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末暴发瘟疫,名医一筹莫展,最终疫情被一名“巫医”控制

明朝末年,陕西、河南等地发生大旱灾。为了生存,百姓纷纷逃离家乡。乡间医生吴又可的家乡苏州也成为一些流民暂时的落脚点。随着流民的增多,外来的疾病紧随而来。于是,吴又可担起了给流民义诊的责任。但他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然逼近。

1633年,北方地区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一场骇人的瘟疫正以燎原之势向苏州蔓延。起初,吴又可以为这些流民得的是普通的伤寒病,但发现按伤寒症给他们治疗,轻者变重,重者不治。

为了寻到病源以根治此病,吴又可决定离开家乡去瘟疫重灾区考察,却遭到同乡医生的劝阻。他们纷纷说外面瘟疫横行,一不小心就会被传染,甚至丢掉性命。但吴又可并未迟疑,而是紧了紧背上的药筐,踏上了一条注定孤独的征程。

吴又可从苏州一路北上,听闻哪里瘟疫严重,便第一时间赶过去。他一路寻找病源,一路治病,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路边乞丐,吴又可不仅给予治疗,甚至倒贴给病人医药费。这导致吴又可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游医。但病人的病耽误不得,吴又可便背着药筐去附近山上采集草药,晾干煎制后给病人服用。

短短四年时间,吴又可的脚步走遍了十多个省,救治了无数位病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无论多么棘手,吴又可从未放弃一位病人。

1639年,吴又可走过安徽、河南,来到河北境内,不料被当地驻守官兵误伤了腿部。官兵望着吴又可一瘸一拐离开的背影,疑惑地说:“你这个游医到处跑,估计找不到治瘟病的法子,你就先倒下了。”吴又可笑了笑,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他一如既往的坚定。

1641年,瘟疫席卷全国。仅几个月时间,明朝人口因此而锐减几万人,众多百姓开始迁徙,吴又可却着魔般钻入疫区,观察每个死去的病人,甚至拿起病人生前使用的物品细细查看。多年的行医经验让吴又可推断出瘟疫的传播方式:呼吸传染。

1642年,吴又可在亲历各地的疫情后,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他不断推究病源,潜心研究,大胆提出那些病人是中了一股“邪气”,邪气通过口鼻、人与人之间的呼吸传播,便是这次瘟疫的根源。

“邪气说”石破天惊,吴又可被同行斥责为“巫医”。一时间,没有人敢让吴又可看病,百姓见之躲避,当吴又可把煎好的药递给病人时,却被病人一手打翻……面对万千反抗的病人,吴又可势单力薄,以致见死亡已不可避免,终于,有些病人决定尝试喝吴又可的药。直到一个月后大家忽然发现,经过吴又可治疗的病人重者减轻,轻者转好,死亡率始终呈下降趋势。一夜之间,吴又可的“邪气说”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瘟疫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若没有吴又可的实践精神,这场瘟疫带来的灾难是不可想象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狮子笑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古代人生病了如何治疗?
东汉抗疫先锋张仲景:他所开的方子,流传1800年,依然为抗疫做出重要贡献
面对疫情,我是这么做的
【李海铨:陈潮祖学术思想对治疗新冠的启发】
抗疫捷报!扈晓宇医师团队用中药治愈中重症65人出院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以家庭为单位面对第一波冲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