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看北宋黄庭坚的道家思想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诗,出自宋代王庭坚的《杂诗七首》。这首诗延续了黄庭坚一贯的写作手法:擅于用典,逻辑严密。
有的人觉得黄庭坚的诗,读懂很难、赏析更难、传授则是难上加难,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诗词背后的典故以及黄庭坚的道家思想。
黄庭坚的《杂诗七首》原诗是这样: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短短的28个字,就用了4个典故,包括蘧庐、绿鬓、真得鹿和梦为鱼。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1、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蘧(qiu,二声)庐”是指古代驿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也就是旅馆的意思。它的典故出自于《庄子集释》,“仁义,先王之蘧庐,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绿鬓”大多出现在古诗文中,还有一个成语叫绿鬓红颜,意思是年轻漂亮。“绿鬓”原本的意思是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那么“绿鬓疏”就可以理解为时间流逝,黑发都变少了。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我们只不过是寄居在天地间的一个住所,世间万事把我们乌黑亮丽的头发都消磨疏了。这里明显蕴含着道家思想:人生在世,不过只是在旅馆暂宿,一转眼青丝就成白发,何必苦苦追逐。
2、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真得鹿”是化用蕉鹿梦的典故,指的是人世虚幻的富贵繁荣,出自《列子·周穆王》。
古代常把“鹿”当作富贵的象征,这里的“鹿”最初是由一个人在偶然间得到的,随后又迅速转到其他人手中,并多次出现在梦里,让得到鹿的人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隐隐有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
“梦为鱼”出自《庄子·大宗师》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如果你梦到自己是一只鸟,便会在天上飞翔;如果你梦见自己是一条鱼,便会在水中潜游。
这也就是说,人往往会做出的各种行为,取决于他的自我认知,也就是他认为自己到底是什么。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鸟,所以可以飞起来,但你真的变成鸟了吗?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鱼,所以游水,但你真的变成鱼了吗?你认为中的财富和人生,真的是真实的吗?
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就是世界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权势和富贵呢?人们只是活在幻想中罢了。这个富贵是虚幻的但让人魂牵梦绕,人们始终不知道自己其实在梦里,或许梦醒之后就会一无所有。
3、诗词背后蕴含黄庭坚的道家思想
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合称“一祖三宗”。
黄庭坚作诗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注重用字,他的诗被称为“字字有来处”。这首《杂诗七首》的四处用典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二、重视句法,句法简易但能够巧妙引出诗词主旨。
第三、讲究章法,在前人优秀作品中仔细揣摩,然后探求诗词结构的曲折变化。
在这首《杂诗七首》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出黄庭坚写诗的三个特点,但也能看出他并不固守于诗法之中,积极探求新的思想境界。
而这种重要的思想境界,就是前文里提到的道家思想,他沉醉于书法与文学之中逃离官场的浑浊和世事的无常,也一直试图用道家的这种虚无思想来寻求精神解脱。同时,诗中也表达出他豁达的人生观,表现出道家淡泊、乐观的人生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诗词中的道家思想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出自哪里、很是喜欢这句诗词,求高人解读?
黄庭坚笔下最难解释的一句诗,众人各执一词,至今未有定论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读懂这首诗人生豁然开朗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诗,短短四句,就让我们知道人生最后皆幻影
古诗词日历 | 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