼叫,把女子从梦中惊醒,梦醒后再也不见亲人。恼羞成怒的女子赶走了在树枝上啼叫的黄莺儿。

这首诗虽然只有20个字,却环环相扣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

《春怨》最精彩的一点便是层层倒叙的手法,处处设有悬念。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

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

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

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唯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

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义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只一首诗存世,全篇仅20字,却为何成功入选《唐诗三百首》
他是唐朝诗人,仅留一首诗,被评“一首如一句”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头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的出处与意思?出自唐.金昌绪的《春怨/伊州歌》意思:把黄莺鸟打走,不要让它在枝头啼鸣。啼时惊扰了我的好梦,梦中不能到辽西与我心爱的人儿相会。
二流诗人写出一流作品,仅凭一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
这位唐代诗人金昌绪只有一首诗——《春怨》传下来,却也成为了唐诗三百首的五绝名篇
他一生仅传下一首诗,便成千古名作,还入选《唐诗三百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