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与元稹各写了一首诗,记录了深情厚意,也留下千古难解之谜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白居易三十二岁。这年春天,与元稹等人以书判拔萃科登第,并与元稹同授秘书省校书郎。元白二人的一生友谊从此拉开帷幕。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三十六岁。十一月成为翰林学士。这年比白居易小五六岁的弟弟白行简,进士登第。

元和四年(809年),白居易38岁,这一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下面这首诗。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

这首诗的第一小句就点明了,是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

本来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人应该感到欣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是白居易写到了春愁。

而且这种春愁是无计可破,只能借酒浇愁,来暂时忘却。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愁绪,在这个温暖人心的春天,袭上白居易的心头呢?


在第二小句,白居易依然没有揭开谜底。

他卖了个小关子,只是说,虽然喝醉了,但依然要继续饮酒。

他们折断花枝,当做酒筹。

酒筹又名酒算、酒枚,古代中国筵席上饮酒一轮谓之一巡,用筹子记巡数,称之酒筹。后来,读书人为助酒兴,想出许多赌酒方法,如作诗、对联、猜谜等等,筹子变化成了一种行令的工具。


第三小句,白居易才说,他们为什么这么惆怅?就是因为缺少了友人在身边。

友人是谁,去了哪里呢?

这位友人就是标题中的元九,也就是在家族中排行第九的元稹。

元稹奉使东川,东川就是现在的云南,相对比较远。

白居易用天际来书写内心距离遥远的感受,表达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


在第四句,白居易这位大家,它不是直接书写怎么思念元稹,而是用计算路程,友人应该到了凉州,来表达对元稹的深深牵挂。

白居易的诗写得相当漂亮,但是,如果没有元稹的诗相对照的话,那么,这首书写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的诗,在佳作荟萃的唐代也不过就是一首较上乘之作。

在唐代有如此水平的诗作,虽然不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但也不是独树一帜、标高千古、不可替代之作。

那么白元稹到底写了怎样的一首诗,让人们两相对照,觉得诧异万分呢?


我们看一下元稹的《梁州梦》:

梁州梦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在《凉州梦》的小序中说,这一天晚上,也就是他写自己《梁州梦》的这天晚上,也即是白居易写《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的那天晚上。

他住在汉川的驿站里面。,梦到与李十一,也就是李健,还有白居易一同游玩曲江,并且进入了慈恩寺曲观赏。

他的梦很短,一下子就醒来了,这时候听到管驿站的小官,正在招呼让人牵马的声音,才知道天快要亮啦。

元稹在诗中也写了这个过程。

尤其是结尾那句话,那天,他正好在凉州,也就是白居易他们掐指算来,他那天晚上应该到的凉州。


是巧合,还是心心相印,还是冥冥之中自有感应?

这个真的是很难说清楚。

我们只能说,白居易元稹借助他们的诗作,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居易这首诗读来令人感慨万千,知己最是难得,知己最是可贵
转:白居易&元稹:友情比爱情更长久
元稹与白居易:比爱情还浪漫的友情
元稹 《使东川·江楼月》 及白居易酬和诗 《江楼月》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江楼月·白居易
诗意中国78|元稹:人生只是一场“误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