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进士及第潘龄皋,近现代书坛影响深远的书法家,真楷书课程一!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学书法的要求及书法形象简述:
古人讲学书,必先求平正,平正既得,则求险绝,险绝至极,复于归平正。就是说,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初学书,必讲法度规矩,则尚平正,以立笔法结构之基础。既有所成,则追思揣摩前辈法书之精神气象,规模器局,时而灵感勃发,情思倏至,下笔则奇姿异态,顾盼生姿,有奇崛之势,然而不免有张狂,有过分,有败笔。至于“人书俱老”,大彻悟时,则下笔气象简淡,平正朴实,不求奇态而笔笔皆奇,不求险势而笔笔难摩。
书法形象的抽象是个客观存在,无法更改。书法曾有过一瞬间的具象时期,即从彩陶符号到象形字再到金文,这是书法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过程。具象在象形文字阶段只不过是出演的一个过程、手段、媒体的角色而并非终极目标,它是一种视觉形象,它可观,它是一种非具体的抽象形象,表现为点、线、面和空白的构成。“抽象是造型的根本,是书法视觉形象的直观效果,是书法形式的归结。
书法有形象,这是没有错的,因为形象有具象和抽象之分。而绘画形象可以说是具体形象,具象形象(指写实性绘画)。如果是这样,那么书法形象自然应该归属于抽象形象。
第潘龄皋楷书法帖一欣赏:
他的作品呢,我感到处处表现出云飘溪吟、鹤飞草动的气韵。这样的气韵,其“气”一定是恬淡、绮丽和飘逸,其“韵”一定是流露出书卷气息、轻盈柔美的审美趣味。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
书者介绍:
潘龄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1954年病逝于北京。
简述有眼缘的书法作品特性:
一些书法作品,我们一眼瞥去,瞬间在心中就涌满了美;一些书法作品,我们只是在理性中认识到是美的,但在感官中怎么也美不起来。看来书法也有眼缘问题。当然,如果同时具有感性美与理性美,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有眼缘的书法作品,有时在直觉欣赏时甚至能如《老残游记》中听王小玉说书一般,“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不仅和潜意识中的审美情趣吻合,而且和性格审美倾向也有密切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进士及第潘龄皋,近现代书坛影响深远的书法家,真楷书课程一
北平无战事和谈代表潘龄皋,楷书正中寓欹劲骨丰肌,田英章学书版
表现性是书法的一大基本审美特征
关于章法的几个问题
近代著名书法家潘龄皋楷书字帖《后赤壁赋》楷书字帖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的欣赏  赵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