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六经辨证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P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的病死率仍高达5-20%左右,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中期和后期各不相同,中医证候多样,治疗选方复杂多变

一方一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早期使用中医中药是最佳治疗时间窗,多管齐下以重锤猛击,保护肺肾心肠器官功能,防止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唐文富老师在陈潮祖学术交流会视频全集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六经辩证

1SAP六经辨证总括

痞满燥实坚  -----阳明腑实证, 右寸关浮滑有力:        承气类方、栀子豉汤

胆道共病,口苦咽干----少阳病,左关或双关细弦而等:柴胡类方、逍遥散

腹腔积液,小便不利---太阳蓄水、蓄血,右尺脉涩:      五苓散、抵当汤、桃核承气

腹胀纳差,舌淡苔白----太阴病,右关沉弱无力:            茯苓饮、理中汤

腹水肿胀、怕冷、小便不利-少阴病,左寸右尺沉弱无力:桂枝加附子、真武汤

寒热虚实错杂、感染--厥阴病,六脉不等,或弦而弱:    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

瘀血阻滞: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血府逐瘀汤、抵挡汤、奔豚汤、桃核承气汤

痰湿水饮:苓桂术甘、枳术丸、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注:少阳与阳明主要辨别特征在右侧胁肋及上腹痛满以及口苦,脉弦。

2六经病具体辨证思路

1. 先辨八纲:症状表现,不是病机

1) 表、里、半表半里

2)   虚实

3) 寒热

4)阴阳       

表、里、半表半里是症状表现出的病位,阴阳寒热虚实是症状表现出的病情病性,不同病位应该具有不同病情性质,组合不同病位不同病性病情的六经

2. 六经病提纲

六经病提纲是脉诊之外,确定六经归属的主要依据。

急性胰腺炎:动态变化

1
 阳明病辨证思路

1)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sap早期)

腹部痞胀如鼓、胀满疼痛、口干便结、腹部腰肋部肌肉紧张、压痛反跳痛

舌红苔黄干,六脉浮大有力或右寸关浮滑有力、或沉细有力:

承气类方、栀子豉汤

2)阳明经证,热渴汗(多见于早期或中期)

高热、大渴、大汗出、舌红干

脉洪大或或无力

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若:伴语言混乱、神志改变: 白虎汤合清营汤

阳明经腑同病:白虎汤与大承气汤加减。

3)阳明病(湿热阻滞)

发热倦怠、午后为主,胸闷不饥,一身困重。

腹胀纳差;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身目发黄,但头汗出。

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腻,

脉滑数,以右寸关脉或双关明显。

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和承气汤等加减。

4)阳明病夹瘀(瘀热互结证):

腹部刺痛拒按,痛处不移;腹部可扪及包块;出血,皮肤青紫瘀斑。

发热夜甚;口干不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舌质红或有瘀斑;

脉弦数或紧,右寸关滑数有力,左关尺脉弦紧。

桃核承气汤加减。

5)太阴阳明合病(寒实积聚证):

发病早期,腹部痛吐胀闭,平时怕冷、肢冷便溏,少气懒言。

恶心呕吐;无热恶寒;口渴饮热;小便短少而清。

舌淡、淡胖齿痕,苔薄白或腻、淡黄而润,

脉轻取浮滑,重按无力,右侧寸关明显。

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加减。

2
少阳病辨证思路

胆源性AP常见:右侧胁肋、上腹胀满隐痛、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白

双关细弦而等,余脉弱: 小柴胡类方; 若舌淡白齿痕,合四物汤

双关细弦滑,余脉弱: 小柴胡+温胆汤

双关细弦而数, 发热明显,舌红苔黄,小柴胡加石膏汤

双关细弦而数,便干,午后发热,苔黄干,小柴胡加芒硝汤

左关弦,余脉不弱,逍遥散;

