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良说|陈海良书法创作谈:书法家要有自己的“腔调”!

曾几何时,

作为一个痴迷书法的求知者,

为了古人的笔法于故纸堆里求证真谛,并想象与王羲之生活在同一时代,一起雅集,一起畅游,何其幸哉!

我们的确又是幸运的!

在这样一个艺术盛世,因为网络,因为媒体,使得我们见到太多古人无法得见的经典墨迹和图文影像,并且有机会接触当代诸多优秀的艺术家,欣赏他们展览的精品。

比如,我们喜爱并热衷追随、引领当代中青年书法审美风尚的书法家——陈海良,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本期,我们继续推出陈老师的第三期独家访谈视频,以飨诸友,共同来聆听他的个人艺术创作感悟。

书法创作谈

海良说

一件好的大草作品,首先气势震撼,要压得住稳得住,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

中国人强调气,于书法创作中表现为作品的意境、虚实变化,这要看起承转合,看字间,看行气,通过这些要素来表现虚实、主次、明暗等关系。

草书更加注重点画,以中锋为主调的运笔,来展现其中的才情和抒情性,通过组合字形与点画,来表现通篇章节的叙事感和节奏感。

“点画”一词,西方的概念术语称之为“线条”,一幅好的草书作品讲究“三线”,即线条的线型、线质、线性,阐释开来就是说线的造型美不美,线的中锋主调怎么样,线的抒情性如何。

大草书除了重视气足之外,还要讲究格调;点画、字法不落俗套,要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

“书者,心画也。”书法表面看往往是平和的,实则也会因书者心有所思、心有所感,而激发创作的灵感,从而产生变奏、变调。

对人生的理解,在当时一刹那间灵感的变调,创作出来的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当一个艺术家创作风格走向稳定成熟之时,亦是他艺术生命力死亡之始。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作品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书法家不是“劳模”,否则便失去意义,也不称之为“家”。

时代在发展,几千年来王羲之也只有一个,因此作为今天的书法家,不能泥古不化,要有自己的书写“腔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盘专访|陈海良谈大草创作
第六节:陈海良早期的小字作品
陈海良《草书李白诗二首》精览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会员陈海良老师书法作品 创作五米长手卷
书法家陈海良创作示范(草书)
陈海良| 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二)——对骨感的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