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临证实践整理(十):小朋友反复感冒,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汤等经方脉证应用
郭磊,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尊内经、伤寒经典为治病法度,衷中参西,用纯中医思维以中药、针灸治病,为不分科的全科中医师。

《伤寒论》载:“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 芍药 麻黄 炙甘草 各十八铢 生石膏二十四铢 生姜一两二铢 大枣四枚

临床用量:桂枝6 赤芍6 麻黄6 炙甘草6 生石膏12 生姜1片 大枣1个

主证:感冒误治后遗症,反复感冒脉虚。

脉浮虚,有表证。此无阳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脉像桂枝汤,但里面空虚,有表症或兼脉促,让内里的气提到肌表,把表给解开,同时不能让气血出汗,泻掉,气血就慢慢的养起来了。这个可算补虚方。感冒后期留下一个小尾巴,去不掉,这时候病人脾胃比较弱,不愿吃饭。小朋友感冒经过蓝芩,双黄连等苦寒药折腾后,正气虚弱。还有咳嗽、流鼻涕,鼻炎等一些表证,半月后又感冒的状况。也许是食积,也许是痰,也许其他,反正这种反反复复的感冒,往往就是一个小因素始终没化开,而它的每一次的治疗方案都是错误的,都不是来化这个表邪,都是用一堆直折的苦寒药把人正气给伤了。反复感冒是转移战场,由表证转到里证,发烧转变为不发烧,但病邪一直没有去掉,因为一个表症反反复复不解的话,我们这时候就可以开桂枝二越婢一汤。还有因为生活习惯,例如喝牛奶、吃甜食造成的痰,或者家长传递的焦虑等,应当消除原因,改变习惯。若脉是中位,虚数,用麻杏石甘汤,我平时门诊基本每天都给小朋友们开。

《金匮要略》载:“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恶风者,加炮附子一枚,风水加术四两。”

越婢汤:麻黄六两 生石膏半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临床用量:麻黄6 生石膏12 炙甘草4 生姜1片 大枣1个

主证:感冒后期,人虚,脾胃虚弱。

越婢汤是治疗虚症的。脉浮数虚,当人脾胃非常虚弱,整个汗毛孔很浮虚的时候,越婢汤就是个非常好的方子。它可以使表层闭上之后,内里的气慢慢的养起来,脾胃会越来越好。

阴平阳秘。如果阴不平,这个人很烦躁,内里火气很大,你是闭不住表的。你一闭表只会让他更烦躁,这个表就会结得更厉害。所以这时候脉象一定要稍微安静一些,不能有阴不平的状态。如果脉浮虚稍微涩一点,不是很流利,有点水饮,有点痰湿,可以加点白术,只要符合这个脉证就可以放心大胆应用。另外,麻黄不上心脏,也不引起任何问题。

《伤寒论》载:“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欲。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生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临床用量:猪苓9 生泽泻15 生白术9 茯苓9 桂枝6

主证:口渴小便不利。感冒后心脏不舒服,认为是心脏病,心动悸。

寸缓关浮尺弱。感冒后心脏不舒服,(捣碎多泡会,开水煮10分钟,或者汤药不要久煎)。

《伤寒论》载:“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三两 生白术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临床用量:茯苓15 生白术9 赤芍9 炙甘草6 生姜1片 大枣1个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太阳、阳明都可以见到,尺脉微浮于寸关脉,尺脉表不解,脉滑利。如果脉涩,要用理中剂或温的药。脉有动象,动则为痛。药后要么病人好了,要么好很多,但腿没劲,开点六味地黄丸等稍微敛敛,养养尺脉。

另一种象,病人也是络脉不通,脉微滑,无动象,这时不能用。受寒感冒好之后,耳朵响,怎么也好不了。或腿上膝盖有点怕冷,也是好不了。如果脉象很好,能解表我们就解表,如果不能解表,可以用一点矿石类的药物稍微填涩一下就行。比如说开个芍药甘草,加一点磁石啊,白石英啊,或者龙骨牡蛎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一百首
肾萎缩服用大剂四逆汤、附子汤、白通汤即可痊愈
眩晕 阳明停水证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六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附子
《伤寒论》思维导图 (18)太阳病变证之脾胃阳虚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