左关弦,左寸浮弦或浮数:丹栀逍遥散

3
少阳阳明合病病辨证思路

胆源性AP常见:虎背熊腰体型,右侧中上腹胀满隐痛、明显压痛;口苦、咽干、呕吐、大便干结

双关弦大而等、有力,余脉正常: 大柴胡汤

伴舌下络脉淤暗、腹腔积液或包裹者、尺脉紧:合桂枝茯苓丸

少阳阳明合病夹湿热(肝胆湿热证):

右中上腹胀痛拒按或腹满胁痛,发热恶寒,口干口苦。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呃逆恶心,心中懊侬;倦怠乏力。

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

双关或左关脉弦数或弦滑数,左关脉为主。

茵陈蒿汤,或合大柴胡汤

4
太阳病辨证思路

太阳病: 病后虚弱而恶风怕冷,寸脉浮弱:桂枝汤

太阳蓄水:腹腔积液,小便不利--太阳蓄水,左尺脉浮:五苓散、

太阳蓄血:左关弦紧   桃核承气汤

5
太阴病辨证思路

腹胀纳差,舌淡苔白---六脉沉弱,右关沉弱无力:参苓白术、茯苓饮、理中汤

1)太阴病(脾胃阳气虚):

腹胀,进食后明显,纳差,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呕吐清水;大便稀溏,厌油。

舌淡红,苔薄白或胖嫩;脉沉弱,

右关弱而无力,或双寸沉弱无力,尺脉不弱者。

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2) 太阴病(脾虚湿阻证)

腹胀纳差,或不饥不食,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大便稀溏或不通,四肢不温。

舌淡红,苔白厚腻而润,

脉弱,右关沉滑而弱,或寸关浮滑,沉取无力。

参苓白术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加减。

3) 太阴阳明合病(寒热错杂痞满证):

心下痞满而不痛,呃气或恶心呕吐,肠鸣下利。

口干口苦;纳差;少气懒言。

舌淡,舌苔黄白相间或黄厚腻、干

右关轻取浮滑,沉取无力。

半夏泻心汤等加减。

6
少阴病辨证思路

少阴经证:恶寒怕冷,神疲欲寐,舌淡青胖大,六脉微细无力,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脏证:心烦失眠,舌红少苔,左尺沉细,左寸浮细数:黄连阿胶汤

腹水肿胀、怕冷、小便不利-少阴病,左寸右尺沉弱无力:桂枝加附子、真武汤

太阳少阴合病,痰湿水饮:

腹腔包裹性积液(心下坚、大如盘),舌淡,舌下络脉不瘀

枳术丸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7
厥阴病辨证思路

疾病后期,寒热虚实错杂、感染

1)左右寸关尺六脉不等,或弦而弱:乌梅丸

2)右关弦大,左关弦细,舌淡暗,苔薄少:柴胡桂枝干姜汤

左关细弦滑,苔腻,合温胆汤

左脉细弱,舌淡白,胖大而有齿痕,苔薄白润,合当归芍药散

8
瘀血水湿食积辨证思路

瘀血阻滞: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血府逐瘀汤、抵挡汤、奔豚汤、桃核承气汤

痰湿水饮:苓桂术甘、枳术丸、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饮食积滞:承气汤、保和丸

营血亏虚:术后消瘦腹如舟,隐痛,伤口缠绵难愈、胰瘘不止,当归建中汤或归芪建中汤

9
胸水

舌淡苔白而水滑:五苓散或真武汤+茯苓杏仁甘草汤

咽干痒,小便不利,尿常规异常,舌红少苔:猪苓汤

腹部、腰肋部水肿肿胀,一身困重,白天汗出多:防己黄芪汤

六合丹和芒硝外敷腰背、后胸背部

网膜囊或胰周包裹性积液:

舌下络脉正常不瘀暗

重症:上腹包块质硬,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主之。

轻症:上腹包块质软而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唐文富教授简介

唐文富,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先后师从邹才华教授、黄熙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尤其是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的治疗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与临床、方剂药物动力学。擅长对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月经不调、外感等疾病进行中医药治疗。

编辑:袁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中)
中风病,六经辨证
娄绍昆:六经辨证诊治痰证
[转载]《鸠摩智学经方系列》
经方临证医案 第06期
佳明经方讲堂(2):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