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粉刺一例

某男孩14岁,痤疮,当时见证口干口渴,不苦,怕热多汗,眠可,梦不多,心烦易怒,脾气急,大便干,二三日一行,尿黄。舌红边尖起刺,苔少。

辨证分析:阳明热邪巡经上攻头面形成痤疮前胸后背也有,必须清阳明之热,斟酌凉膈散加减:

黄芩10克,栀子10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石膏30克,大黄6克,竹叶10克,皂刺10克,桑皮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按:本方余氏凉膈散和清肺枇杷饮之意加了,桑皮枇杷也皂刺。

二诊:痤疮减轻,口干缓解,大便也通,尿黄。脾气急躁肝火较旺,在与化肝煎和枇杷清肺饮清肝胃火。

丹皮栀子各10克,白芍15克,浙贝母10克,太子参10克,黄连6克,黄柏6克,桑皮10克,枇杷叶15克,泽泻6克,青陈皮各6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三诊:痤疮明显大减,口渴多饮,喜凉,心烦易怒,汗不多,大便可,尿黄,纳可。

荆芥防风各10克,丹皮栀子各10克,白芍15克,浙贝母10克,太子参10克,天花粉15克,黄连6克,黄柏6克,桑皮10克,枇杷叶15克,青陈皮各6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四诊:间隔十几天,痤疮未见反复;目前怕热有汗,眠可,心烦易怒,较前好转,尿黄便可,舌红。再清肝胃之热化肝煎清肺枇杷饮之意。

桑叶10克,丹皮栀子各10克,白芍15克,浙贝母10克,太子参10克,黄连6克,黄柏6克,桑皮10克,枇杷叶15克,青陈皮各6克,泽泻10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按:本案小孩14岁,可能长期油腻辛辣,加上娇生惯养,肝火较多,辨证看主要肝胃火旺,临床虽然每方变化一点,但是紧抓肝胃不放,终于临床算是治愈。

附方:

余氏凉膈散又叫清心凉膈散是一种药,方中黄芩、生栀子、生石膏寒凉清热,功专清解气分热毒。生石膏又有解肌达热出表之功。连翘、竹叶能清里热,配少许薄荷,又轻清宣透,使气热有外达之机。桔梗配生甘草,泄火利咽喉而止咽痛。本方诸药相配,共奏清透气分热毒之功。

余师愚在《局方》凉膈散基础去大黄、芒硝,加桔梗、生石膏组成,后世从王士雄所论,名之曰"余氏清心凉膈散"。

【组成】连翘 甘草 黄芩(酒炒) 薄荷 生栀子 桔梗 生石膏 竹叶 。

有方组成为:连翘120克 甘草60克 黄芩(酒炒) 薄荷 栀子各30克 桔梗60克 石膏150克。上为粗末。每服9~15克,加竹叶1片,用水375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入生白蜜20毫升,微煎,温服。

清肺枇杷饮出自医宗金鉴;由枇杷叶 桑白皮(鲜者更佳)各6克 黄连 黄柏各3克 人参 甘草各1克组成。主治:肺风酒刺

化肝煎出自张景岳手笔:青皮 陈皮 芍药各6克 牡丹皮 栀子(炒) 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 土贝母6~9克;治疗"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种中成药治疗痤疮 古方今用巧治痤疮
治眼科病秘方
我来说说治痤疮
2019年套方验方总结
常用中药散剂处方
[转载]清瘟败毒饮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